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人们围绕一篇《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的文章,展开了连续热议。该文章一出,猫眼平台的专业评委的评分已在首页“下线”。对此,猫眼相关负责人表示评分系统正在优化,之后还会上线。其实,从纵向看,这次事件是电影《长城》事件的姊妹篇,是国内影评又一次地震式事件。彼时,有影评人就《长城》公开发微博写“张艺谋已死”,此举遭到片方乐视影业CEO张昭的回击。显然,在这场大讨论中,专业影评平台的公信力已然遭遇危机。
在我看来,专业影评平台之所以遭遇信任危机,与网络平台的商业运作和“网络水军”充斥其中有极大的关联。众所周知,真正的影评和抹黑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电影评论,无论褒贬,其本意是希望你好的,作者并没有预设立场,是一种客观的建设性表达。而抹黑则不一样,它是有预设立场的,不进行客观的逻辑分析,而直接从利益出发,进行恶评攻击,以达到某种目的。我觉得,豆瓣等影评平台上有批评,也可能有抹黑。它们的运营是复杂的,处于一种模糊地带。
一般而言,一部电影的上映期不会超过一个月。前两周是黄金时间段,特别是周末时间,这个时间区间往往可以决定电影最终的收成。因此电影投资人会用尽一切营销手段去塑造和维护电影的口碑。而对于许多影迷来说,先看豆瓣评分,再去看电影,已成了一种习惯。这样可能就会出现两个问题。其一,豆瓣可能会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盈利模式。即电影投资者可能会与其合作,进行推广营销。这就好比百度的竞价商业广告,页面不同,位置不同,价格也就不同。而对于那些不参与合作的电影,它们甚至可能会采取某些隐秘的攻击措施。其二,这种习惯可能催生了“水军”生意。在现实中,电影投资人最怕自己的电影被水军“恶意差评”。当年,陆川就亲口承认《王的盛宴》雇佣了“水军”刷好评,原因就在于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反制敌意的“水军”刷差评。
目前而言,要解决水军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里边既存在难以定性的问题,又存在取证难的问题。影评媒介是敲诈勒索还是正常的商业合作,这很难定性,也很难取证。这样,批评和抹黑也就难以分辨。时下,商业水军已经渗透到网络的方方面面,广告法对很多虚假营销手段的遏制效果是有限的。
这些年,中国电影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它的发展轨迹来看,既有好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的电影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所以,它的市场逻辑是“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而在上世纪90年代或之前,电影更多带有公益属性,所以它的市场逻辑是“有什么样的电影,就有什么样的观众”。这样就会让票房和口碑出现二元分离,即票房高的电影不一定口碑好或口碑好的电影票房不一定高。比如,《1942》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高,但口碑甚好。这样的电影是情怀之作。还有,《大话西游》这部现在被称为经典的电影,它起初的票房并不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一部世纪之作,甚至成为电影传播学的一个课题。
因此,无论时代怎么变,我们始终要相信,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才是经典电影,要相信观众起立鼓掌的声音,要相信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现在,如何多些批评,少些抹黑,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平台提出更多的情怀引导和制度设计,将商业水军拒之门外,如此方能重建信任。比如,为了长远发展,阿里就在运用大数据手段,遏制和严惩刷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