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李克强总理走进清华大学。一张总理与学生的自拍照火爆网络,刷屏朋友圈。照片中,总理被学生簇拥围绕,照片被笑容占满。(4月16日《新京报》)
细微之处见真情。总理与师生“玩自拍”、给学生付素描画工本费、走进食堂和师生共进晚餐……这一幕一幕,没有一点“大人物”的架子;和大家话校训、谈创业、讲奉献,就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处处传来欢声笑语。这些细节,深深烙在了学生们的心中。
总理的亲民情怀,体现了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同群众鱼水相亲的优良作风,也使人民群众看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延河边与老农路遇长谈,坐小板凳在广场上与群众一起看戏;刘少奇同志以普通旅客身份乘硬座火车旅行、调查研究;周恩来同志穿起傣族服装与群众一起亲如家人又说又笑欢度泼水节;范续亭将军有感于朱德元帅的平易朴实,写诗赞曰:“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就不封路、不清场,在全中国大地刮起亲民之风。
党的血脉在群众、根基在群众;脱离群众,就会失去发展的血脉。相比之下,少数党员干部还存在差距。在他们看来,领导干部就是高居人民群众之上,会摆谱子、会拿架子,让人见不着面、说不上话,才能产生威严、树立威信。于是,在生活中不重视、不愿意与群众在一起,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在工作中,喜欢个人说了算,哪怕不符合实际,也要坚持,还以“压得住阵脚”而津津乐道。他们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最根本的就是对群众缺乏感情。
作风的背后是感情,感情深一寸,作风好十分。新时期党的好干部杨善洲喜欢到群众家串门,进了群众家门,就往小板凳上一坐,同他们共饮一壶水。有了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党员干部就能听到真话、摸到实情。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就跟你有多亲。干部保持同群众的联系,就是要经常深入基层,同群众坐到一起,这样才能加深相互信任,增进彼此感情。
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不仅关乎党的形象,也关乎发展理念。实践也表明,党员干部与群众的疏离、政府与群众的隔阂,往往是酿成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脱离实际、关门议政、拍脑袋决策的官僚作风,又无不是影响干群关系、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症结。
一粥一饭见作风,一枝一叶总关情。总理与师生“玩自拍”,堪为新常态下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教范。党员干部只有乐于与群众交朋友,才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