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发展绿色建筑应关注普通建筑
时间:2015-01-29 15:57:22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秦佑国 

88ca048570ce59cc06191ff46d97fda3.jpg

秦佑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生于1943年,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土建系建筑学专业。1990-2004年担任建筑学院副院长、院长,1996-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

  提问1:如今环境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应该如何看待现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秦佑国:现代建筑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响应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开始的。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深入,建筑的响应从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全球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和居住者所生活环境的影响,这是“空间”上的全面性;同时,这种全面性审视还包括“时间”上的全面性,即审视建筑的“全寿命”影响,包括原材料开采、运输与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尽管对“绿色建筑”的内涵有各式各样的列举,范围有宽有窄,但基本上是围绕三个主题: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这几年来,因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热点,于是“低碳”成了时髦。其实 “低碳”只是“绿色”的一个方面,前面已经说到绿色建筑的内涵有三个主题,尽管各国的绿色建筑标准都把“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放在重要的地位,但绿色建筑的含义不是用“低碳”可以涵盖的。

  中国的土地、水资源、能源、森林、生态、环境污染等,哪一样不是问题严重,哪里是一个“低碳”可以覆盖得了的?

  提问2:作为绿色建筑研究领域的先行者,您觉得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秦佑国: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必须关注普通建筑。对我们来说,目前重要的并不在于设计和建造一些高技术水准的高标准建筑,用以宣传和示范,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最广大的一般住宅和普通建筑的问题,如冬天保温、夏季防热、自然通风、建筑隔声、垃圾收集、供水保障、降低采暖费用、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等。普通建筑量大面广,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是建筑“绿色生态”和“节能减排”的主体,也是关系广大民众生活环境的民生问题。

  例如,长江中下游属于我国采暖气候分区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着几亿人口。在计划经济时代,住宅和民用建筑冬季都不供暖,传统上,居民也没有住房采暖的措施,冬季很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改善室内热舒适的诉求日渐增强,自发地使用采暖设备迅速普及,但伴随着的是能源消耗的增加,而且因为以往房屋并未考虑保温设计,以致采暖设备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普通住宅中,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改善维护结构热工性能,如何有效地使用采暖设备,在改善室内热舒适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成为夏热冬冷地区普通住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特别需要强调的是,8亿农民居住的农村住宅也应该进入发展绿色建筑的视野。对农村住宅,既要挖掘传统民居千百年来积累起的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经验,也要看到现代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巨大改变,探索适宜的绿色、节能技术策略和农村建筑设计。

  在技术策略方面,我们要抓主要矛盾,多采用被动式措施,不能技术堆砌,片面追求高技术。要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资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水平,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采用被动式措施,既保证居住的健康和舒适,又降低建筑能耗和环境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发展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习俗等都有着巨大的地区差异。这就在生态技术策略上要考虑“因地制宜”,在传统技术策略、中低技术策略、高新技术策略中采用适宜技术策略。

  提问3: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秦佑国:“绿色” 概念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就强调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巨大,国土与资源有限,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制订标准和进行评估必须考虑中国国情,同时应坚持“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绿色建筑评价的前提是要论证这个建筑建设的必要性,建筑面积和建筑标准是否得当,建成后的使用情况。

  早在2007年1月5日我国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当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别是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不顾国情和财力,热衷于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然而,七年过去了,各地方政府好像没有什么反应和改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贪大求洋、浪费资源”在全国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比较典型的有:政府机关尤其是县乡(镇)政府大楼,面积过大,标准过高,一个乡长的办公室有几百平米;一些“豪宅”,一户300—500平方米,装修和设备奢侈豪华;各地建的“大剧院”,使用频率很低,昂贵的舞台设备一年用不了一次,甚至从来没有用过;还有为了举办运动会、博览会建起许多场馆,赛后会后利用率很低。

  这些建筑有的尽管也采用了一些绿色技术,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排放可能不高,也标榜自己是绿色的、低碳的,但人均占用资源,人均消耗能源却很高,或使用频率和效率很低,这就不能被评为绿色建筑。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不能只是以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来评价,还要用人均指标来评价;不能仅用建筑物自身来评价,还要用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评价。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因此节约土地是国家一再强调的政策。但是节约土地不仅仅是建筑物占地少,建筑密度大和人口密度大一些的问题;还需要从“Foot Print”  和 “土地生态价值”方面来思考。“Foot Print”是指把地球资源储量和产量以及环境负荷按地球土地面积分配,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的人按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时,其人均的资源(包括能源)消耗以及环境负荷需要多少地球土地面积来承载。显然,一个美国大城市人的“Foot Print”要比非洲农村人的“Foot Print”大的多。中国商品住宅每户面积偏大,有些“豪宅”每户几百米,“Foot Print”就大得多。我国城市,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大于许多发达国家,到处是宽马路、大广场,还有高尔夫球场。各种“XX开发区”“XX园区”占有大量的土地,利用率很低。还有大量商品房长期空置。 

  从耕作条件和单位产量看,耕地有好坏之分;从生态条件和生态价值看,土地有优劣之分。评价一个建设项目对一块土地资源的影响要看这块土地的生态总价值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要鼓励建设项目利用荒地、劣地,要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所在场地的生态价值,而不是“建设性的破坏”。

  德国统一后,柏林市政府零地价出让一片工业废弃地,但要求开发商必须进行受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治理更新,达到可以居住的环境标准,结果建设成一个很漂亮的新居住区。 

  中国城市的范围扩张很快,超出原来的规划预期。于是以前的郊区变成市区,原来设置在郊区的垃圾填埋场、工业污染地等进入城市建设范围,如何加以整治利用,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