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万通立体城市:新城市发展模式
时间:2013-02-26 17:11:1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郝杰斌 

  

b01e9c038701f9b7c92798786b1162d1.jpg

   立体城市愿景使命
   愿景 ——变革都市建设模式,创造新型生活方式
   使命 ——致力于打造中国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城市
   定位——城市产业投资规划服务商,可持续发展城市操作系统提供商

立体城市发展历程
立体城市从概念产生到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再到落地成为现实,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也经历了一次次的脱胎换骨。

立体纪元·2009
——缘起 哥本哈根的中国梦!

    2009年4月,致力于打造中国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城市的公司——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在解决目前城市化发展中诸多问题的使命驱使下,由守正出奇的价值观引导,致力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者,同时是城市化的理性思考者。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万通集团董事长、地产思想家冯仑先生首次提出了“立体城市“的设想。自此,冯仑开启了一个城市规划与创新地产行业的新纪元,这个富有超现实主义的创想必将掀起一场新城市革命运动,亦将融入一场令人振奋的旨在改变人类命运的城市与社会革命。
    “立体城市”采用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和复杂的智能城市管理系统,高密度绿色智能建筑,拥有居住、工作、教育、医疗、休闲等大部分城市功能,建筑内部高速电梯纵横交错,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满足大部分工作生活等需要,是一座舒适便捷的宜居社区。

立体纪元·2010
——先锋  可建的乌托邦!

    在哥本哈根的初试啼声之后,作为立体城市的创始者和倡导者,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集合全球城市管理、规划设计、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顶尖专家,及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如何在当前地球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营建理想的人居环境和未来城市生态的“乌托邦”。研究初期,将立体城市定义为:在1-2平方公里,资源和能源有限的空间内营建可供10-30万人栖居的梦想之城。
    2010年,越来越多的远见卓识之士认识到,生态城市,垂直城市,新能源,新材料,新交通,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将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世界生态建筑之父”意大利裔美国籍建筑师与城市规划理论家保罗·索拉里(Paolo Soleri)贡献了自己上世纪60年代的伟大创想:自给自足的绿色“简约线性城市”(Linear City)理论。
     被誉为“当代建筑中大师建筑师与实验建筑师之间分水岭”的荷兰前卫建筑师群体MVRDV,将其独创的“数据景观”(DATA-SCAPE)理论融入立体城市创想之中,组成宏伟的巨构建筑——中国山,以求“远离匮乏,远离分隔,远离悲观主义和保守主义”。

立体纪元·2011
——沉淀  回归亚洲着眼中国

    2011年,整个亚洲正在经历激烈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现有的城市建筑和规划模式正在努力变更,以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面对挑战,亚洲发达城市都已转向立体的发展方式,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地核心区容积率都已超过5。
    鉴于此,在进一步深入研讨的过程中,立体城市邀请原田镇郎、UKAI、中国UAA设计师事务所等深谙高密度人口城市情况并在城市竖向发展规划方面领先的专家团队,主持设计了三套风格各异的概念作品:千禧未来城、虚实城市、360°超级细胞,用单体巨构的夸张方式淋漓展示了立体城市的规划理念。
    同年,立体城市资助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成立“关于可持续性高密度城市居住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研究开发适合立体城市居住环境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以及建筑技术创新,并以亚洲城市为重点,推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最佳实践,以引导世界级最前沿的规划设计思考,指导万通“立体之城”的高水平研究与实践。

■ 千禧未来城
    千禧未来城的建设是一个节能型的城市建设模式,它提出的理念是:防止城市无秩序的延伸规划,以及创造高效率性的城市结构,最终创造出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性、文化性、国际性和娱乐性等城市魅力的城市环境,以应对今后人口激增的城市模式。
    千禧未来城的设计,令立体城市可获得周边广阔的绿地环境,并减轻环境负荷、防止地球暖化,且具备娱乐休闲等城市功能,从而创造与21 世纪相符的具有新象征性的地标。

