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继去年首登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分享经济”今年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两会热议话题。
分享经济,也称共享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供需匹配。
几年前,滴滴、Uber等网约车平台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分享经济的初体验。如今,我国已有超过6亿人参与分享经济活动,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从交通出行到房屋住宿,从知识技能到资金盈余,从生活服务到生产能力,无处不在的分享带来了无处不在的商机和无限创新的可能。
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对我国分享经济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麦肯锡咨询公司对我国40个城市近2900名消费者的调研报告指出,共享经济模式走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并在更多行业中得到普及,势必带动一批行业的升级与创新。在此过程中,共享经济平台企业、传统企业和政府间关系也将发生深刻转变。
看速度,翻番式增长体现出分享经济蓬勃的生命力。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 34520亿元,同比增长103%。在互联网行业投融资相对趋冷的大环境中,分享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去年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预计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可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其交易规模占GDP比重有望达到10%以上。
看广度,融合式发展体现出分享经济强大的牵引力。当前,分享经济已经覆盖了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资金分享等领域,作为最活跃的创新业态,有力驱动着资产权属、生产组织、服务供给、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看深度,颠覆式创新体现出分享经济深远的影响力。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乃至新的生产关系,分享经济以颠覆式创新的姿态,把我们传统的拥有、产权等核心观念转变为使用、信任与合作。这种转变冲击着现有社会的角色与秩序,带来了认识不统一、制度不适应、保障不健全等阶段性问题。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应加快构建新的政策环境、监管规则和保障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才能真正为发展释放活力、蓄积动力、培育潜力。
如今,鼓励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政策礼包纷纷落地。分享经济不仅被两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还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信息化发展、放管服、市场监管、创新创业等领域新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多处涉及“发展分享经济”。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就《分享经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提出了允许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适应分享经济特点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监管模式等规划布局。
由是观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去年“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表述之上,新增“引导”二字,意义深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