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农村建设活动是未来改善农村生活,增强农村活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背景等进行简述,分析指出对农村日常生活的忽视,是造成以往新农村建设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结合对“日常生活”理论的理解,阐述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总结出:新农村建设活动在规划上应予以区域整合、合理安排、总体协调,更新物质人居环境、提高生态修复、保育资源,同时对聚落文脉、区域景观、营造方式等农村日常生活载体予以延续。希望通过归纳总结设计方法,促进农村建设繁荣的同时提高农村社会和文化的活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日常生活 设计思路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根本动因是资源配置以及公共服务的总体不平衡和分配不均,同时第一产业农业的平均收入水平远低于二、三产业造成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农村建设的欠账过多,在水利灌溉、提供清洁饮用水源、排污及垃圾处理等方面都存在巨大改善空间。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上亦是如此。这些都决定了大量的农业人口用脚投票,离开土地去谋求相对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环境。
截至2011年底行政村个数为55万余个,自然村个数为267万个,在籍人口约7.64亿。区域发展不平衡、村落分布散而多,各地方农村人口规模、人均土地面积差异巨大。过去新农村建设按建设模式分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新村建设,一类是旧村改造。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1年版)有建设规划的行政村个数共约29万个,约占行政村总数的52.7%;有建设规划的自然村个数共计61万余个,约占自然村的22.9%。各类村庄整治共计16万余个。2013年10月建设部公布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名单,一共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多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千村一面”、“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农村里的西班牙”、“有村无人”等现象屡见不鲜。从规划到建筑的建设活动往往简单模仿城市,用强排代替设计,形成了与原有农村日常生活不相适应的状况。
城市与农村是两种空间状态,无论从产业还是生活方式都有区别。再发达的地区,农村也依然无法享受城市诸多的公共服务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否则就不是农村。因此新农村建设不是也不能把农村直接变成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依然是农村,不能脱离农业生产、农民日常生活来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和建设的是农村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和满足现代生活的基本需求,也就是人居环境的建设。只有认清了这个事实,新农村建设才有现实意义。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今,建设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总是差强人意。问题归纳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1 宏观规划把握不够准确、基础资料匮乏
没有上位区域规划的准确指导,对村级规划没有准确认识,导致规划就村论村,罔顾区域总体协调。虽然有的地方提出“一村一品”,但做起来还是“一药治百病”的做法,每一个村子都做“农家乐”。2007年开始《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为乡级规划、村级规划纳入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为止乡一级规划少有上位区域规划指导,即使有也是从上而下的强硬划分,忽视了农村聚落土地利用有其自生长合理性的一面。
所有规划设计的基础都来源于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未来发展预期的编制需要详实的数据基础和现状调查的支持。几年一次的普查和各个地方的每年一次经济统计实际上是滞后的。如何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生活当中的人口数及各种经济数据是未来新农村建设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衡,生态环境难以自愈
国家财政划拨转移支付只能到达镇一级,致使村一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过少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全国至今依然有30%左右的人口喝不上清洁用水,农村供水普及率只有56%。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生活需求甚至交通电力都存在问题。对此基层管理组织既有清醒的认识也有无能为力的遗憾。
农业社会时对开发资源强度较低,靠自然可以修复。工业社会后开发强度远超自然的自愈能力。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的农村建设。开发强度提高的同时没有人工修复和保育资源,就是现在农村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3 农村日常生活没有延续,微观建设管理缺失
过往新村建设多注重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少有建树。建设过程中原有农村日常生活空间和秩序被破坏,日常生活文化没有传承。原有农村文化中的宗教、礼法、宗族等社会契约消失,国家新的建设法规、规程、标准无法满足各地区差异且无力执行,执行也缺少监管。导致新农村建设后乱搭乱建、公共卫生环境无人管理。
新农村规划建筑设计没有成体系的标准。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从设计到成果表达的形式均没有参照。不是简单模仿城市居住小区控制过细,就是粗线条控制,或者放任自流随意而建。
针对以上问题,新农村建设活动在规划上应予以区域整合、合理安排、总体协调,更新物质人居环境、提高生态修复、保育资源,同时对聚落文脉、区域景观、营造方式等农村日常生活载体予以延续。
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筑设计思路探索
人类的文明就是人们最平凡最普通的日常生活(Daily Life),它包括了一个时代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和细节。这种日常生活的结构限定了社会表层各种经济的可能范畴。每一个村落、每一块土地都对某一种或多种的土地利用有内在的适合度。这是人类活动自然传承下来的智慧。这种适合度的表象就是日常生活空间。
农村日常生活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原有日常生活空间是自然与人类、公共与私人、社会与个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相互尊重的能量集合。这种日常生活均衡发展了数百年,适应了地理、气候等物理环境和人伦法则,具体体现为多样性的建筑和生活习俗。因此深入挖掘农村日常生活聚落的原有文脉,传承日常生活空间、区域景观,从规划布局到建筑营造方式均予以体现,是新农村建设活动应当予以遵循的思路。
1 规划的区域整合、合理安排、总体协调