■ 虚实城市
    不从实体考虑都市,而是从虚空的部分切入思考21世纪都市。
    根据人的能动性,人的幸福感,城市的娱乐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城市设计创作。
    这个方案重新思考产业的理想模式,以及如何与立体城市融成一体。

■ 360°超级细胞
    本方案立意将地面上一些垂直高层拔起,水平方向连接塔楼,形成桥梁。这种由水平和垂直高层形成的“门”型构造有利于风与光的穿过。而城市不同标高的平面由山体连接。立体城市第三个要素为山体的斜面,斜面空间为每栋建筑创造了无限的零标高可能。此立体城市的核心理念为:斜面空间为建筑提供多样性的入口选择,且可形成一种连续无阻碍的运动模式。垂直、水平和斜面这三大因素构成了360度立体城市。

立体纪元·2012
——落地  低碳可持续的立体城市

    从2011年开始,立体城市与世界高层建筑的顶级公司——美国AS+GG建筑师事务所开始合作,从中立体城市也吸取了更多可行和高效的“立体”规划思想,在产业立城、产业兴城的原则指导下,经过与政府部门的深入沟通,立体城市在成都终于获得突破性进展,作为立体城市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将落户成都天府新区。
    成都立体城市邀请AS+GG亲自操刀,其方案大量借鉴了美国AIA大奖作品——芝加哥脱碳计划和沙漠绿洲零碳城——马斯达尔的设计理念及先进技术,在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表现。
    而西咸立体城市、温州立体城市也先后签约。其中西咸立体城市在2012年9月25日举行了“西咸立体城市项目签约仪式暨全球招标设计启动会”,走在了立体城市进展的最前沿。

立体城市 概念解读
    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结世界多个国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并因地制宜结合中国国情,创新设计出源自无限链接的当代物理“多维空间”理论,融入“绿色、和谐、可持续、全能、科技”的概念,呈现全新的空间链接。并在产业主导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将能源供给、真空垃圾处理、综合管廊、市政一体化等统筹于城市云计算智能系统之下,同时实现立体农业与城中绿色交通,创研智慧城市管理模式,研发出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六大立体城市规划策略,构成科学完善的城市系统。

六大策略
 

● 竖向发展
    将城市的发展从“摊大饼式”向“三维立体式”转变,即把原有平面无序延展的城市,集中并向空间方向拉伸,高效利用土地,将被解放出来的城市空间还原于自然与城市农业,有效节约耕地,为当地的动植物保留生态通道、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突出“生态、健康”的理念。
● 大疏大密
    立体城市总体分为两部分:在外围田园区范围,是农田和绿地;在都市区范围内,是集高端服务业、绿色低碳、和谐生活、持续发展、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微型城市。相比传统开发项目,立体城市核心区集中紧凑,密度适中。
● 产城一体
    立体城市遵循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以医疗健康产业、现代农业、IT等特色产业为主导,实现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保证立体城市居民中约50%的劳动力人口可获得本地就业机会以及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巨大积极影响。
● 资源集约
    立体城市基于可持续城市设计框架建设,在低能耗、可持续方面大量借鉴、吸取了沙漠绿洲马斯达尔和2010AIA大奖得主芝加哥脱碳方案的精髓,引入能源供给系统、真空垃圾处理系统。使立体城市与同等规模的传统城市相比,使用1/7的土地,节约58%的用水,节约40%的能耗,减少60%的碳排放,减少2/3的垃圾填埋。节省出的6/7土地用于生态绿化,真正实现“人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田中”。
● 绿色交通
    立体城市鼓励绿色出行,其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步行环境为主旨,绿色代步工具为辅助,街道的设计理念立足于便于步行、骑车、交流,或者流动商业,保证步行的舒适安全,降低事故,减少噪音和废气排放。
● 智慧管理
    在立体城市城市管理中嵌入前沿智能管理系统,为城市提供交通、电力、建筑、安全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健康、都市农业等支柱产业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所需全域性智能化服务,从而提升城市生产、管理、运行的现代化水平。

