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建设为杨宋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间:2011-12-30 15:22:44
多年来,杨宋镇各届领导班子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那份固有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聪明才智,从改造环境做起,治理河道,改善村貌,发展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无论从地理位置或经济实力都已具备条件的杨宋镇,正式申报设立“凤翔科技开发区”,年底获北京市政府批准。从某种意义来讲,建设凤翔科技开发区,既是科技兴国思维的实践,也是杨宋镇抢抓机遇的一个必然产物。
扎根沃土创新业
1992年12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北京凤翔科技开发区,规划面积100公顷,总投资累计12亿元。开发区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建设是头等大事。规划科技开发区首先要征地,因为无论初期工程还是后续工程,都需要有规划的土地面积,虽然是在原工业小区的基础上扩建,但也需要动员部分老百姓搬迁。这事说起容易做来难。作为农民,土地和房子是他们的命根子,面对这种情况,镇领导率领开发区工作人员耐心说服搬迁户,在描绘全镇未来蓝图并承诺整体提高百姓生活的基础上,他们申请上级,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在农转非以及提高补贴上给予搬迁户相应的实惠。终于在1993年,规划内的土地征集完毕,凤翔科技开发区的基础建设拉开了帷幕。
由于凤翔科技开发区是市科委确定的星火科技密集区之一,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因此,前期基础建设至关重要,土地利用要体现布局集中合理的宗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开发区上下多方共同努力下,1994年上半年,凤翔科技开发区已完成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的修通,并在区域内完成六通一平基础建设。同时引进房地产商开发别墅区、农行金融楼、通讯大楼、拟定注册企业生产厂房及办公楼等项目建设。这个过程中,在不影响整体规划的前提下,镇领导充分尊重各项目企业的建议,为其提供相应的便利,这种灵活的办事风格为以后大规模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
1996年,随着开发区第二期基础设施工程的完成,凤翔科技开发区的轮廓已日见清晰。在资金相对紧缺的情况下,镇政府多方筹措,保证了预定目标如期完成。这期间,先后完成了凤翔大街绿化任务,铺设了北辰路,修通了一千多米通往各新建设施的供水系统。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在已有的项目基础上,又有18家企业入区,为开发区日后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可靠保障。所有入区企业均符合高科技环保型产业标准,且注册资金均在100万美元以上。至此,凤翔科技开发区已迈上良性循环的第一个台阶,并在当年完成了镇党委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
凭借实力创辉煌
2004年,凤翔科技开发区已实现总投资12亿人民币:其中外商投资5583万美元;基础设施投资2.9亿元人民币。为杨宋镇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发区内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已经形成了道路、供电、供水、排水、供热、通讯、天然气、宽带网和有线电视“九通一平”的合格市政设施水平。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地下管网四通八达。绿草如茵,树木成行,绿化园艺景观随处可见,是个充满盎然生机的小世界。
多年来,杨宋镇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抓升级、优服务作为调整优化开发区工业结构的重要抓手,积极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凤翔科技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一个具备各项功能的新型产业园区。并以此为中心,从项目类别上形成一股强劲的辐射,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了北京怀柔有个凤翔科技开发区,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愿意来这里投资置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资企业及国内环保科技企业,在这个设施齐全、温馨自然的家园中开创着他们未来的梦想。
经过十几年的精心经营与不断完善,如今,凤翔科技开发区已是占地三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及吸引企业投资累计达到20亿元的规模化产业园区。入区企业近40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它们分别来自美国、丹麦、法国、日本、韩国、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龙头的现代制造业和以服装家俱为主的都市工业体系。2000年,北京凤翔科技开发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荣誉称号。2010年杨宋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7.7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4.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7%,成为该镇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