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3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第六场记者招待会,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等出席,介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谈及上述实现美丽中国的“军令状”。
对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目标,他一开场就提及这份“军令状”: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现场第一个提问,触及体制机制问题:“有人说会不会督察组一走污染就重新回来了,继续‘涛声依旧’,或者很多企业存在着‘你来我停、你走我继续生产’的问题,怎么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李干杰对此首先引用他人总结的四句话,称中央环保督察“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
总结完相关经验,李干杰重点谈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其中包括“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
第二个问题,直指发展和环保难题:“因为环保的原因关厂停产的会不会造成失业率的提高?”
“你要说对企业局部的、微观的影响一点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接着,李干杰话锋一转指出,“但是从长远看、从宏观上看、从大局上看,是没有影响的。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是正相关的。”“加强环境保护过程中,实际上强调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答问中,他主动回应所谓“一刀切”问题。李干杰明确表示,“所谓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坏的‘一刀切’是我们坚决反对的,总体上也是不存在的,即使个别地方发生过,我们都第一时间进行了纠正。”
他进一步说,即使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企业,也是根据情况,能够整改的给予时间进行整改,并非一棍子打死。只有那些确确实实没有生存价值,又严重污染环境,整治又没有任何希望的,才最后关停关闭。
蓝天保卫战,仍是当天媒体重点关注的话题。对此,李干杰通过数据给予充分回答: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的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
对于记者相关提问,他更是一连给出三组数字,说明过去四年来治理空气污染的成效。不过他表示,“确实我们现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接着,他又以数字为例说明情况,如全国338个城市全年达标的只有84个,比例也就是近1/4……“总体来讲,我们的污染还是很重的,空气质量还是很不理想的,离老百姓的期待和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
他同时强调,大气污染防治“既要有打好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也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他还主动回应外界关切说,制定实施的这些措施绝不是“运动式”,而恰恰是在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