■ 城市开发模式的创新
    在城市规划上竖向发展,产业先行,大疏大密等,改变城市原来的生理结构,将原有的“摊大饼”式平面布局转变为向竖向立体空间的发展,带来更科学,更高效集约和更宜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更加节地、节能、科学、环保,解决更多就业、更多税收。同时将节省出来的土地退耕还林,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实现“人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田中”。
在城市建设模式上,通过引进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吸纳各方资源,更有效率地实现城市建设,并保证城市可以持续良好地运转。

■ 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改变企业对巨量土地的需求,以及由于传统土地储备方式带来的巨大的企业成本。对比传统地产模式,以更少量的土地,创造同等甚至更大的价值。
     充分实现空间价值,实现对传统地产的遏阻,通过创造新的城市操作系统,创造新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模式。
    立体城市的商业模式,其核心是“迪斯尼”模式,即通过知识产权+专业能力与服务,创造价值。企业不再是单一土地开发商,而是城市建设运营商,建立一个平台系统,整合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相关的各方资源,共同打造立体城市。
在具体运作上,相当于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城市插线板,吸引产业和合作伙伴的共同生长。

■ 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创新
    这也是立体城市最核心的价值。
    在立体城市之中,除了更科学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更低碳环保的生活环境和与外部通过轨道为核心的便捷的交通外,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座为从幼到老的全年龄人群,提供15分钟步行范围,高品质、全生活需求服务的城市——在1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可以就业;有最顶级和完善的健康医疗体系;有优秀和完善的教育体系;有日常所有便捷的城市生活与休闲产业和设施;还有内部充分的立体绿化和周边现代都市农业。
仅从生活时间成本的节约来说,这意味着生活在立体城市的居民,能够将传统大、中型城市每天用于上、下班交通途中的几个小时,用来读书看报、跑步游泳、养花喂鱼、花前月下、安享天伦!

立体城市项目介绍


成都立体城市

项目概况
    成都立体城市是由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设计建设的首座立体城市,总投资约为500亿元,城市常住人口6.8万余人,由成功缔造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奇迹的美国AS+GG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以可持续城市设计框架为基础,将立体城市先进理念与成都“产业立城”,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总体规划目标紧密结合,引入医疗健康、信息、立体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和高度复合的城市功能模块,既具有自身产业特色,又能体现丰富的成都历史、文化内涵,是针对绿色低碳、和谐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实践,对于“立体城市“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未来成都立体城市将成为立足中国大西南,面向亚洲乃至世界的高端医疗服务平台。

天府新区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11月16日批准并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中提出打造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天府现代新城区。“天府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等之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进而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天府新区”的建设计划吸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比如IT产业、新材料、航天航空、物流、金融、商贸等。  

立体城市地理区位
     项目规划范围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距市中心30公里,距双流机场16公里,规划范围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建设区1.3平方公里,另有1.94平方公里城市公园。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约6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不大于49%,非住宅建筑面积不小于 51%。规划区位于成都中心城南向的主导发展轴上,是天府新区万安产城单元的中心区,隶属成都市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示范区。
成都立体城市力求打造成为成都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示范区。其产业功能布局划分为五个部分——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现代服务产业。


商业投资潜能
    立体城市定位不同于传统房地产业,而是基于小型城市的规划来打造项目,需要市政基础设施、建筑、教育、医疗、IT、服务等多产业的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建设。同时立体城市在各项规划中都采用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在基础设施、建筑、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具有巨大的投资潜能。

A城市管理
    在城市管理上,在城市云资源管理中心的监控之下,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及通信网等技术监控城市管理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营,提升城市运转效率,节能减排,打造节约型城市,为立体城市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城市生活服务。在交通组织上,设计环形流线,鼓励步行,设置便捷的公交系统,联系成都地区。以慢行环境为主旨,便于步行,骑车,交流,或者流动商业,保证步行的舒适安全,防止事故,降低噪音,废气排放及保证行人对空间的主导性。在开发模式上:打破传统分期开发方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品牌开发企业牵头,汇聚众多国内优秀的专业房地产开发商,通过整体设计、整体合作、整体施工、整体管理,确保城市建设的品质和同期竣工。

