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海城市运行安全发展报告(2016-2018)》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出炉,被称为是上海的城市体检报告。“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运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事故都可能为区域或着整个城市带来风险。”该《报告》主编、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伴随城市快速扩张,城市维护运行的设施基础量日渐庞大,说几个数据,上海的各类地下管线就有11万多km、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8万多km,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超过700km,更不要说城市中还有各类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还要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我们希望做一些‘治未病’的工作,为上海城市运行安全把脉。”孙建平说。在他眼里,安全是城市最重要、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一个社会没有安全,还怎么谈发展呢?”
从整体趋势而言,近年来我国将城市安全放在了越发重要的位置。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时隔37年中国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聚焦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问题。2018年初,中办、国办1号文件《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在这个背景下,2016年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成立,由孙建平担任首任院长。此前,孙建平在上海城市建设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工作了四十多年,历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建委秘书长、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兼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市交通委主任。迎战台风、保障世博会交通运行、处理各种城市安全事故……他体会最深的是“城市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很大,只有尽可能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得越深越细。其中的关键词应该是体系、理念、平台、机制。”
当下,在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他提出城市安全管理要具体抓好“五个一”:一张安全风险地图,一个预警和管理平台,一本工作操作手册,一份风险防控保单,最后是一套制度安排。
这“五个一”的城市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如何理解?在他眼里,城市安全发展的瓶颈在哪里?这次报告又呈现出了上海哪方面的相对短板?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孙建平。
安全金字塔基础:形成社会共识
NBD:《报告》用十大指标来评估上海六大领域的安全运行情况,2016-2018年整体上海城市运行安全指数达8.09分为安全状态,但在多个领域中“隐患排查治理”这一指标获得分数相对较低,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孙建平:“体检”做出来以后,这几年应该说上海的工作做得还是不错。这次报告中,隐患排查治理跟其他方面的工作指标比较而言,相对薄弱一点。
实际上,上海已是全国率先进行隐患排查跟风险防范双机制的城市,市政府每年大概有两次会议要听取汇报,有多少隐患点、多少危险源等等。但隐患排查的程度,我们怎么强调这个问题也不为过。
与风险客观存在,但有不确定性相比,隐患是必须排除。比如,楼道里放一桶汽油,肯定是隐患或者危险源,但如果放一堆纸板箱,我们视为风险,风险没有触发点可能就没事情。但隐患不坚决整改掉,必然导致事故发生。
这项分数相对低一点,我们认为这涉及工作深度的问题,是不是把所有问题都排查出来了?排查出来以后对这些问题是不是都整改了?基于其发生的高概率,隐患一定要排除,但事无巨细,从上到下你很难做到百分百地发现和排查,社会的参与,我们说的共建共治共享很重要。
NBD:发动社会参与的关键在哪里?目前城市运行安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孙建平:城市安全,过去说政府调动好行政资源,现在是要更多地发挥社会作用。安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认识问题,认识不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社会的共同认识构成了安全金字塔中的底部基础。
所谓理念,就是解决社会共识问题,思想统一了,行动一定自觉,方法根本不用担心。有钱可以搞“天眼”、搞互联网+,没钱按“朝阳大妈”的策略来。这次疫情很多是小区门口的志愿者守住的。
很多时候问题也出在疏忽大意、准备不全,我一直主张“管不好大白象,黑天鹅就会演变成灰犀牛”。这次新冠病毒是黑天鹅,病毒演变成疫区,就是灰犀牛。有的城市把当中的大白象管好了,疫情控制住了。比如这次上海,到目前为止,控制得很有效。
我们说要“居安思危”。在这个观念之下,关键是能够发现问题、继而有预警的能力。同时,另一个关键在于抓好准备,比如应急措施准备,这包括思想的准备,队伍的准备,物资的准备等等。
安全金字塔腰部:用技术解决靠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NBD:“发现风险”和“风险预警”具体要怎么做?有哪些新探索?
