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一架从长沙飞往三亚的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部分旅客因此情绪激动,一名中年女子开始泼洒盒饭,并砸向一名女性地勤人员,地勤试图避开却被一男子推回并遭其扇耳光辱骂。最新进展是涉事旅客被拘留。
当一个人被无辜扇耳光,而且成为热点新闻,就很容易引发舆论的愤怒与同情,因为这事关人格尊严。更值得追问的是:这些施暴者怎么了?那些暴力因素从何而来?一个简便的归因,是所谓国民素质不高,但是,如果凡事都归咎于素质论或者国民性,不仅很容易成为不思进取的借口,也不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容易受伤的总是那些特定服务行业的人群,比如快递小哥,比如机场地勤和空姐。快递小哥和女地勤,看起来是两个不搭界的群体,但他们被打耳光的根源却殊途同归,那就是人格与尊严被某种价格机制碾压,从而疏离了法律机制的保护,只不过碾压他们人格尊严的价格机制各有不同。
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凭的是苦力吃饭,很多都游离在社会保障体制之外。这种底层生存状态,令他们的人格尊严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被贬损,甚至让他们在面对某些服务对象颐指气使时,也往往选择忍气吞声,以此作为获得某种价格报偿的对价。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低,低到有些人伤害他们的人格尊严也不敢还击和伸张。
机场女地勤以及航班工作人员,则处于另外一种高大上的工作环境,和快递小哥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不得不承认,乘坐飞机也还没有普及到国外那种程度,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空姐比外国的空姐要漂亮。很多乘客相信,既然我付出了高昂的价格,就要享受高贵的服务,空姐们的逆来顺受也被认为是获得某种价格报偿的对价。有些乘客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高,高到无所顾忌地伤害到他人的人格尊严还气焰嚣张。
无论是快递小哥还是机场女地勤,都有同样的人格尊严;无论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也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没有价格,也不应该有价格。如果人格尊严被侵犯,就必须用法律来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