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政府发布租房16条政策后,其中关于“租购同权”的表述引起了公众广泛的讨论。有不少媒体———不仅仅是自媒体———都将租购同权解读为租房也可以上名校。
在7月19日的南都社论中,尽管表述较为谨慎,但并不认为租购同权的政策一定会造成名校资源分配均等化的效果。正如昨日南都记者的跟踪报道,符合条件的租房只能保证读公立学校,而非公立名校。这是因为,目前广州各区的入学标准还是按照顺位来进行安排,而非抽签决定。按照现在的做法,第一顺位是“房户合一”,也就是监护人是房主+户主;第二顺位是房主;第三顺位后才是租房者。就目前来看,真正的名校入读资格依旧稀缺,租赁者试图和房主同时参与顺位入学,根本不现实。
但是,广州“租购同权”的新闻却戳中了楼市和教育两大敏感区域,所以由此产生的误读以及因为误读传播带来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例如,有门户网站用了“广州楼市大变天”这样的标题,意指学区房即将降价,由此将引发楼市的连锁反应;又如之前提到的,有媒体认为租房也可以上名校。而事实上,广州版的16条租房政策,意欲解决的是房屋租赁市场混乱的问题,涉及教育的篇幅并不大。
公众的两大误读背后,恰恰存在着两大焦虑。其一是面对高企的房价,不少人希望房价可以降低;其二是面对激烈的名校入学竞争,学龄儿童的家长们希望可以分配更平均。尤其是后者,改革开放所制造的数亿城市中产,无论是期待家庭地位抬升,还是担心后代阶层滑落,他们都格外重视教育,这其中,学位房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楼市和教育两个系统都太过复杂,除了随波逐流,尽可能站在浪尖上,他们很难找到别的途径自我安慰。不客气地说,许多家长在看待教育时,已经过于迷信学区房的功效;反过来,这样的一种集体性的价值偏好,也助推了学区房价格的不断上升。
那么为什么说,对于学区房的认同已经趋于迷信呢?简而言之,可以归结成两点。首先是许多人天然将学区房的教育投资当作了教育本身。教育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行动,越是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家长做比说越显得重要。占据了学区房,仅仅是占据了技能学习的相对优势位置,但在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层面,更多的职责需要家长来背负。但现实是,很多家长却在学区房的宣传之中,陷入了学区房决定论的迷思,认为没有学区房就意味着失败。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却并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成长。
其次是许多家长买了学区房之后,只看到得到了什么,却忽视失去了什么。要知道,当下风行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父母这一代人只能通过高考出人头地的前提下设定的,属于一种“过去的经验”。而对于新一代孩子来说,高考正在不断边缘化。从趋势上看,孩子的同情心、兴趣、爱好和沟通能力将比技能证书更为有用。但现有的公立名校周围,学区房普遍缺乏户外活动空间,孩子彼此间交流十分同质化,竞争多于合作。整体的氛围过早引入成人世界里的丛林法则,这种学习和生活的现状,对孩子成长颇为不利。
对于疯狂追求学区房、学而思(群体几乎重合)的家长们来说,对楼市的误读可能只是丧失一次投资机遇,但对于教育的误读,将造成下一代终身的影响。相比充满投机色彩的楼市,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妄。只有身体力行,从本心出发,拒绝被流行的概念和风行的举动所裹挟,教育才能脚踏实地,孩子的成长才不会浮在表面,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