孙建平:首先你得摸清底细,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行业、单位的安全现状怎么样、看到问题在哪里,之后的措施才能有针对性。我们今年报告的数据,做了初步的这方面工作。经过数据累积和指标模型优化,我们也要做城市服务,叫做一张安全风险地图。
城市安全管理首先是一个体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也不能再靠单兵作战(比如某部门、某行业)。相应地,这张地图要达到什么效果?需要集成上海各方面的主要风险、重点风险。例如,如果我们要新建轨道交通,就可以根据它做风险评估,包括社会风险、工程风险、对周边的交通影响等各种因素,“咣”的一张风险地图拿出来就能说明,要做到这个程度才行。
然后我们提出要有“风险预警和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有什么用?举一个例子。2016年5月23日的上海中环高架被货车压断事故,一辆长挂车违规驶上中环,车辆上装载的水泥桩杆侧翻落到桥面,进而压裂这段高架,万幸在无人员伤亡。这个事故的关键是货车违规上了高架。为什么当时不管?他们的想法是晚上12点了也没车,稍微上去一下没关系。实际上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这个隐患或者风险早就埋下了。
这件事如果到预警平台上怎么做?我们一旦监控到卡车上中环高架,平台上面首先出现蓝色的风险提示。随后的响应和处理,我们让喇叭通知“XX车在XX路第一个路口马上下去,你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司机如果按通知自行处理了,这件事情就完成了。
如果卡车不理睬通知,接着就是黄色预警,由交警响应。他的处理可能是用摩托车上去拦截。如果卡车不听从拦截继续行驶,它的预警颜色调至橙色。这就应该交警总队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响应,可以从地面上征用一辆可以阻挡它的大车上来。如果还拦不住,那么这可能是要去前面撞什么,尤其如果前面还有化工厂之类的,这是响应的最高等级——红色预警,来的就应该是特警了。
这个预警平台实际上是用技术解决过去靠人解决不了的、很难解决的问题。风险地图之后的事情——预警和管理平台,要做到分色预警、分级响应、分类处理。我们不能把预警跟管理分开、不能把日常管理跟应急处置分开。
NBD:技术的进步可能为城市安全管理平台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变化?
孙建平:平台是什么?平台其实是一种技术,是一个载体。在安全金字塔当中,它是腰部的位置,用技术解决具体的事情。我们现在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过去靠人不能发现的问题、不能预警的问题、不能防控的问题,很多都变成可能了。
比如说我们斜拉桥(比如南浦大桥)上面的螺栓及其相关结构到底是什么情况?过去要查看的话,得搭脚手架,交通至少还要停一根车道。现在用无人机飞一圈我们就清楚了,我们根本不需要封交通就能解决问题。在城市安全管理中,很多事情可以用无人机来解决、用传感器来解决,我们也可以用红外线或可视技术等,了解房子的裂缝究竟怎么回事。
所以说平台是一个载体,现在有技术支撑可以把整个城市情况在平台面上反映出来,达到一网统管,高效、精准处理。
NBD:“五个一”还提到需要建立“工作操作手册”,这个制度有何用处?
孙建平:有风险地图和预警及管理平台后,还需要解决精细化管理。一件事情按什么标准来做?谁来做?谁担责?怎么做?具体细节流程是什么?通过一本工作操作手册把它分配落实好。
现在我们最大问题,叫集体责任不到位,就像去年江苏响水爆炸事故,企业主体责任不到位,中间弄虚作假,领导们没有底线意识,形成一种集体责任不到位。这个问题就需要从机制上来解决,用好的机制来管住人,单凭人的自觉性是不行的。如果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做、大家也都可以不做,问题就大了。我们说的“工作操作手册”,可以落实责任。这个岗位张三在做,明天张三不做了,资料和所有的工作痕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储存和交接,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安全金字塔尖顶:机制创新是政府的责任
NBD:报告中也强调保险的重要性,保险如何在城市安全运行中发挥作用?