B基础设施
    立体城市创新提出,将市政一体化系统、地下管廊系统、真空垃圾处理、城市云计算智能系统等城市管理体系进行集成,将新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相结合,实现能源集约梯级利用,城市智能化管理,绿色低碳,产城一体,提升城市投资空间。

C建筑规划
    高层建筑构成了立体城市的独特形象,将成为大西南地区的一个新地标。这里既有低层的公共设施,也有标志性的高层建筑,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立体城市项目采用平面和空间综合统筹规划的前卫理念,创新出“平面适疏,立面适密”的城市立体化发展思路,以节省土地资源,增加绿化面积。另外,通过立体规划把传统地面上的公共开敞空间阶梯式的布局到竖向空间里,实现项目全方位的功能布局平衡。

D可持续发展
    为成都立体城市量身定制的医疗服务产业、教育产业、高科技立体农业和IT产业,三者彼此连接互通,形成独有的产业结构,提供51,000 多个稳定的工作岗位,解决本地居民就业问题,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城市注入无穷生命力。另外立体城市在城市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的绿色能源梯级利用,生态环保的可循环废物处理系统,智慧城市管理等都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与普通城市相比,更具投资潜能。此外,立体城市引入全球最杰出的医学院——美国贝勒医学院,建设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亚洲的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将成为成都、全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著名的医疗目的地。

西安立体城市
    项目概况
    项目总用地3.8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米,投资总额约300亿元人民币,综合容积率将达到4以上,容纳7-12万人居住、生活。西咸项目得到了住建部、陕西省等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其核心区结合关中地区及陕西省发展需求,积极筹划以医疗健康产业为主,兼具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特色商业等产业,打造集高端服务业、绿色低碳、和谐生活、持续发展、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城市,产城一体、城乡统筹,是“现代田园城市”的实践和样板。

项目地理区位
    西安立体城市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北地区。西咸新区是陕西省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而设立的门户新区,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咸阳国际机场以南。区内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发展优势独特,是国务院批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地区重点城市新区。

项目规划
    占地面积:约3.81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约1.44平方公里
生态农业用地:约2.37平方公里
核心建设区建设面积:1.28平方公里

商业投资潜能
    西咸新区不仅是打造西咸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点,而西安正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关中—天水经济区已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重点。未来的西咸新区必然成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北大开发的战略中枢,承担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大使命。
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中部,其占地的1/3为遗址保护区。新城规划以生态、文化和商业为主,重点发展秦汉历史文化旅游、金融商贸、总部经济、现代农业等产业,着力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化展示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田园示范新城。
西咸立体城市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北地区,地处渭河景观带,周边文物资源丰富,同时拥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方向也令立体城市独具特色。立体城市本身在市政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教育、医疗、IT、服务、立体农业等产业方面都将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同时也提升了立体城市自身的投资潜能。

获奖情况
    2010年12月,立体城市荣获第十二届CIHAF中国住交会(中国国际房地产与建筑科技展览会),“中国城市革新大奖”。
    2011年11月,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
    2012年11月,成都立体城市荣获“2012年度第九届精瑞科学技术奖——产业创新奖”。

精彩点评

     张庆风:住建部干部学院副院长

    城市化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50%多。按照住建部官方预测,我们国家还有30年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什么?就是人聚集到城市里来。我想,人在城市里,除了生活、工作,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我们讲以人为本,社会要与环境协调,这里面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所有资源;另一个是提高社会效应。不论是城市化,还是其他建设都应该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
    在立体城市项目里,我看到几个问题,一个是怎么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我们不仅要用好、用到位,还应该考虑如何让它变得有效。我们应该从交通问题、出行问题、生活问题、工作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的角度等多个方面去思考,从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考虑如何做到最有效。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建立体城市也是追求这样一个目标。但是,不管想了多少年,关键问题是如何做成。现在我们花大量精力在旧城改造上面,很多地方以大拆大建为主,但是我们要建的立体城市要在二百年以后还能让人快乐和谐地生活,包括基础设施、城市绿化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希望万通与成都政府一起实现这个目标。

