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提速 每年80万人变城里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方针指引下,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高位推动,注重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全省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每年超过80万人由农村进入城镇,城镇化率提高到51.62%;城乡面貌大变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惠及千万群众……
城里人越来越多 每年80万人成新市民
每天上午9点,家住红谷滩新区的郭青青都会准时从家里出发,步行20分钟来到万达广场金街,开启一天的“美甲”经营。夏青青是新建区石岗镇夏家村人,正值南昌开启一江两岸时代、火热建设红谷滩新区时,她到南昌打工,见证了这座现代化新城的诞生和腾飞。如今,她和丈夫已在红谷滩落户,还经营着一份小生意,成为地地道道的城里人。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当地农民和夏青青一样实现了城市梦。数字最有说服力:南昌在全省率先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去年新增落户人数15.6万余人,比改革前增加74%。2001年至2015年,江西城镇人口从1149万增加到2357万,净增1208万人,年均增80多万人;全省城镇化率从27.69%上升到51.62%,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与全国差距逐年缩小。
与此同时,城镇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截至“十二五”末,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沪昆沿线城镇发展带、京九沿线城镇发展带及南昌大都市区、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正在加快建设,总人口达1980万,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82.5%。
“一群两带三区”的城镇布局主骨架已初步形成。
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 一张张规划蓝图成现实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过去,我们推进城镇化看重的是规模和数量,现在关注的是质量、讲究的是宜居。”省住建厅负责人介绍,规划上会适度超前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过去“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的做法。
放眼赣鄱大地,一张张规划蓝图在建设者的手中变成现实——
在南昌,旧城改造如火如荼。2013年以来,南昌已改造棚户区6.25万户,完成房屋征迁1200万平方米。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小游园、便利店建设和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成效明显,背街小巷及重点部位补充照明得到加强。
在景德镇,2014年起投入巨资,在全省率先开建地下综合管廊,把给水、电力、通信等管线集中在同一隧道空间,统一规划、管理,避免频繁挖路。目前,昌南拓展区4.1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已基本建成,全部工程于2017年底完成并投入运营。
城镇化发展使城市交通、供水、供气能力及公共服务功能发生巨大变化。截至2015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突破4000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近9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统调电力装机1800万千瓦……
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等系列重大项目实现“零突破”。
城市生态越来越美 11设区市全是园林城
青山如黛,碧空如洗。走进武宁,蓝天、碧水、青山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龙虎山景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米达1.4万个以上,居全国各著名旅游景区前列,可谓“天然氧吧”。依托稀缺的富硒温泉、富硒土壤资源,温汤集镇建成区由1.5平方公里拓展到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由1万人增至2.4万人,城镇化率达56%……
一个个景色迷人、空气清新的“绿色肺城”呼之欲出,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江西不仅为了一睹美丽风景,更想来呼吸清新的空气。
让“最绿省份”更绿更美,坚持与资源保护相结合,是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2015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38万平方米,超过前几年的总和;各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左右,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重达到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全省世界级遗产4处、国家森林城市3个,11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村镇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美丽乡村、宜居小镇、宜居村庄建设稳步推进。
【数读城镇化】
规划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为60%左右,城镇人口为2900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实现63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为68%左右,城镇人口为3500万左右。
到2030年,全省人均GDP超过1.6万美元(按2010年汇率),全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
到2030年,全省建设20个左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城市)、200个生态示范镇、2000个生态示范村和50个生态工业园区;全省所有县(市、区)达到生态县(市、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