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发展中”特色——城市化(中国称“城镇化”)进程刚进入下半场,工业化进程还处在中后期。因此,从中央到地方,绝大部分官员都信奉这样的理念: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决策官员认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8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这意味着,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还有13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空间,相当于1.8亿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国内媒体也对提升城镇化率的竞赛推波助澜。有媒体在梳理各地统计公报后进行了排队,2016年我国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57.35%),有10个省份超过60%,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过80%,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上海以87.6%的城镇化率位居榜首,北京仅次于上海,达到了86.5%,天津则为82.93%。除了这三大直辖市,其他省份均低于70%。位居第四的广东,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69.2%,但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城镇化差距较大,2016年,分区域看,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84.85%、60.02%、42.68%和47.85%。经济大省江苏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7.7%,位居第五;但江苏各区域的城镇化率也相差很大,苏南远远领先于苏北地区。
在湖北之后,有18个省份的城镇化率低于57.35%的全国平均水平。除了海南和河北,其他省份均位于中西部地区。有8个省份的城镇化率低于50%,主要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不过,较低的城镇化率,也意味着这些地方未来有较大的投资发展空间。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比如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份,未来几年城镇化加速,大量人口将进入到郑州、成都、合肥、长沙等中心城市。可以看到,追求过去模式的城镇化、提升城镇化率、做大城市经济规模,仍然是各地争相追求的目标。
不过,安邦咨询对于提升城镇化率要泼一点凉水,在我们看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城镇化率并非越高越好。在产业支撑乏力的情况下,过度追求城镇化率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巴西是“过度城市化”的典型——人口高度城市化但缺乏城市就业的支撑。据统计,1970年巴西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达到54%。到了90年代,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就达到了70%。在不到20年时间,巴西走完了从城市化中期到后期的所有过程,几乎只用了发达国家的一半时间。
实际上,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从2012年就开始警示城镇化发展过快的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化率50%是一条社会动荡的危险警戒线。陈功认为,城市化率达到50%之后,会带来众多社会问题,例如土地问题导致的社会冲突会加剧,产业形态发生改变,生活成本急涨,城市与乡村的有机关系可能被切断,城市二代人口融入社会困难等等。说到底,城市化不是简单把人搬到城市里就行,而应该是经济发展、就业、社会福利提升、个人财富增加、保障改善等同时改进的系统结果。如果其他方面跟不上,快速城市化的社会风险就会增加。这样快速提升的城市化率只是一个数字指标,而没有体现城市化的发展质量,也没有体现“人的城镇化”。
中国既需要推动城镇化,但是也要认识到,中国并没有为城市化率提升做足准备,盲目追求更高的城镇化率必然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中国不要盲目攀比城镇化率,更要关注城镇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