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城市如何攻克“供地难题”?
时间:2017-06-22 09:40:2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宇嘉 

    对于如何解决大城市高房价、供求失衡的问题,多数人主张扩大土地供给。而且近年来国家一再强调,热点城市要在楼市“供给端”着力。今年4月初,住建部和国土部就曾联合发文,要求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12-6个月的城市要增加供地,在售库存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供地。近年来,热点城市库存消化周期明显下降,2016年普遍降到12个月以内。今年5月份,CR IC统计的29个城市,库存平均消化周期仅8.1个月。尽管库存周期明显下降,但供地也在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滑1.4%,今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013-2016年,热点城市供地整体下滑,300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年均下滑32%,一线城市供地完成率不足60%。从政绩角度看,地方政府愿意增加供地,热点城市之所以出现“供地荒”,一是供地弹性小,越大的城市越难供地;另一方面,大城市空间腾挪狭窄,新供宅地要配置市政和公共设施,教育医疗还要独立供地,还要考虑交通等综合承载力;最后,存量盘活成本高、用地转功能程序冗长。

    如何增加供地?新增显然无法放量,甚至会导致地王频现,盘活存量是首选。目前,大城市工业和商办用地占60%,但产业升级、“互联网+”的背景下,工业和商办空间需求却在下降。笔者所在的深圳有1000多个工业区,很多是待淘汰或迁出产能,容积率低(甚至是平房)很普遍;而大型商办综合体,除餐饮、儿童娱乐、影院外,很多楼层空置。因此,按照工业集聚原则,保留工业应全部迁入规划成片的工业区,碎片化的工业和商办用地要整合,为增加宅地打开空间。

    一般来说,产业周期只有20年,但用地周期最少也要40年。产业升级转型或淘汰,用地功能也应随即调整。政府不调整,利益驱动下市场就会乱调整,如“类住宅”。但是,没有公共配套的“类住宅”是无效供应,恶化楼市投机氛围,导致城市二次开发“房地产化”,浪费宝贵的城市空间。目前,工业和商办用地盘活为租赁住房已有政策“口子”,但由于租赁收益率低(2%-3%),盘活成本高,需要单独供地的教育医疗等无法“落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积极性不够。

    因此,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主政者要前瞻性地估算城市工业和商办土地实际需求空间。掌握规划调整权的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以利益共享打破阻力,打破传统国企、园区不思转型、妄图“易地生财”的惯性,实现用地功能调整“多方共赢”,政府获得土地收入、配套空间和税收,开发商获得二次开发收益,用地主体得到合作开发或补偿收益,市场增加供应,房价和住房需求缓解。

    大城市增加供地的第二条路径,就是借助于轨道交通大发展的契机,以轨交、高铁延伸扩大楼市半径,增加大城市外围和卫星城供地,这是大城市供地“放量”和楼市泡沫“软着陆”最可行的路径。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下半场”,即大城市化和都市圈化,人口往大城市及周边三四线城市迁徙。数据显示,近年来深圳、广州、天津、杭州等大城市年均流入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囿于大城市中心区房价太高,人口向大城市外围及都市圈内疏解已经形成趋势。

    笔者所在的深圳,其外围东莞、惠州、中山三个城市,2015-2016年商品房年均销售在1000万-1500万平米(80%被深圳居民买走),相当于深圳成交量的2倍左右,而单个城市的人口仅相当于深圳的1/3。目前,尽管轨道交通已规划和开工,但跨界区域统一规划、公共服务跟进、产业转移等还有待落地,外围并未实现大量人口导入,多数买房者工作和生活还在深圳。事实上,近年来深圳部分产业转向东莞、中山,产业人口也随之一同转移,深圳转出区域房价和租金都有下跌。因此,都市圈建设要尽快从规划转向落地,在产业转移、公共设施供给、轨道交通接驳等方面,政府间要协同推动,以导入人口来增加供地效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