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新市民福利难保证 专家痛批非典型城市化
文/曾燕伶 陈静
“当前福利城市化没有跟上人口城市化的步伐,这将产生新的贫困。”4月16日在蓉举行的城乡福利体系一体化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农民工福利的缺失问题,“是让农民工变成城市主人而非城市过客的时候了!”
无社保的农民工更易失业
“通常意义下,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只可能处于就业、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三种状态,但中国的情况相对复杂。”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将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情况划分为城镇正规部门就业、城镇失业、非农非正规部门就业、常住务农人口和返乡农民工五大类,“其中非农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是指农民工,他们绝大多数不被统计、保障和就业扶助所覆盖,靠忍受极低的保障和福利来换取一份工作。”
蔡昉展示了一份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覆盖率图表,图表显示相当部分城市本地务工人员参与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但上述四个险种在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中的覆盖率仅分别为2.1%、0.4%、1.2%和1.3%。另据统计,没有参与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福利或失业。
非典型性城市化受诟病
由于城市的发展和进城务工农民工数量的增多,统计上的城市居民数量越来越多,“我把这种现象称为非典型性城市化,即城市的人口在增长但城市新增人口却并没有享受到传统意义上城里人拥有的福利。”蔡昉认为这种非典型性城市化的最大弊端是阻碍了农民工以合理的价格获得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
“我们应当提倡广义的城市化!”蔡昉说,我国应致力于提高居民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均等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并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此外,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盛来运则提出,可通过加快社保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工就业。
新社保应向农民工标准看齐
“从现有社保体系来看,其支付水平和覆盖水平都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研究员都阳称,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在社会福利上往往要付出额外努力才能达到与城市人口相当的水平,“这使得对保障要求很高的农民工们实际上成为游离于本地人口和农村人口之间的第三类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白南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今后新的社保体系应向农民工标准看齐,应该把农民工养老制度当作今后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的基础来设计。”他认为今后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具备统一、广覆盖、低标准和强制性四大原则,而现有城保、农保和镇保等各种社会保险制度都应向设计中的农民工社保制度靠拢,“我们不能把农民工社保制度设计看作权益之计、临时措施或者过渡方法。”
(来源: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