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第三次上调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彭博社将三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提高了0.1个百分点;渣打银行将中国年度经济增速预期从6.6%上调至6.8%,并预计中国有望实现2010年以来首次加速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彭博社、渣打银行等国际机构及银行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背后,源于漂亮的“经济期中考试”成绩单——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稳中向好的趋势,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还会继续增加,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也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诚如诸多经济学者所言,6.9%的增速在全球来看都是一个不俗的表现,但是我们还是要全面地看待,这个6.9%的增速也应该放在新常态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来认识。
“稳”不是终极目标
主流宏观经济学对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判断就是“稳”,宏观经济增长过快则为“过热”,反之则为“滞涨”,两者都不是合意的结果。世界上公认的宏观经济政策三个目标:就业、低通货膨胀、中高速增长。这也是发达国家紧紧盯着的三大经济目标。
说到底,判断宏观经济的“好”与“坏”,并不是一个冰冷的经济数据,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只要实现了民众就业、低通货膨胀、中高速增长,就等于稳住了经济的基本面,稳住了民生不仅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也确保了社会发展的稳定。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其他很多经济指标很重要,但缺乏用来评价宏观经济是否稳定缺乏代表性。
从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就业增长、GDP增长、CPI等核心经济数据十分抢眼。最值得一提的是,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18万人,完成了年度目标的66.8%。
但是,“稳”并不是追求的最终目的,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向好变化的前提,实际上稳与进(变化)并不冲突。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中国宏观经济的稳,一方面是求进的基础与条件,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求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求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供给侧改革求进,优化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实现传统经济动能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则是以创新驱动求进,以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新旧转换。
不稳定因素仍存在
“三去一降一补”、结构调整等供给侧“求进”,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向稳”与“向好”的“压舱石”。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需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服务业的增速快于二产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达到54.1%,高于二产14个百分点。在需求方面,居民消费加快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在调整优化。
而技术进步,包括商业模式等社会科学的进步,则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没有技术进步,最终经济增长将会停止。令人颇为安慰的是,今年以来,市场主体竞相成长,前5个月全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增长14.7%,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1.56万户。新主体和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成长,经济发展中的新动能不断壮大。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了12.2%和32.2%。
不过,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在下半年经济工作中,我们仍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才能实现全年的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