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3%的受访者困扰于不知如何处理废弃电子产品。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我国每年主要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已超过两亿台,重量超过50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国,回收处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9月8日《广州日报》)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如今我们还不知道废旧家电问题如此严重。通过分析数据来看,从2015年开始,每一年我们国家都有两亿台家电需要报废,都有500万吨家电需要报废。但是,却出现了尴尬,有关企业收购回来的报废家电与“本该报废的家庭”数据上存在巨大差距。那么,这么多该报废的家电都去哪儿了?
“本该报废的家电”去向还是十分明明白白的。其一,一部分家庭,在家电需要报废的时候,还依然在使用。比如很多老年人目前使用的电视机还是几十年前生产的,至今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家庭,还在使用“本应报废的家电”。其二,报废的家电存放在了家中仓库里,一些市民觉得购买的时候花了大价钱,简单处理心疼不已,也就因为“舍不得贱卖”而存放在家里了。其三,还有一部分“本该报废的家电”进入到了二手商品市场,被销往贫困地区,被外地打工人群购买。
这些处理“本该报废的家电”的路径,都是存在问题的。家电到了该报废的时候,其本身安全性能无法保障,成为身边的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危险。社会上出现的“家电爆炸”、“家电起火”事件,都和使用“本该报废的家电”有联系。而且,即使不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也是健康的隐患,“本该报废的家电”因为超过了使用年限,会释放更多辐射物质,从而危害健康。
眼下的问题是,专门到市民家中收购报废家电的企业并不多,多是收破烂的游击队在收购,不仅价格低,而且让报废的家电进入了其他环节,没有进行专门生态销毁。有的是拆解利用其中的零件,剩余部分丢弃在垃圾桶里,有的是进入其他经济不好的家庭之中。其社会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本该报废的家电”究竟该如何解决?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正规的收购渠道,提高报废家电的回收价格,而不是一台旧电视、旧电脑才十几块钱。一方面,要监管低端收购商家,确保不流入市场再次销售和利用。再一方面,要让市民提高环保意识,主动将报废的家电销售给专门生态处理的企业,不给社会留下电子污染的空间和隐患。
“每年500万吨报废家电”,不能只靠游走的破烂大王,需要建立规范的收购处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