赵誉人: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产业部副主任、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易经文化研究开发工作委员会主任
我认为建筑应该分为两大功能:外在功能和内在功能。外在功能主要是观赏功能,它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观赏功能的核心意义是设计者和城市或者是本单位的语言符号,所以任何一个建筑的外观都是一种语言或者是诉求的表达。外在的观赏功能,我认为应该是以城市的功能定位为主导。内在的功能是使用功能。
城市建筑规划和市民应该是双向选择的关系。设立城市的最初规划,也就是初心,决定了城市的核心功能,同时决定了城市应该服务的主流人群,所以主城区的外在建筑风格和内在实际应用功能都应该围绕这一主题来定制和规划,就城市本身而言,都具有自动的调节功能。所以,我认为,城市建筑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应该抓大放小、从主到次。例如文化名城、古都名城、商业名城等,新城市规划设计要符合核心功能,老城市的改造同样也要符合这个思想。新城市的确立是在选择新市民的进入,就像雄安新区,老城市的改造促使不适合的市民的新生。比如现在北京老城要有一些改造,居民置换,实际上这是市民自己的选择。
我认为人类的进化和进步的历程,没有一次不是在迁徙的过程中完成的。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和生存手段的多样化,人们从山上搬到了半山、半平原,再从半山、半平原搬到了平原,最后从田野搬到了城市。文化和文明程度也在一次次搬迁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最后演变成人们远离大自然,也导致了市民对人造自然也就是城市功能的过度依赖。所以说,建筑设计要跟城市的功能相匹配。
仿自然生态的城市建筑是市民宜居的理想住宅,所以人们的欲望是矛盾的:既要享受城市快捷、高品质的生活,又追求自然环境的超脱与安逸。这就给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我认为理想的住宅应该有这几个基本要素:光、风和结构布局。
足够的自然光,也就是天光。天光分为日光、月光和星光,这是判断住宅建筑的重要标准。光线来源的方向,决定了住宅人群的生活规律和健康程度。早上东方光源充足,人们会肝胆气盛,容易早起;下午西方光源充足,会导致人们肺火旺,焦躁不安。西方有一句谚语做“阳光不到,医生就到”,所以,在设计住宅建筑的时候一定要把适合的方向充分考虑进去。
舒适的通风系统同样影响住户的生活规律和健康程度。通过通风的方法,来达到室内新鲜空气和污浊空气的交换,同时达到平衡温度和干湿度的效果。通过多年研究,我发现,不能及时交换新鲜空气的房间,长时间居住的人容易产生沉积性的疾病。最明显的就是死胡同最里面居住的人群非常容易得沉积性疾病,常见的就是癌症;在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容易有疾病。因为这种布局使得气流只能进、不能出,时间长了,产生的污浊之气淤积在这里,新鲜空气进不来,得不到交换,人就容易得沉积性疾病。在这一方面,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了太多这样的事例。
室内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也是构成市民宜居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等相对方位的布局对居住成员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现在住宅最大的败笔就是人们还在追求的主卧配有卫生间,实际上这是反人性的。这虽然很方便,但方便的最终结果是使人们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室外宜人的景观提供给市民更多的享受空间。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融入,能带给人们思想的启迪,是人们不断创新进取源泉。反过来说,人脱离了自然,思想就容易僵化。我们接触人造的东西太多、太久之后,容易与自然脱节,自身的天性的东西就会缺失,这就是为什么人要追求天然、回归自然。
最后,刚才埃迪·沙米尔-巴隆提到了“建设性破坏”,实际上这在中国非常普遍。我感受最深的是现在我们用水泥制作的仿古建筑,当时能省工省料省时,远看还可以,细看没有质感没有艺术性,油漆彩画在水泥上挂不住,几年内就会脱落毁坏。如果任由其发展,我们真正的传统工艺的古建技术就会因没有市场竞争力而失传,所以,政府应该引导真正的古建筑技术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