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划拨方式供地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回归
时间:2017-09-07 10:20:2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堂吉伟德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在其官网上发布通告,征求社会公众对《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土地供应管理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稿》恢复了以往的划拨方式供地,并将“只租不售的人才和保障性住房、创新型产业用房用地”纳入土地划拨范围。

  房地产市场化下,作为商品的房产除了刚性住房需求外,也沦为资本炒作和溢价的工具。在无孔不入的资本投机面前,所有的限购工具都会找到应对之法,再加上土地财政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和推波助澜,各种房价调控政策往往失灵,甚至出现了越调控越上涨的怪象。

  房产商品化是市场化的必然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可置之不顾。2016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显示,就家庭住房自有率来看,当前受访家庭居民自有率为95.4%,比2013调查上升1.9个百分点。19.7%的家庭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较2013年调查增加了1.1个百分点。受访居民家庭人均建筑面积为50平米,而2013年调查的数据为47.3平米。尽管对居高不下的自有住房率存在极大争议,比如有人认为属于政绩谎言,有人认为属于伪命题。究其原因,皆在于“住房自有率”不等于“住房私有率”,其间还涉及到大量质量差的房改私房。

  反过来讲,住房自有率高则意味着公有住房率低,公众无法租到经济适用的住房,只能转而求其次求购高品性住房。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现有住房保障制度中的最大短板,在于住房购买消费与租赁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住房自有率美国为60%,德国为40%,我国自有率长期居高不下且购房者呈年轻化态势。而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无论是公租房、廉租房或者棚户区改造,各地政府也缺乏热情,要么推而不力难以完成任务,要么弄虚作假应对上面检查,要么所建地段区位不优而沦为摆设,要么配套建设落后难以利用……结果则是,一边是大量的低收入群体无房可住,一边是大量的政策性住房闲而无用。

  房价的过快过高增长,泡沫和水分过重,会形成绑架效应。不但让地方财政迷恋于房地产行业的短平快,也会透支民众的收入并降低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房价意味着高成本,最终影响一个地方投资的竞争力。当房价让企业不堪重负,就只能选择逃离。大批创业者、科技创新企业或者无奈死掉,或者被逼外迁,会让一个地方的产业出现空心化。以深圳为例,以华为、富士康、高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制造厂商和外资企业纷纷终止在深圳扩张,而选择土地和房价成本更低的外地,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高房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成因并非简单的市场决定论,包括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市场的分化。如果一个市场,仅有以价格论成败的商品房,而无承载公共和民生功能的保障性住房,不能解决“房子是用来住”的问题,就必然异化为“房子是用来炒的”的乱象。借鉴国外的经验来看,只有公共租赁用房的建设,满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城市低收入者、引来的高端人才等,则城市的竞争力就会日益下降,并有空心化的风险。

  土地供应方式含划拨、出让、作价出资和租赁几种途径,其中划拨具有无偿性和公益性,能最大化降低房地产的基础成本,并达到让利于民的地步。现有的廉租房、公租房或者所谓的特价房,大多都是采用的划拨或者低价转让的模式。划拨意味着政府要作出极大的让利,尤其在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的地方,采取此种方式更为难得。但只有采取如此模式,将“只租不售”的保障房纳入其间,才能做到“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双腿走路和多管齐下,房地产市场才能实现稳定、多元、健康和有序的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