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红门以人民调解促成功疏解观察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如何确保疏解工作和谐有序开展是关键。北京市丰台区首次通过人民调解构建在法律框架下的协商谈判机制,9个多月里,利益各方协商谈判70余次,30多次“吹胡子瞪眼”甚至“拍桌子走人”,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在大红门和义五金市场关停上实现“和谐疏解”。
合同未到期成疏解对象
大红门商圈是华北最大的服装集散市场。由于历史原因,大红门商圈普遍存在产权不清,业态混杂等复杂情况。40余家市场中,既有村集体产权,也有民营公司产权。尤其是土地产权归属国有企业的22家市场中,合同没到期占三分之二,这些市场的疏解将面临巨额违约金。一方面要严格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兼顾各方利益。这道难题怎么解?
位于大红门商圈的和义五金市场是北京南城最大的五金市场,有从业人员2000人,高峰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市场牵扯多方利益,涉及市场运营方、商户及国有企业、改制职工等主体,一度让大红门疏解办及属地和义街道办事处很是头疼。
2014年,市场土地产权方北京南郊农场和市场运营方蓝天时代公司签署了为期20年的合作经营协议。在2015年明确为疏解对象后,尚有18年的合同未履行。这使南郊农场面临着较大的违约责任,而蓝天时代公司和商户也担心疏解会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收入,对疏解抵触情绪比较大。
“如果走法律诉讼的话,诉讼程序复杂,诉讼期一般至少需要2年,但疏解工作不等人。”丰台区大红门疏解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李岩说。经过多次专题研究,丰台区决定突破工作常规、扩大调解范围,确定以人民调解的方式解决双方问题。
从“拍桌子走人”到“握手言和”
2015年8月,和义五金市场疏解人民调解工作正式启动。疏解办主动约谈各方,解读疏解政策,推动各方同意进行谈判。谈着谈着,双方进入了“拉锯战”,会场不时传来激烈的争论声。
南郊农场相关负责人杨德良说:“我们双方的压力都很大,要对各自的员工、商户负责,经常没谈上几句就拍桌子走人。”“拍桌子是常事,即使走人也被我们拉回谈判桌,一遍遍协商赔偿项目和金额,说服双方让步。”李岩说。
“我们平时处理的人民调解案例大多是群众之间的纠纷,涉及金额也小。”和义街道司法所所长曾会洋担任和义五金市场疏解工作调解员,他告诉记者,“此案调解的主体是两个企业之间的问题,涉及金额巨大、诉求复杂、没有先例。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一步步引导双方谈下去。”
补偿款金额谈判成为调解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各方提出的补偿款金额差异过大,谈判几次中断。大红门疏解办主动出面协调。李岩说:“一方面,在确定评估机构时,政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筛选,确定了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另一方面,疏解办外聘律师和法律专家参加谈判,会同双方律师逐条梳理诉求,引导双方确定补偿款金额。”
记者在疏解办看到30余份会议纪要,里面记载着各方如何从存在诸多分歧到达成一致的过程。据统计,到2016年4月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大红门疏解办共引导和劝解各方召开大小会谈70余次,工作会议29次。
疏解的核心是把人心疏顺
协商一致后,南郊农场和蓝天时代公司达成了丰台区首份涉及疏解的人民调解协议书。丰台区人民法院通过“诉调绿色通道”,短时间内完成了对调解协议书的司法确认,并出具了民事裁定书。
2016年4月22日,经过9个月的协调、谈判,南郊农场和蓝天时代公司就合同解除、资产处置等方案达成一致,签订了《和义五金市场疏解协议》。6月30日,贴出疏解公告仅24天,和义五金市场就全面腾退关停,并明确将按计划拆除、还绿,改善地区环境。
至此,大红门地区市场疏解成功实践了人民调解这一创新方式,探索出“专业评估—人民调解—司法鉴定”一套工作流程,不仅遵循了市场定价机制,也提高了疏解工作的效率,确保疏解工作有法可依、合理合规。
“疏解的核心是要把人心疏顺了,疏解出来的不能是对抗。”丰台区副区长高峰说,“我们要一手抓低端产业的疏解,一手抓依法治理促疏解,用疏解工作提升依法治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