孙建平:风险有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后果很可能不是其所在主体能以一方之力承担的,它的损失就需要一个转移机制,或者说一个分担点,于是我们就到保险公司寻求服务。城市安全中的风险也是这样。
保险适合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确定要出事的,保险公司不会提供服务,确定不出事的,也不会有客户投保。并且,保险公司相当于一个“支点”,它往往会请专业的第三方技术方来做评估和相关风险过程的把控,这是很多主体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对于“管得好”的地方,保费比较低;对于管理粗糙一些的地方,它保费就高。这也可以形成一种倒逼。
比较典型的是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它现在有三种保险。在其1.75平方公里内任何人发生事故、伤亡,保险公司都会赔付,包括游客。保险公司为什么肯做?淮海中路街道有它的特殊性,它是我们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新地标。同时,保险公司对于其街道领导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防控措施的严密程度、社区普及安全教育程度等等,都做过详细的调研和评估,评估结果保险公司认为发事故的概率很低,值得承保。
我们也说事前要尽可能防控,一旦出事了,要把损失降到最少,把影响降到最低。这几方面,上海一些区已经先行开始落地推进了。值得一提的是城区巨灾险不是财产险、而是生命险,我们当时和保险公司商量,三人以上的死亡事故必须出险。在2018年8月12日,黄浦区南京东路台风过后,有店招掉下来,造成3死6伤,保险公司及时出险,用市场方式和社会力量处理安全事故,可以作为一种推广模式。
NBD:前面提到的地图、手册、保单等等其实都是机制的创新,在城市安全金字塔结构中,机制创新占有何种地位?
孙建平:在金字塔顶部的核心是政府。政府要解决什么?机制问题。可以说,机制创新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动脑筋,形成整个城市安全管理的共治机制。“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能让居民只成为一个评判者,他需要成为一个建设者、参与者、管理者。没有这种思维的话,靠政府调动资源,那么往往就是搞补贴,实际上很多事情机制创新可以解决。
比如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说我已经补贴大部分,让老百姓再自己凑四五万出来。实际上,老百姓是不会给一下子凑几万块,你让他怎么弄?这完全可以换个方法。比如我找一家电梯租赁公司来做,电梯加装费用除了政府补贴,其他的由租赁公司来。建好以后,每人都有一张公交卡一样的搭乘卡,坐电梯就刷卡。一楼的住户也好办了,不坐就不付钱了,二楼的付二楼的钱,三楼的付三楼的钱。有人提问题:一下子进去5个人,只有一人刷卡怎么办?现在咱们有人脸识别,可以识别后自动扣款,很多问题技术都可以解决。总之,我们想办法让老百姓原本需要一次性付的钱,让他10年、20年再付完,这个事情就好落实了,机制不就创新了吗?
还有,比如外挂空调安全一类的事情,老百姓自己管不好的。如果我们给搞个保险产品,每个月付2块钱、5块钱,就当买大饼油条,人家也愿意出。另一个角度,保险公司为什么肯做?这可以是社区、街道好几万居民一起投保,规模效应就起来了。投保时候,保险公司会去请第三方公司来管理。比如,台风来了做检查,到时间了督促你新装,装修时螺栓打得够不够深,这些都是专业人的事情了。
所以这么多年的实践,我现在体会最深的是,城市的安全风险管理一定是要从体系入手,解决理念的问题,然后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其实就是这8个字,“体系、理念、平台、机制”,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再形成一套制度安排来保障就好了。我们做的事情都应该要落到底,得管用,还要性价比好。上海算“有钱”的城市,但它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能够用1块钱做成100块钱的事,就不要用100块钱做1块钱的事。我们的平台机制要逐步地完善,1.0版、2.0版、3.0版,管理要越来越精细,但是管理精细也要防止新的形式主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