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期城市化“茶话”在北京举行
城市化网讯 (潘国尧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探讨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声音逐渐增多,特别是关于中国的中小城市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中国的大城市还要不要扩大规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快了还是慢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政商界和知识界正逐渐成为热点,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战略日益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
为了解读这些问题,2017年4月23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的第26期城市化“茶话”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议室举行,本期“茶话”以“中国的城市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津逵主讲,同时邀请了牛凤瑞 、胡星斗、欧阳东、杨华彬、彭祥林、王勇等在城市化研究领域和实践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企业家展开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
“茶话”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城市化》杂志社社长蔡义鸿主持,包括中新社、光明日报、新浪网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也派员参与了会议讨论。
李津逵在报告中说,当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工农兼做”是城镇化的一种形式,留守农民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不少农民既在乡下有田地可以耕作,同时在镇上又从事着一些商业活动;既有乡下的老房子,同时在镇里有店铺,在县城有给下一代居住生活的商品房,甚至有在省城创业的儿辈孙辈,哪里的公共服务水平更高,农民就在哪里安居发展。李津逵认为,农民主观上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这正是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最基本条件,也表明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李津逵也表示,各级政府应当正确引导农民的城市化步伐,像珠三角一些特大城市的周边县域,其经济发展实力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同时对接大城市的意愿十分强烈,地方政府应当顺应这种趋势,加快当地的城市化水平,在撤县设市、镇改市等方面抛弃本位主义思想,努力满足农民想早日成为市民的愿望,并让其充分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各种利好。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在发言中指出,我国目前仍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城市统计,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654个城市属于建制市,并非“城市化”概念中广义的“城市”,许多名为区县甚至乡镇(街道)的行政区划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城市”,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有实无名”“有脚无鞋”的尴尬现状——城市命名和定义落后于城市的实际发展,因此,应支持县改市和特大镇撤镇改市。
牛凤瑞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点撤并和农村人口减少成为必然。我国4万多个建制乡镇并不全部具备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条件,因此,以农村县城所在乡镇为基础发展为小城镇或小城市将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方向。
牛凤瑞最后指出,我国有农村户籍的实际人口只有约6亿人,而还在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不足3亿,从这个角度看新型城镇化战略,目前中国的城市数量真的是太少了!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问题学、弱势群体经济学提出者胡星斗在发言中认为,中国的城市,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从数量上看,还都是太少了,现在迫切需要开发连片发展中小城市群。胡星斗指出,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农村的空心化已不可避免,应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在鼓励农民进城的同时也要允许城市居民下乡进行投资和创业,打破城乡隔阂的二元体制,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大跨越。同时,胡星斗也就政府如何正确对待粮食安全、城镇化过程中财政转移支付如何向农村地区倾斜,以及省级行政机构的弱化和副省级城市管理功能的强化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曾经担任过副县长的杨华彬在发言中指出,在县改市和撤镇升市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一定要端正心态和思路,要把城镇化过程的利益分配好,不能只盯着行政权力在升级过程中的好处,“城市为谁而生,为谁而立”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北京均友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彭祥林则从技术升级的角度,指出城市化过程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比如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完全可以实现远程共享,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可以解决农民看病难上学难以及学区房价格飞升等一系列问题。
有数据显示,美国2亿多城市人口,城市数量达1000多个(也有数据为10100多个),日本1亿多城市人口,有787个城市,我国现在是7.7亿城市人口,只有654个城市。在654个城市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60个,而20万以下的小城市却占比不到18%。
无论从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还是从国际城市发展史的比较来看,城市数量不足已经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近30多年的城镇化加速阶段,中国城市的数量不增反降,尤其是中小城市数量占比还在减少,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城市病突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在“茶话”会上,各路专家还围绕“中国城市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