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哪儿来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奇葩诉讼”
时间:2016-05-19 10:41:42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何勇海 

    从审查立案到登记立案,已实施一周年的立案登记制,给基层法院带来哪些变化?日前,北京朝阳法院通报立案工作情况,该院一年来登记立案达96669件,同比增长33%,法官人均未结案件近400件。在大量立案中不乏“奇葩案件”,如有市民因童星林妙可不回微博留言,以“人格尊严被侵犯”为由将其告上法庭。法院呼吁公众正确认识立案登记制,合理进行诉讼。(5月18日《新京报》)

  仅因林妙可不回复其微博留言,就要将之起诉至法院,这样的诉讼请求确实够“奇葩”。事实上,立案登记制实施一年以来,这样的“奇葩诉讼”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有夫妻因买不买一瓶保健品而起诉离婚;有仅因别人擦刮了其爱车就要上法院起诉的;有人甚至编造离奇情节来状告某单位、某媒体……五花八门的诉讼请求,让基层法院与法官啼笑皆非、苦不堪言。

  实施立案登记制的初衷,是为保障老百姓的诉权,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第一步。在实行立案登记制前,法院执行的是立案审查制,要对诉讼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及管辖权等要件进行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这就可能出现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现象,影响当事人合法行使诉权。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后,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就应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以避免当事人的诉权被所谓的“还需要审查”等理由剥夺。

  但实施立案登记制,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提起一桩桩、一件件“奇葩诉讼”。提起“奇葩诉讼”其实是对诉权的滥用,与恶意诉讼、虚假诉讼基本无异,其侵犯对方名誉等权利的社会危害性不可小视。正如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甘雯去年在谈及“赵薇遭奇葩观众起诉”时所说:“一些人想借用立案登记制改革来滥用诉讼权利,甚至提起一些违法诉讼,他的诉讼目的本身就是违法的”。

  “奇葩诉讼”也势必严重浪费司法资源,不利于基层法官腾出时间、抽出力量、提高精力,保障公众真正应该行使的诉权,这有违实施立案登记制的初衷。在报道中,朝阳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林上爽介绍说,由于他们一年立案近10万,且滥诉增多,致使一个法官未结案件就有400件,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新收进来的案件,在传唤后正常排起开庭至少都要在3个月以后。大量案件堆积还造成个案审理周期、执行周期延长,当事人诉讼时间成本大大增加。这对打官司的老百姓自己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面对“奇葩诉讼”增多,有关部门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更加珍惜和合理行使诉讼权利,避免滥用诉权。在要求法院与法官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无视甚至剥夺公众的诉权之时,公众也不能屡屡提起“奇葩诉讼”,对本就紧缺的司法资源“死缠烂打”。同时,对起诉赵薇“在电视中瞪我”、林妙可“在微博中不回我”等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行为,也要研究惩治对策,加大打击力度,促使这些人理性维权。正当案件当事人寻求司法帮助的空间,需要维护与畅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