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喜: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特色小镇作为近来的热门话题,各方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往往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第一是原有的地产开发企业转型的需要;第二是政府出于保增长的需要,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寻求新的投资热点,以塑造投资潜力不足状态下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抓手,所以从住建部到发改委、财政部都对特色小镇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且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来加以支持;第三是一些产业资本或者金融资本寻求投资机会的需要,往往更加关注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和投入产出。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大有燎原之势,有的房企声称要建设100个特色小镇。
冷静视之,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应重视原住民发展诉求的问题。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特色产业,而特色产业的形成有赖于原住民的充分参与。历史地看,没有当地原住民的充分参与则无法形成具有市场生命力的主导产业,而当地原住民能够充分参与的则一定是具有当地特征和有市场生命力的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化的过程,也是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生活方式取决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生活方式,因此如何发掘当地的资源禀赋,在更加广阔的市场层面上寻求这一资源禀赋的价值增量,形成更高层面的新的产业循环和新的生产方式则是建设特色产业的核心。只有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让当地原住民充分参与,才能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吸引支持更高层面的产业循环和新的生产方式形成的要素聚集,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为有效保护原住民的利益和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实现自身发展的权利,重新界定并严格限定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边界并提升原住民的组织程度是当务之急。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除了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秩序构建之外,应将自己界定为原住民和外来资本利益的协调方和裁判者,在现有法规之下充分尊重原住民的利益诉求的同时,给非政府组织以充分的发展和运作空间来提升原住民与外来资本的博弈能力,进而使得外来资本的利益诉求能够与原住民的发展诉求实现有效结合,推动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的形成,让特色小镇建设实现落地生根和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赋予特色小镇以市场化的生命力,最终实现城乡社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