新农村规划要坚持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推动力。找到适合本区域发展的经济切入点,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才会有产业支撑点。因此在新农村规划建设编制过程中,应该学习英国在制定“西南英格兰农村规划”时,分区域(市域)、次区域(分区)、当地层面3个层次进行规划编制。从区域的角度,对相关村镇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区域范围内村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从而指导村落规划建设的编制,避免造成资源错配和浪费。在原则上对农村环境、居住质量、基础设施应该予以明确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的指导性意见。
对区域内新农村建设要合理安排生活、产业结构、生态平衡等方面的规划。通过详实的现场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准确判断未来发展方向,对规划区域功能科学定位,为村级建设做好上位规划。同时细分新建、改造、修复等多层次建设规模。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各类用地,妥善处理好各功能用地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各个区块间的定位,联系紧密的同时避免相互干扰和重复建设。
2 更新物质人居环境、提高生态修复、保育资源
加大投入公共服务设施,对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社会福利及保障设施、商业金融设施等予以重点投入。易受市场经济干扰的公益性公共设施须按配套要求重点落实。同时应让新的科技通讯、信息系统进入农村生活。无线网路、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都应该是农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把现代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引入农村,才是新农村的现代化,才能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和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完善基础建设,道路、电力、水利、饮水标准等应明确国家标准。对不达标地区饮水洁净化处理;排污需要生态化处理,通过基质过滤,植物吸收,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对生活排污进行处理;垃圾分类从户做起,合理回收并指导应用。针对垃圾回收,企业应予以补贴。
居住区域和生产区域既要联系又要做好分区,养殖和居住区域分离,避免交叉感染。农具、生产器械、粮食储备等功能用房要合理安排,方便生产生活的同时要尊重农民习惯需求。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应该以人工修复和保养为主,自愈为辅。新农村建设在环境、资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均具备可持续性,加大生态保护补贴。高效、清洁的利用能源实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应加大力度,引导人们自觉保育。在公平的原则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设定必要的法律法规予以遵守。
3 延续聚落文脉、区域景观、营造方式等农村日常生活载体
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成果对村庄建设、布局等应该有较强的指导性。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指导在村一级的区域内不应该过度割裂。应该在规划层面上完善明确区域性问题的同时对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性建议。同时也不能过度设计,要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农村自生长。其具体方法应包括:
1) 聚落文脉的传承
新农村建设应避免僵化设置,不能随便套用城市建设的规范、条例、标准。充分吸收日常生活空间模式,创造出适宜的街巷尺度、生活和交往空间。根据居住人口、适当安排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明确规模标准,按级别设置。充分利用原有传统集散场地、会堂、戏社、祠堂等并适当改造,延续其传统日常公共活动空间特色,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要保护发展,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及习俗等予以尊重。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村级文化馆、博物馆等,让农村文化得以传承,增强农村居民自豪感、归属感。
2) 区域景观的保护
农村区域景观应包括农村自然景观、农村人工景观和农村人文景观。农村区域景观应该关注那些具有稳定品质和特征的农村景观,采用历史地图、绘画作品分析或农村意象调查来确定值得保护的区域景观。区域景观应关注自然环境与农村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区域景观的保护与管理可以理解为保持和恢复蕴含于农村永久性物质结构之中的身份与集体记忆,以及由此所传递的农村精神和象征意义。
依据现状发展条件,归纳总结农村原有日常生活空间,遵循农村原有自然肌理、对应文脉。阐述规划区域的用地布局特点和空间结构。保证农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对已有的道路、空地、水系、植被均予以合理的整治改造。
3) 营造方式的创新
传统农村建筑的营造方式对地域自然和气候条件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探索和学习农村日常生活下的人居环境,灵活适应现在生活方式。材料的适应性策略,除增加必要保温隔热措施外在各个地区应该尽量使用当地原有和常用建筑材料。归纳总结当地特色工艺,如木做、石做、土做等,用现代建筑手法予以合理利用。
充分调研当地日常生活习俗,尊重民俗民风。注重功能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对应的同时,要引入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居住建筑避免功能混合设置,注重区隔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空间。根据当地土地条件,对住宅规模、住宅样式予以指导性设计。
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筑设计方法总结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现代的生活方式进入农村,物质基础将随之改变。农村生产生活不会消失,但会重新组合。延续农村原有日常生活空间,更新日常生活载体的人居环境应该是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
新农村建设在规划层面上需把握好区域发展的平衡,对现实状况充分调研。在发展趋势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规划,在延续日常生活空间的基础上重视自然生态和文化传承。建立有日常生活特色、具有归属感的现代化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中国城乡统计年鉴》,2011.
[2] 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当今新农村的战略与技术》,2010.
[3] 方明,董艳芳,《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2006.
[4]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联合课题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3期
[5] 胡娟,朱熹钢,西南英格兰农村规划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3):94-97
[4] 李迅雷,中国还有多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新财富,2012年10月
特别鸣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的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