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物流行业,风起云涌。之前,京东高调宣布将投入205个亿打造自营的智慧物流体系;近日,菜鸟将投入1000亿元,和顺丰、“四通一达”一起建设智能供应链、智能仓库、全球物流中心以及智能配送。
为何物流业动辄吸引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投资?互联网巨头在物流平台上做出大动作,是因为他们都看准了新零售的风口,而新零售的成败,智慧物流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所以智能物流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事实上,中国的物流业也处于脱胎换骨的蜕变期,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金密集、新兴科技行业转型。
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只花了三四年时间便建立起如此强大、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体系不是简单的人的堆积,而是基于信息技术、新经营模式,对于整个行业的重塑:在组织构架上,它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仓储覆盖+智能分仓+就近配送;在技术层面上,它又是无人库、机器人分拣、无人机的前沿技术尝试实践;从数据层面上说,它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结合,甚至智能物流是基于大数据的“未卜先知”,通过算法预测当地的出货量,提前在仓库铺货,以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
2012年,中国快递平均时效超过4天;2016年下降到3.1天左右。而且物流成本也在降低,2013年整个中国社会的物流总成本占中国GDP的18%,2016年下降到了14.9%。费用降低,时间提速,中国的网络消费变革,与智能物流变革几乎是同步完成的。
在如今“新零售”的风口上,智能物流作为基础设施的功能更加突显。高铁运输改变了中国城市之间的“距离”,让中国变得“更小”;而线上线下的次元壁,很大程度上是由时间成本构建的,智能物流正在大幅缩短线上线下的时间成本,完成线下线上的无缝对接。智能物流将线下线上融合在了一起,这就为中国未来的消费、服务打开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这正是中国物流在尝试的神话。
从宏观政策面上,中国决策层看到了物流对于“互联网+”事业的重要意义。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发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将各种运输、仓储等物流资源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全面提升社会物流效率。
多年前,中国智慧物流刚起步时,是为了解决“电商之痛”;而如今,在互联网巨头的重资金、高科技的资源投入之后,智慧物流平台正成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如同电子支付一样完成了弯道超车,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行为,转型成为新兴科技行业。
智慧物流平台不仅改变了物流行业本身,还将全面改变我们的消费习惯、交易场景以及对于“远方”的认识——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