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城市化委员会五城市调研报告之徐州
      时间:2008-12-20
             
   

 

   


    惠州、义乌、徐州、东营、昌平

   

五城市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划时代地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确立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以“为中国的城市化提供智力支持”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直接指导下,2008年1月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正式启动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并专门成立了“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
         在中国650多个城市之林中,广东惠州、浙江义乌、江苏徐州、山东东营、北京昌平等城市,以其各自的地域特征、自身的活力和文化特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的首批重点关注城市。我们在参考各城市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城市的实地调研,与各城市相关单位的座谈,结合数据收集、整理和比较分析,以期通过对惠州、义乌、徐州、东营、昌平等这些中国典型地、县级城市的发展动态分析,了解、掌握我国地、县级城市的特征、地位、优势、潜力、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积累第一手研究资料。现将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2008年度关注的惠州、义乌、徐州、东营、昌平5城市的初步调研报告如下:
     

     
   
   
    


    

    
   

徐州

   


      城市概貌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徐州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21平方公里。2006年,徐州市的总人口增加到了93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21万元;按照规划,2020年徐州规划市区人口300万人、主城区220万人。
   

   

城市化进程
       1、处在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上
    2000年,徐州市的总人口为89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31万元,城市化率为25.78%,比江苏省城市化率低出6.36个百分点,但与中国的城市化率持平(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26.08%);从2000年到2006年,徐州市城市化率从25.78%,增加到了2006年的34.32%,增长了8.45个百分点,也比中国城市化率高处2个多百分点,但比整个江苏省的城市化率低10个百分点,其增幅则低出近4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06年,江苏省的城市化率增长了12.29个百分点),因此,就整个江苏省的城市化率而言,徐州处在较低的位置。(相关数据详细见附表1)。

   

附表1:2000—2006年徐州与江苏、全国城市化率之比较

                                                                                                                                               
年份徐州城市化率%江苏城市化率%中国城市化率%
200025.78(* 33.5)32.1426.08
200634.32(* 44.8)44.4332.53
增长8.54(* 11.3)12.296.45
   

注:*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的城市化率

   


      2、处在全国地级城市城市化率中游
      2006年,在全国284个地级城市中,徐州市以城市化率34.32%位居第119名,未能进入中国城市城市化率百强榜,虽然在中国沿海漫长的区域经济版图上,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一直被称作“区位高地”、“经济洼地”,但是近年来,徐州市围绕“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目标定位,借助加快建设徐州都市圈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等重大机遇,以实力提升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使徐州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而且徐州城市群悄然崛起于中国东部区域经济的谷底。
      3、城市群在崛起 经济苏北第一
      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使徐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得以快速提高,成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之城,中国东西部大通道的工业先导区,商贸流通业的繁荣区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以徐州为中心的城市群正悄然崛起;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徐州城市群有着典型的省际边缘型单核城市群特征,承担着领跑淮海经济区的重任。
      2007年徐州市实现GDP16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发展速度创11年来新高,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均GDP达到19221元,在2006年超过2000美元的基础上,2007年超过2500美元,达到2631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实现四年翻番,居苏北第1位。
   

   

城市动力
   
  近年,徐州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组织完成了徐州都市圈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实现了主城区规划全覆盖,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六县(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整治规划、300个三类村庄建设规划及1300个一般村庄的平面布局规划相继完成。
      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市自身的交通建设更是其城市化发展的一大动力和引擎。目前,徐州全市大交通框架基本形成,五年完成投入121亿元,先后建成宁宿徐、京福徐州东绕城和西北绕城等高速公路,形成了“两纵两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通车里程位居全省前列;近千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实现提档升级,7000公里农村公路建成使用,县镇村公路基本通达成网;京杭运河徐州段、徐洪河通航条件明显改善,港口吞吐量位居全国内河港口前列;观音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20条和香港临时包机,年旅客吞吐量达42万人次;去年县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0多亿元,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
   

   

城市瓶颈
      经过对徐州的调研,并从徐州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徐州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难点在县区。2006年,徐州城市化率为34.32%,而六县(市)平均仅有22%;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徐州城市化水平,需要做大做强徐州中心城市,促进市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大力度建设与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将是徐州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同时,在保持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城乡发展关系,是徐州社会环境竞争力提升的空间所在。
      对于徐州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我们建议,要充分利用徐州市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机遇,通过做大做强徐州中心城市,推动新沂、邳州等中小城市建设,择优发展大庙、碾庄等重点中心镇,形成以特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骨干、重点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补充的沿东陇海线城镇密集带;积极发展沛县、丰县、睢宁等其它重点城镇,壮大城镇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形成支撑东陇海产业带的城镇网络。徐州城市群的崛起不光对徐州发展,而且对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对中国东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徐州城市群的悄然崛起不仅有利于提升徐州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塑造省际边缘区域淮海经济区综合竞争力。

   

城市战略
      “十一五”期间,徐州将响应江苏省“三圈、五轴、四个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布局,将完善老城区、建设新中心,按照“高标准、现代化、强辐射、生态型”的要求,构筑新城区、老城区、徐州经济开发区互动发展的“三核”型空间结构,同时强化新沂、邳州、沛县、丰县、睢宁5个副中心城市功能,争取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预期超过50%,城乡规划将围绕保持苏北领先、淮海经济区领先、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目标定位,以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和人口布局为重点,不断完善以“五大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实现“三个全覆盖”,引导城乡建设科学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在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4-28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