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指出,从北上广深流动老人的整体情况来看,为照顾孙辈而流动占比最大。(9月27日《新华网》)
老人们为了发挥余热,不管是为了照顾孙辈,还是为了养老,或是为了照顾子女,他们的命运其实没有根本性区别,都是背井离乡,来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生活,成为城市里的流动老人,也就是市民口中俗称的“老漂族”。
从物质生活层面说,城市里的流动老人或许吃的比在老家要好一些。但在精神生活层面,“老漂族”的晚年生活并不见得很幸福。相反,他们有很多的苦楚与忧伤不为外人知,可能还不如生活在老家。在陌生的城市里,没有朋友,每天过着“家—学校—菜市场”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孤独、想家成为很多“老漂族”的普遍生活状态。而且,子女整天忙于工作,“老漂族”与子女之间交流、沟通也不多,反而可能为了孙辈的教育问题在观念上发生分歧,闹出很多不愉快。换句话说,“老漂族”亟需善待和抚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老龄化步伐提速,城市流动老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漂族”已经接近1800万人。可以说,善待和抚慰“老漂族”,已经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家庭问题、尽孝问题,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这决定了要让“老漂族”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温暖,找到归属感,融入城市,成为第二故乡,就不能把所有责任全部推给他们的子女,最关键的是,城市的公共服务要补齐短板,覆盖“老漂族”,要让“老漂族”像城市老人一样享受公共服务。
首先,城市的老年大学等资源应向“老漂族”开放,并引导“老漂族”去上老年大学,让“老漂族”在陌生的城市拥有一个“新家”。一方面,老年大学应根据“老漂族”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开设和举办适合“老漂族”参与的课程、活动。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对“老漂族”上老年大学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减轻“老漂族”上老年大学的经济负担。
其次,政府宽裕用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利用社区、小区的文化娱乐资源,向“老漂族”提供适合他们的免费的文化娱乐生活。当然,政府可以运用大数据,为“老漂族”提供他乡遇老乡的平台,方便他们交流、沟通。
再者,尽快推进、实现全国医保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便“老漂族”在城市看病,解决他们在城市看病的后顾之忧和医药费报销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