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房超:北京最迟后年现百亿商场
时间:2016-06-28 09:32:33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面临最严峻发展时期的零售业加速两极化。在传统百货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北京高端商业地标北京SKP将向百亿元商场冲刺。据城市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国华置业公司董事长房超透露,北京SKP最迟后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这也将是中国单体百货中首个超过百亿元的商业项目。在2015年全国200家商场排名中,北京SKP以78亿元继续成为百货店王,这也是继2011年击败杭州大厦后,北京SKP连续五年成为内地百货单店冠军。

  房超表示,2011年底,在北京SKP发展的最好时期,商场决定变革,当时改造也颇受非议。近年来,高端商业在相关政策、经济低迷的影响下,发展压力很大,当时北京SKP的改变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尤其在启动调整的前两年承受了多方压力。据透露,北京SKP一年的水电等运营费用过亿元。

  中国开发商对商业运营的专注度与国外有很大差距。房超表示,在中国购物中心配备的超市大卖场不能指望贡献多少效益,但国外几百平方米的超市却能有上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销售额。房超认为,在中国商业项目的运营缺乏真正的付出,这也是中国一直缺少世界级企业的主要原因。曾有对全球经营150年以上的企业统计,结果显示,欧洲的法国、德国等国家这类企业大约在900-1000个,美国约有1200个,日本则更多。在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这类企业却仅有5家。

  根据仲量联行调查,中国商场总面积达到8300万平方米,但仅有10%-15%商场达到国际水平。中国零售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蜂拥而至的海量新商场日子并不好过。“在国外做商场筹备期一般为三年,建设期在两年左右。与国外相比,国内开发商的速度非常快,往往凭感觉,认为这个地方可以做商场就建一个商场。”在与同行交流时,房超发现,在北京三环内最近7、8年建起来的商场,看似盈利但真实数据并不赚钱。

  在房超看来,效益低是中国实体商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商业地产近年开发量很大,但发展质量没有同步提升。“2014年,地产总开发面积为5亿平方米,其中商业地产占2亿平方米。随着城市化进程,商业地产在开发当中的比重更大,已经从过去房地产开发转为打造商业平台。”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比较粗放,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在房超看来,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结果是普遍效益比较低。“去年、前年考察了国内一些商业项目,我发现很多商业都不愿意承认效益低、不赚钱。国内目前的商业和国外商业企业相比,差距15-20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