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张利浩:城市化是中国建筑师不可推脱的责任与挑战
时间:2013-10-29 13:29:49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顾晴 

b2dfed2ba23cb5a8967959f598a06424.jpg

    张利浩,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建筑师中的优秀一员,他的作品涉及各类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
    作为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副院长,他说:“我们的设计不能仅限于规整华丽的线条与壮观丰美的图画,更要从城市的产业和城市的主人出发,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具备高度可操作性的、科学严谨的战略蓝图。”
作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他认为,中国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建设机遇,是中国规划师、建筑师不可推脱的责任与挑战。执笔纤毫轻,落墨河山重。从他的身上,记者感受到,中国年轻的建筑师正在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城市化》:您如何看待城市化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在您参与过的福建平潭坛南湾城市设计、福建平潭软件园城市设计等多项城市规划项目中,是通过哪些有效措施提升当地城市化质量的?

     张利浩: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的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和改革开放前1.7亿人生活在城市相比,现在则有7亿人生活在城市。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将有13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直接推进城市消费,而城市消费是农村消费的3到4倍。城市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市的产业与人口发展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所在,人口红利带动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的机会,所以,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必须和城市的产业与人口发展密切联系,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具备高度可操作性的、科学严谨的战略蓝图。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小城市与乡镇在快速发展建设之际,我们必然要面临重新定位与思考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这个课题。因为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一些既有的理论和方法,更是我们这些致力于一线工作的规划师、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思索与实践出的心得与经验。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是设计的第一条原则,也是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的核心所在。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研究中提倡“多元化研究、多层次并重”,从组团到空间、从建筑到环境、从经济到人文,都是承载一个城市记忆,拼接起城市复兴与城市发展之路的支柱和基石。正是基于“产业兴城,人口造势”的核心理念,我们的设计不能仅限于规整华丽的线条与壮观丰美的图画,更要从城市的产业和城市的主人出发,深入研究每一个城市所具备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发展方向,并找出最适合这个城市的成长基因,合理配置功能区块,仔细梳理交通动线,精心营造城市景观,大力提升城市价值。
    在我院所组织设计的福建平潭坛南湾城市设计、福建平潭软件园城市设计等一些重大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我们坚持将这些设计理念贯彻始终。比如在平潭坛南湾城市设计中,我们不仅考虑要利用坛南湾广阔优美的自然海滩地貌作为基础,大力发展与布局旅游度假产业的酒店用地,做好平潭岛这一个最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同时规划了与之相配套的多种服务性产业的功能地块,像当地原有居民的回迁与发展用地,外来人口的小商品产业用地,发展旅游商品与餐饮的商业用地,结合交通枢纽的金融与办公用地,面向两岸三地投资人群的高端居住用地等等。通过把这些地块用一条极具景观价值的核心轴线串联起来,各个地块之间功能互补,有机联系,形成一个颇具规模,功能完善的新兴城市化案例。平潭软件园也是从产业布局出发,从人口特征入手,既考虑软件业的引入,同时综合分析与之相关配套的各种生产、办公、教育、商业、服务、金融、酒店等用地的匹配。我们深知,一个软件园也相当于一个结构完善、功能自洽的小型城镇。和谐稳定的社会人口,会极大地提升城市文明气氛与城市文化传承等城市化软环境的建设。

    《城市化》:在中国建筑业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中国吸引着全世界的建筑师参与设计。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建筑师,您认为中国建筑师面临怎样的责任?担当怎样的任务?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利浩:在中国建筑业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首先,我们要庆幸我们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的全新时代。我想,中国的机遇不仅是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的。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建设总量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全世界的建筑师当然也会把目光锁定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从谦虚的角度看,国外的建筑师进入中国设计应该是好事,我们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仅能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本上凭图揣测国外大师的作品与理念,更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亲身感受与实践整个创作过程与建设控制,并亲身目睹与抚触一件件拔地而起的作品。
    就我们设计院来说,不仅是一家具备甲级资质的设计院,同时也是德国G&P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北京的实体之一,我们的设计人员不仅有中方人员,也有长期驻京的外籍设计人员。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规划建筑设计圈中,中外建筑师、规划师,乃至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布展设计师、策划人员等等,大家往往在一起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国外的设计理念可以领悟与借鉴,我们的设计惯例和法规原则可以加深思考,这使得全新的外界元素可以融会贯通,原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可以发扬光大。世界已经走了进来,我们必将再阔步走出去。
    所以,我个人觉得,不论是中国建筑师,还是外国建筑师,我们的机会与任务是同等的。我们都在共同的市场和机会中努力工作,通过各式各样的项目考验并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经验感悟。但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城市化建设机遇,却更是我们中国规划师、建筑师不可推脱的责任与挑战。我们不仅从职业操守上要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更要在社会责任上对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写好、画好每一笔。执笔纤毫轻,落墨河山重。

    《城市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中国的城市建设成为世界上其它国家未曾遇见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空间与城市建筑的趋同性与无个性化。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成为有个性的作品?如何看待建筑师的创造性?

