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假如菲佣真的来了,国内家政业该害怕吗?
时间:2017-08-01 09:11:48  来源:新京报  作者:胡印斌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菲律宾劳动就业部7月30日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打算聘请菲律宾家政服务人员前往中国5个大城市就业,并承诺给予这些菲佣很高的工资,月薪或高达1.3万元人民币。这5个城市中包括了北京、上海和厦门。新京报记者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电话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个信息。

    尽管尚无明确消息,而且,要保证菲佣达到1.3万元的消息,也不靠谱,但菲佣要来了的消息,还是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近年来,陆续已有不少菲佣进入国内,只是囿于相关法律规定,这些人并未取得公开身份,而是以“打黑工”的方式为雇主提供服务。据媒体报道,早在2011年,在深圳从事高端家政服务的菲佣就达到千人之多。

    菲佣“地下市场”的红火,与菲佣在业界的良好口碑有关。作为菲律宾的“国家名片”,菲佣被称为“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不但精通插花、清洁、烹饪等基本家政服务,还掌握了各种急救知识,有的还专门学习了心理学。菲佣还能流利地用英语与雇主进行沟通,并从事少儿英语早期教育,这也是菲佣的最大优势。

    此外,国内市场的刚性需求,也是菲佣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当下,不仅在华外籍高层次人才愿意请菲佣,国内富裕阶层也越来越需要高层次的家政人才。特别是,不少家庭希望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习英语,愿意花钱为孩子营造一个英语交流的环境。很简单,如果本土保姆也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谁愿意花高价找一个菲佣呢?

    事实上,中国家庭的“保姆之痛”远不止此。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杭州保姆纵火杀人一案,尽管只是一个极端事件,却也暴露出国内保姆市场的诸多痛点。当下大城市的保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格高、技能低、服务差、流动性高、专业性缺失等问题。不要说英语,不少保姆连普通话都说不好。

    一边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一边却是并不成熟的产业供给。这种“不均衡”状态的改变,有待于从业者自身的努力、行业的整体提升,也需要政府的引领、扶持与规范。而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专业化、职业化优势的菲佣,或将成为搅动市场的“鲇鱼”,刺激国内家政行业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竞争,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其实,早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前,上海市已经有所行动。据报道,今年3月,上海浦东警方就为一名菲佣办理了该区首张加注“家政服务”的居留许可证。尽管这项便利只是“允许外籍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服务人员”,但其所传达出来的市场开放信号令人期待。

    与其限制菲佣进入,使之只能以“打黑工”的状态存在,进而滋生诸多管理难题,还不如转换思路,开放家政市场,允许菲佣进入。这样既能满足国内家庭的需求,又能促进家政服务水准提升。

    当然,也该看到,以往只出现在影视剧的“菲佣”真的要来了,种种“不适”也会如影随形。不仅国内家政行业会出现变局,相应的社会生态也随之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是未来需要面对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