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职 务:1998年被选聘为国务院参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2008年-2012年),1993年-2007年历任北京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专业、业绩:195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毕业,曾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奖,包括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多年从事仪器仪表研制工作,是中国地震局地震观测技术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著 作:《电子放大地震仪》、《地震观测技术》、《我当人大代表》、《我做人大代表》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能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看来,一个城市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循环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新的战略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开展循环经济,大搞节能减排,大搞科技创新,让低能耗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实现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北京水问题
2005年11月中旬,我随国务院参事考察团出国考察了以色列节水技术,对照国内特别是北京的相关情况受到了很大启发。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南水北调”的调配方法,但由于路途遥远、截流者众、渗透蒸发等因素,这种方法实收事倍功半之效。加之对水资源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当低。
以色列采用法国技术淡化海水,成本仅为0.5美元/吨。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我国为何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事业?以色列处理过的废水全部用于农业灌溉,结合其先进的滴灌技术使其在保持30年农业灌溉用水量不变的前提下产出翻五番,以色列鲜瓜果类出口创汇7亿美元,这样的经验我们也应借鉴学习。
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仅为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1/8——从这一点来看,北京人和以色列人是一样的,以色列的经验完全值得我们借鉴。为此,在回国后我向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北京市水的问题》的建议。
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北京最紧要的不是缺水问题,而是严重浪费水的问题。和国际平均GDP水平相比,北京市人均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日本的80倍。
北京最紧要解决的是改变用水结构,有相关数据作为佐证:现在北京每天用自来水200万立方米,其中,市民用水占四分之一,工农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占四分之三,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不必使用自来水,如很多洗车、浇绿地、工业冷却等都在使用自来水而不是中水。北京污水处理能力为每天190万立方米,由此可见,北京浪费水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水循环利用率太低。
2006年,我领衔向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议案《以改革的精神,认真对待北京水的问题》,被列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人大代表议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实事求是,宣传安全用电
为了保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全国都在大力开展和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过程中,部分群众因惧怕“电磁辐射”污染环境损害身体健康,对居所附近地区电力设施建设进行阻挠,北京奥运工程配套设施南沟泥河变电站施工受阻甚至惊动了国际奥委会。
作为08办的特邀督导员,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扎实基础科学知识的老科学家,我意识到阻建电力基础设施的根本原因,是部分群众缺乏科学常识和政府正面宣传不够,对此,政府要做的不是“安抚”,而是要加强教育和宣传。
为了对群众负责,我亲自到类似电站周边测量电磁数据,用第一手资料证实“输变电设备无污染”。在南沟泥河变电站建成发电后,我又到南沟泥河变电站附近去测试数据,如果按照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所得到的测试数据没有问题,那就根本没有问题了。同时,我也向北京市政府和国务院参事室提交了“输变电设备无污染”的相关调查报告,并提出:大力发展电力事业,鼓励使用清洁、廉价、无污染的电力能源,是科学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政府应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科学发展观。
2008年,总结五年的测试成果,我写出了《用科学实验方法证明供电系统的公共安全性》,还做了相应的PPT进行宣传。
利用地热能,科学发展节约社会
随着全球能源紧张化,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可采储量的减少及价格的上涨,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地热这一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力度。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条件下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地壳岩石中的热能量和地热流体中的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据统计,全球储存的地热资源相当于5000亿吨标准煤的当量,我国的地热资源约合2000亿吨标准煤当量以上。
2005年底,我出国考察土耳其地热利用状况,土耳其政府制订了很多优惠政策来鼓励国民使用地热资源,如:免收增值税;收入小于投资额时免税;用电费用半价;土地免费租借期长达49年。
北京市地热资源开发、管理的状况如何呢?北京市具有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具备地热开发利用条件的有延庆、沙河、小汤山、北京城区、良乡、天竺、后沙峪、李遂、双桥、凤河营等十个地热田。这些地热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北京温泉洗浴、地热采暖、医疗保健、休闲康乐、温室种植、水产养殖、生产饮用矿泉水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据测算,北京城区地热储量约合1600多万吨标准煤,在经济条件允许,地热田系统维护(包括地下水回灌)良好的情况下,可供利用的地热资源每年约合14万吨标准煤,对北京市减轻大气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热资源赋存在一定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明显的矿产资源属性,因而对地热资源要实行开发和保护并重的科学原则。为了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的地热勘查、开发、保护和管理,建议加强如下工作:第一,对已经探明地热田进行勘查评价,加大探明地热田之外的地热资源勘探工作。加强基础研究,编制技术规范,规范管理;通过开展政府出资为主的地热研究项目,提升北京市地热资源工作的科技水平,提高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第二,对照土耳其的优惠政策,制订鼓励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的优惠政策。第三,水源热泵这项先进的技术正在被社会广泛接受,但是,我国的热泵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北京市应该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加强基础研究,使我们的热泵应用走上科学的、可持续的轨道。第四,注重地热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地热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但是其可再生性是有限度的。和地下水资源一样,如果遭受过量开采,地热开发的可持续性就可能受到威胁。应当加强监测、开展地热回灌等科学有效的方法,调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政府在“节能减排”的作用
“节能减排”在当下炙手可热,然而,地热企业却反映,“节能减排”先进国家的经验是对用地热采暖和致冷的企业和用户,要给予国家的优惠政策。一些发达国家都通过实施减免税政策来鼓励公众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在我国,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
通过在企业、群众中走访,在国际上调查“节能减排”先进国家的经验,代表们普遍认为,由于国家财税政策没有表现出支持开发、生产以及使用节能产品的导向性,导致“节能减排”高成本的现实,挫伤了企业和消费者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的积极性,必须加强政府在节能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困扰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依然存在着决策层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致使能源利用水平和节能工作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为此,北京市要“做实事”支持“节能减排”,就应该对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节能减排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供电公司商量,为了鼓励国民使用地热资源,对于用地热采暖和致冷的用户,每千瓦/小时应该降到0.4元,而不用交0.88元;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居民,发放补助;对生产节能灯的企业给予资助,鼓励其能生产“寿命长于2万小时”的节能灯;对“研究建筑物节能减排”的单位给予支持。
我们要继续对循环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帮助政府面对和解决发展改革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命题、课题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