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奥迪广告惹争议,岂能只顾传播不顾价值
时间:2017-07-19 09:05:22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肖畅 

    最近,奥迪广告《奥迪二手车广告之整容篇》引爆舆论。作为奥迪二手车广告,几乎通篇没有奥迪,而是一名婆婆在婚礼上对着儿媳妇捏鼻子、捏耳朵、看牙口,而画外音是“官方认证才放心”。

    这则广告不仅在追求“有趣”,也借用了当前婚恋的热点。婆婆检查儿媳,或者相亲中盘问对方家境、条件,是婚恋热点中经常可见的话题。最近就有“相亲鄙视链”的新闻广为传播,“相亲鄙视链”,鄙视的是学历、收入、出身等等,就如同广告中这位婆婆检查的是牙口,而不是媳妇的为人、品质。

    “蹭热点”,已经成为广为热衷的传播手段。热点是事件,也可以是兴趣点、兴奋点,热点抓得准,就可以形成传播力度。就如同这则奥迪二手车广告,关注度有了,还引起了舆论热议,作为广告,已经到达了他们想要的效果。但通篇的内容,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捏耳朵、看牙口,把儿媳妇比喻为二手车,正如有的批评说,这是对人的物化和贬损,令人厌恶。

    广告作为企业形象塑造和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当然要讲传播力,可以利用热点来抓人眼球。但一家真正在乎自己公众形象的企业,在传播力、知名度之外,还应该格外重视所传递的形象和价值会得到什么评价,一般来说,不会传递过于激进的价值观,更不会传递庸俗甚至失去底线的价值观。我们看到一些知名企业的广告形象,往往是既有艺术美感,又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则广告跟奥迪这样的大品牌联系在一起,格外招人反感,格外令人遗憾。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念可谓“深入人心”,认为跟企业讲责任感、价值观和道德是可笑的,甚至是对企业的绑架。有不少人对企业广告中流露出的恶趣味和糟糕的价值观,没有警惕,不加批判,反而当金点子大加赞赏,或者为打恶俗的擦边球会心一笑。所谓广告,自然是要向公众传播的,那么它就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一个作品,而是有社会传播品的属性。这就注定了广告不应该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想传递什么就传递什么。

    商业时代,广告无处不在,占用着大量的传播时间空间资源,年轻人特别是儿童,已经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广告,到主动地欣赏广告。事实情况是,现在广告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影响,甚至不弱于文艺作品、新闻产品。我们对文艺、新闻等社会传播品有很高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的要求,却怎么能对广告格外宽容?

    不加批判的宽容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价值观上扭曲、恶俗的广告大行其道,就是为了传播而竞相秀下限成了风尚。这种倾向,甚至传导到了一些明星的个人名气塑造、一些地方和城市的形象营销,想尽办法先把名气搞出去,而且刻意制造恶名臭名。

    这种只顾传播不顾价值的心态,说穿了就是功利思维。支撑一个企业,有时候可能仅有利润就够了,但支撑一个社会的,肯定是端正的价值。越是有影响的人有影响的企业,越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和形象、利润,运用好了完全可以是正向关系。那些把自己从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中抽离出去的企业和个人,可能短期获得一些利益,但注定行之不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