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今年8月正式批复《武城县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方案》,要求武城作为全省唯一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县,到2018年年底,户籍城镇化率要达到60%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左右。在全国上下全面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全省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缘何“落户”武城?9月24日,“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西线采访团走进德州,就此进行了采访。
“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武城县县长张磊说,“我们承担了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在户籍制度改革、产城融合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具备就地城镇化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武城县开展了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为重点的“两区同建”工作,着力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该县又以“产城融合就地城镇化”为目标,启动了德州市户籍城镇化率试点工作,积极在破解发展瓶颈、理顺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努力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
借助被列为“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和“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的机遇,武城县着重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深化农村综合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为推进产城融合就地城镇化试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
武城县民营经济优势突出,是中国第一个玻璃钢县、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培植起新材料(玻璃钢)、新能源空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8大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24家,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日益增强,仅鲁权屯镇工业园每天就能承载务工人员1万余人。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2.6万亩,土地流转率30.5%,培育起农民专业合作社885个、家庭农场92家、种粮大户26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不仅如此,武城县按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形成了外环鲁权屯、四女寺、老城镇“一心三极、鼎力县城”,内环武城镇、甲马营、李家户、主城区“四位一体、组团发展”的双环立体城乡格局,县域“十分钟”大路网贯通相连,初步构建起就地城镇化的基础框架。同时,全县“两区同建”扎实推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4个、产业园区60处,2万户群众搬入新居,6万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推进产城融合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破解大城市在集聚吸纳转移人口中的“独角戏”、城镇化政策导向和农民进城落户意愿“两张皮”、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半市民化”、就业支撑“跟不上”等问题?在张磊看来,主要问题是着力解决制约新型城镇化的突出问题:跳出农村这个环境,让农民离开农村,不再是农民,转变身份,让农民真正成为“城里人”。
保持进城农民原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以及这“三权”的合法继承权不变,探索宅基地换住房、“房票”,制定“放开城镇落户条件、放宽家庭户、拓宽集体户、落实居住证”制度……围绕“离得开、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四个关键环节,武城县制定出台的“黄金20条”彻底解决群众“想离离得开、想进进得来、想留留得下、想回回得去、进城过得好”的后顾之忧。
同时,该县坚持以“群众自愿”为基础,提出了“四个决不允许”的工作要求,即决不允许违反法律法规、决不允许强迫命令、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决不允许弄虚造假,争取建立起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武城模式”,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在德州市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率先成立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率先推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切实完善了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目前,已通过“中心”累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4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