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巴曙松:从数据看2017年中国房地产十大趋势
时间:2017-03-27 09:53:59  来源:观点地产新媒体 

  既认房又认贷在历史上确实属于比较大的力度,一般的市场短期的温度有所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从统计数据来看一看,房地产市场有哪些新的趋势呢?

  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两会之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范围的扩大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从相关城市的楼市数据来看,确实是非常**。我们看北京二手房以周计算的成交量已经接近了2016年的最高水平,而且价格的上涨势头非常强劲。现在,在香港市场观察一个房地产价格走势,它往往是几个固定的,流动性比较大的小区二手房的价格这个指数参照意义比较大。

  我们往往新房看比较多,这个里面有很多调控的余地,你想让房价平,我就做组合,郊区便宜的楼盘多开,高端楼盘少开。

  所以二手房的成交价格、走势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的,确实北京二手房的成交价有一个显著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可售房源下降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PPT)黄色的线就是去化周期,我们看到,到2月份已经降到4.39个月,所以从历史水平来比是一个非常有限的存量。

  观察二手房市场还有一个所谓带看量,就是带人去看房子的数量,其实反映了买房人购房的活跃度。进入2月份之后,客户的活跃度,从统计的数据看,达到了一个历史最高水平。

  还有从二手房交易的挂牌价、均价和环比涨幅看,业主方明显比较强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媒体报道说,我们连夜跟业主谈判,终于砍价从400万砍到450万成交了。这其实是一个玩笑话,但是反映了其实整个议价空间在收窄。

  从另一个指标看到二手房议价空间的走势图,没有太多的谈判空间,爱买不买,而且银行的放款时间延长,导致违约也增加。在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里面,使用贷款的人数占比,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有一个迅速的回升,很多人在二手房买卖里面也是需要贷款的。

  梳理了一下3月份各地陆续出台的既认房也认贷的限购、限贷的措施,如果把前面的**的氛围和这个政策对照起来看,就可以理解这个现实情况。

  既认房又认贷在历史上确实属于比较大的力度,一般的市场短期的温度有所降低,这是从历史数据来看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从统计数据来看一看,房地产市场有哪些新的趋势呢?

  第一,成交量确实在下滑,热点城市的需求短期内受调控的政策抑制,重点城市每周成交量的走势开始呈现有一定回落。抑制的是哪一块呢?无论是二手房还是新房,它成交的每一套的套均面积有所减少,改善型需求受到抑制。

  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三代同屋的现象可能会逐步增多,多居室二套房的需求在增加,所以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改善型需求的占比在上升。

  第二,土地供应受限,热点城市供需缺口加大。每次听陈淮主任讲我都觉得很有启发,他觉得万亿时代要靠组织+结构、产业组织调整,但我们看到北京、上海、杭州、合肥这几个城市近几年的土地供应,在2016年明显偏低。就像大家经常讨论香港的高房价一样,很多人会说香港缺地,香港并不缺地,香港的土地里边用于建住宅的7%,这7%里面还有3%是给新界这边建乡村屋的,真正那些高楼林立的部分,只占香港的土地面积4%,所以土地供应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

  土地供应减少也就罢了,在这个土地供应的结构里面,来自于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的比重又降低了。

  从图中商品住宅、保障房、自持商品住房、公建、自住型商品住房这几个方面来看,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应量占比是下降的,本来总量就不够,占比还下降,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非常重要的趋势。

  第三,房价走势平稳,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压力虽受调控抑制,但不容忽视。一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的库存同步在减少,以前可能新房和二手房之间还有相互的互补作用,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同步在减少。土地供应的缺口持续的存在,新房供应跟不上,使得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已经或者正在进入一个存量房时代,所以二手房成为满足热点城市需求的主力,这也是非常显著的一个趋势。

  第四,充分流通,二手房已成为满足热点城市需求的主力。

  第五,租赁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我每年毕业的学生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以前聚会还谈一谈诗和远方,现在谈最多的就是房子,有房子和没房子的心态差得很远。现在可以预计在非常长的时期内,可能年轻人在一线城市是以租赁为主。

  中央一个主要领导批示过,要想了解中国社会的现实面,就要去看看租赁房市场。但实际上市场需求又非常大,我们怎么让未来的年轻人在城市里创业的时候,给他一个舒适的、安全的环境住下来。

  发展租赁市场,我觉得是难以回避的方向。怎么保护租户的利益,不能说自己出个差回来就被业主撵走了。所以怎么进行政策的引导,怎么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机构,适当地加强准入资质的监管,这一点我觉得也是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第六,信贷环境收紧,房地产开启去杠杆、转杠杆成效不明显。去年去产能、去库存方面有明显的进展,但是在去杠杆方面进展是不大的。当时也有政策思路提出来要转杠杆,意思就是说去杠杆可能对市场冲击比较大,因此让居民加杠杆,把企业部门的杠杆转给居民,把地方政府的债务转给居民,让企业和政府去杠杆。

  但从去年的实际情况看,居民加杠杆之后反而还带动了企业和地方政府加杠杆,所以杠杆不仅没有降,还在继续上升。现在看下来,房企的融资渠道收紧,个人的购房贷款收缩,所以购房杠杆出现回落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现在微信群很发达,我们在金融群特别是海外人士比较多的群里面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房地产泡沫大概什么时候破,大家都在推测它的边界。比如说买房的人为什么敢这么高价还买,怎么取得杠杆,买了房子之后从银行借款,借款之后房价涨了,他再*押给银行,所以实际风险还是转给了银行,自己已经套现了一次。到头来把银行、企业捆在一起了,最后的边界是哪个呢?边界是居民的储蓄增长速度。

  第七,开发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从统计数据看,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开始出现一定的回落。

  第八,开发企业集中度提高。出现了3000亿的企业,再想让它简单地靠项目一个一个的增长来达到万亿,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我们会比较快的看到万亿,它的方向就是组织企业结构的整合、并购和洗牌。往往在市场下行的周期里面,开发商的集中度是提高的。

  第九,环一线城市圈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化发展到新阶段。不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人涌入,而是以几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中国城镇化主要发展的载体,特大城市的产业人口的外迁,以及随之而来的购房需求的外溢,使城市圈效应进入到新的阶段。

  前几轮周期你很难想到上海的房价涨,连嘉兴都开始限购。在这个图里我们看到了,环北京、上海、深圳和几个内陆中心城市,它的新房、二手房成交价格和周边地区的关联度,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显的扩散效应。

  需求和资金的联动性增强带动城市圈房价联动性增强。去年大家用的比较多的词是分化,但是没看到联动这个词。分化是中西部、小城市的分化,但是在一个城市圈的大中小城市里边,这个联动效应在明显的增强。

  这是2016年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延续到了2017年,环一线城市圈效应在进一步凸显。比如我们看到环上海的主要城市的涨幅,苏州新房涨了42%,二手房涨了31%。环深圳的城市,深圳去年的涨幅也很大,紧随其后的东莞、惠州也出现了明显的涨幅,所以这个城市群效应很明显。

  第十,短期内房地产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较低,但是要关注局部风险。大家都说中国的居民杠杆率未必那么高,但是确实要注意这个风险,我们和国外成熟的经济体比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居民负债率不高,但是我们有劣势,就是我们的居民财富积累的存量小,他承担这个债务的能力是相对弱的。

  房贷收入比,我们看到中国的指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未来的城镇化还有空间,比如说人的城镇化怎么融入,怎么围绕着城市群来进行统一的部署和规划,这将是未来非常明显的一个新的趋势,也就是说以围绕中心城市的环一线城市都市圈的城市群建设,将成为中国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和动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