 金永祥: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通过立体城市这个概念可以看到,万通给我们勾画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就是城市如何节约土地。如果这个理想可以实现,我们的城市化无疑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对于这个设想,郝总也谈到,人类很多设想都变成了现实,包括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很多理想的东西,今天都变成了现实。所以理想对于城市建设者也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但是把理想变成现实,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我们在把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失败,这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郝总还谈到,立体城市的发展是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的,是逐渐发展、完成的。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能不能达到十万人口,我感觉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了解香港和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他们一平方公里能容纳五六万人口,比较密集,但是相关的配套也特别多。看万通立体城市的设想,主要还是看怎样达到我们的目的,就是开发商能够挣钱,政府能够节约土地,市民可以享受便利的生活。
    如果要打造一个立体城市,一点点去形成没有问题,但如果把很多系统拼凑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大系统,或者是巨系统了。这个巨系统会不会取得成功?如果想成功,要考虑的因素会非常多,因为一个系统一个系统来做,可以不断修正原来的错误,但同时把很多系统放在一起,成功率就会降低很多。比如,一个系统的成功率是99%,100个系统放在一起,成功率是多少呢?我想,这个成功率会大大降低,给我们带来的可能不一定是正效应,可能会失败,这造成的损失会很大。如果想增加成功率,投入会非常大。所以,我认为,这种项目需要慎重实施,或者我们可以打造一个不是十万人,可能是三四万人的这样的城市,逐渐去实现更现实些。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

    我用最大的诚意和信心期待万通实验的结果,这里有两个理由。第一是,今天城市的大系统,按照今天的建设模式将逐渐走向崩溃,我们面临这个选择,到底是从大系统开始改变起,还是在这个系统中实验出成功的小系统来?我觉得万通有可能在走向崩溃的大系统中给我们带来有希望的小系统。
    第二是,我希望万通立体城市的建设可以不拘一格,可以从城中村的改造变成立体城市,也可以把CBD改造成立体城市,我们也可以像深圳那样沿深南大道来开发建设立体城市,不拘一格推进这件事情。大家想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可能阳光少一点,但是可以不用开车,可以有更多时间跟家人在一起,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工作中,需要阳光的时候可以去度假,可以享受生活……那么,为什么不把城市建成这样呢?
     另外,纽约是大家认为最不和谐的城市模型,经过不断的更新,今天变成了公共交通出行占到60%的一个城市。对于万通来说,纽约就是你们的未来。
   
  百瑞·威尔逊:英国注册景观建筑师、香港注册园境师、香港园境师协会董事
   
    谈到立体城市,我想说,什么是大城市或者伟大的城市?难道只是看建筑物吗?只是看城市有多大面积吗?我认为,一个好城市或者大城市,最主要在于小而美丽,要宜居,住得舒服、愉快、愉悦,这是好城市的概念。比如,我居住在北京,每天最关注的并不是北京有天安门、有CCTV大楼和其它庞大的建筑物,我关切的是每天可以跟朋友、家人在一起,有一个和谐的、安全的居住范围。以欧洲城市为例,伦敦、巴黎、罗马等都是自然发展延续过来的,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现代的城市规划。像现在人为建设的城市,建筑成群,出租车排队,和自然形成的城市是不一样的。因此,回到自然而然历史沿革下来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
    规划城市的发展,不要想太多,不必考虑很遥远的未来。现在有些设计师只想做大手笔、标志性的、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总想留下一些丰功伟绩。实际上,我们要从历史的深度来思考。建筑是有生命的,而且总是经历社会的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动态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建筑要反映这种变化。我情愿考虑三五年以内的情况,再长远以后的事不必考虑太多,因为到时候社会又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要用历史发展动态的视角进行设计,不要想得太遥远,那样会脱离现实。
     社会是发展的,要用动态的思维去规划。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有长远的设想,然后做出一个战略以及具体的执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人们参与进来,共同设计未来的发展,共同塑造未来,形成未来。我还想说,今天还是时尚的东西,明天可能就过时了,今天还是年轻人,明天就是老年人了,时代是变化的。我们要从现实出发,让大家参与进来,群策群力去设计、规划未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