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态称,今年首要任务,是使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出台具体落实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政策。
在中共中央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关注重点。这项改革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在专家看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保障,因为这些才是捆绑在户籍上的利益。只有建立健全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住房、土地等制度,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国际城市化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我也曾经提出取消户籍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国民信息系统,国民信息系统是将公民的个人档案、信用记录、犯罪记录、收入、住房、社保等,集成在一块供各个部门分享。现在国务院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各地的户籍制度改革基本上都是朝这个方向走的,是在弱化户籍的功能,强化建立以身份证或者是居住证为中心的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登记系统。从这方面来看,无论是国务院还是各个省市的户籍改革意见,都是朝着建立现代社会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李秀彬说,中央深改组日前通过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针对的也是目前农村人地分离格局下的农地权利体系。户籍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是中央提出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而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三权的规范和保护,无疑也是户籍改革为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与整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改革目的最终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农业户籍取消了,原农村居民的身份改变了,村集体成员土地权利的规范和保护问题就愈加突出出来了。要求农地的承包权必须完整赋权,真正体现承包权作为财产权的性质。除了已经赋予的使用权、收益权及流转权外,也应该赋予抵押、继承及转让权。
实际上,各地在落实国务院文件上对于开放户籍制度都有各自的小算盘,这也使得政策总体进展稍显缓慢。人们担心的是,农村城镇化可能导致的农民“失地”问题,还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得农民向城市转移,将提振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外界也担心,三、四线城市可能会有大量人口进入,而这会推高城市的房价。
胡星斗认为,取消农业户口可能在某些官员眼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农民的土地、宅基地。的确,现在农村还存在着空心化的局面,土地应该得到整理。各级官员不能够仅仅是为了盯着农民的土地、宅基地,而应当在农民自愿和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在解决农民的社保、医疗、养老、低保以及子女教育、就业等情况下,才能够去征收农民的土地。这样的话,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征收农民的土地,有利于加快中国的城镇化,也有利于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也有专家表示,没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过度担心。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居民制度不是剥夺农民的财产,而是给予农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居民户口既不是变成非农户口,也不是过去概念的城市户口,而是强调在国土范围内,都是平等的身份。”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杰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指出,户籍改革有不同的路径,即使放弃土地,也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简单给予现金补偿,肯定要在社保、基本公共服务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则仅仅给房子、给钱,福利待遇却没有跟上,农民也不会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