    张利浩:千城一面,是国内几乎每个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都会面临的尴尬。很无奈地说,这个问题或许还将一直存在下去,要想改变它并不简单。而我们城市的居民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家园呢?究竟是个性独特的城市面貌和特立独行的标志建筑重要,还是温情舒适的街道邻里和自然优美的社区宅院更为实际体贴呢?这貌似是选择一个花哨时尚的“面子”,还是选择一个质地纯厚的“里子”的问题。
    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或景观点,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但它在文化上、生活中,甚至是地域辐射范围上,可能都是有限的。但一个城市的质感,也可以通过城市里每一栋精致的房子、每一条漂亮的街道、每一个芬芳的花坛、每一颗葱郁的树木得以体现。譬如说巴黎,大家首先会想到铁塔,但当我们亲身游历巴黎的城区,就会发现处处都是风格近似却又精雕细琢的法式立面建筑。由这些建筑构成的街道,尺度并不太宽,充满了丰富铁艺装饰的路边咖啡厅和各类店面,街道配以高大俊秀的法国梧桐和转角偶见的古典雕塑,整个城市的面貌统一而别致。徜徉在巴黎街头的游客可以享受到城市带给他们的宜人和舒适,深居巴黎的居民更能获得城市带给他们的福利与自豪。
    所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的确需要,但不宜多;而城市细节和品质的丰度和广度,在各个环节都力求设计与配置的到位,才是根本体现城市特质和居民归属感的核心,也是进一步深化落实城市化建设,打造居民幸福生活经济圈的具体手段。
     我们院近期承担了很多城市复兴的案例,其中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如何体现城市细节品质与居民归属感。例如,我们承担的平潭旧城改造,在原有比较乏味的城市街道和建筑立面上,大胆创新,适当引入古典元素,并体现海岛地域特色,通过大量的细节和城市家具,提升城市形象。同时,统一优化沿街店面广告店招,并适当改良店面及店外环境,增加了每个居民和每个经营者的生活环境和商铺价值,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实现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的双赢,城市独特形象与城市繁荣经济的共进。再如我们所做的锡林浩特市旧城改造等项目,也是通过对老旧建筑的整合处理,外立面适当翻新,引入蓝白色蒙元文化符号和蒙古风格的顶部穹顶样式,并且大幅度改良城市绿化和城市景观,在重点部位营造特色建筑形象。这些手法都是对城市的传承性保护和改良,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无论是巴黎的城市建设,还是实际的工作,都让我感到,一个建筑师的创造性不应该只体现在对一个建筑单体的竭力穷思式的寻找造型或理念行为,更应该是对每个建筑和其周边环境在规划、城市空间、社会影响力和使用者功能需求及心理期望度等层面的理性思考,并且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和团队的成熟工作模式和独特作品风格,并结合项目的地域性和终极目标,把最终的理性思考过程付诸实现。

    《城市化》:从业十五年来,您涉及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骄人的成绩,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用心设计,于工作中发现乐趣与价值。”的心得。

    张利浩:任何一个设计成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在经营、市场、运作、研究、配合、作图、后期以及项目汇报等多个领域协同作业。正是团队的协同,让我们设计院在全国各地,以及办公、酒店、商业、体育、文化、教育与高端住宅等多个领域广结成果,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用心设计,于工作中发现乐趣与价值。我认为,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灵感闪现的理念或想法,更是一个需要复杂、漫长甚至乏味枯燥、反复修改、争论协调的过程。期间,大量的图纸绘制、技术规范、专业配合与多方角力,都会让人疲惫不堪,甚至难以为继。但这是一个具备基本职业素养的合格建筑所必须、也应该面对的局面和情况。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在很多场合,他更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为客户、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图纸和答案,更需要是一次从项目策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管理、专业协调、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图、后期服务以及景观设计等全过程的设计服务。越是大规模、多专业的复杂工程项目,就越是需要用心设计,用最沉稳的心态和最严谨的细致去雕琢和打磨。逃避问题不是快乐,而是空虚,解决问题不是负担,而是乐趣!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些历练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完成它的欣慰和价值。
正如你一直向往喜马拉雅的高山,永远做着期待旅行的美梦,却迟迟未能动身。真正的登山者,已经出发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