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农”遭拒是对城市化的误区
文/叶建平
拿钱求着你当城里人,而不让你落农村户口,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北京就有这事。北京顺义区李桥镇村民孙先生几番来到镇政府服务大厅,要求为孩子申报农业户口,但镇政府工作人员一再做他思想工作:只要孩子入了非农业户口,镇政府将奖励1000元。双方僵持不下,遂引来了记者们的好奇,也引来了专家们的质疑。
农民不愿当市民,自然是因为目前惠农政策多了,“市民”对已被“城市化”了的农民来说已没有太大诱惑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近几年我们在农村进行的改革还是比较成功的,农民觉得即便不当城里人,也可以衣食无忧。
但是,地方政府的做法就很值得商榷。据《新京报》记者了解,顺义区对下面乡镇城市化人口的比例有考核要求,所以李桥镇才会对个别“入农”现象如此“斤斤计较”。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地方政府在把握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不甚了解城市化的真谛,手段和视角也过于机械和片面。
城市化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是农业劳动力进入工业、服务业的过程,是土地改变用途、城市资源集约化使用和农村资源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也是农民变成市民的过程。一句话概括,就是农民进城的过程。这种过程当然包括很多指标,比如城市人口的比例、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条件的充足和农民融入城市的“无缝性”社会心理的形成等。如果农民仅仅是名称上发生了变化,那是绝对不能叫城市化的,本身也没有太大意义。地方政府追求城市化速度可以理解,但仅仅追求这种数据和形式,而且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实在是本末倒置,也容易授人以柄。
正因为城市化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所以,如同不能把农民简单改一个名称那样,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农民引向城市后就置之不理。目前的农民工现象,是我们城市化的一个误区。有专家提出,我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消除城乡二元体系,而且还增加了一元,出现了城市、农村和农民工三元体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农民工这一个特殊群体,是由户籍、医疗、教育、社保和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体制派生出来的。农民工虽然进入了城市,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市民阶层。而且“农民工”的称谓,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他们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离农村很远,却也没有离城市很近。
有一种说法,城市扩大了,把农民吸纳进来了,就是城市化了。这是不对的。像摊大饼似地把城市摊大,既粗放了城市资源的利用,也让市民生活越来越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很容易造成耕地的锐减,缩小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空间。
让农民进城,既要让农民有市民的名分,也要让农民有市民的实惠。所以,让农民工市民化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樊纲先生历来推崇的“城中村”,就是让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化中绕不开的一种先期实践和最起码的制度保证。虽然难看,也难免“藏污纳垢”,但很多国家的城市化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他们原有的许多城中村,现在也都成了非常珍贵的历史遗迹和观光场所。所以,我们只要规划好了,并善于经营和管理,就能让农民迈好进城的第一步。从宏观上看,这也是缓解春运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和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