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尊重科学·着眼未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9点建议
作者:田红星   来源:城市化杂志    时间:2008-06-17

论坛嘉宾:
金德钧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
王秉忱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中心主任
戴  俭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王国华 北京工业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阎少华 北京泰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建衡 北京泰中空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新明 新日月集团总裁、高级工艺美术师
陈  俊 北京今日潮流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
程崇山 北京诚必达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
李  林 中弘集团总裁助理
王伟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节能处副教授

论坛主持:蔡义鸿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化》执行主编

目前,中国已开始启动汶川大地震的重建工作,并由30位专家组建成立了“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一系列政策也在陆续出台之中,中央财政今年将优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重建基金,海内外各类捐款、救援组织和机构等也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聚集汶川。

对于汶川灾后重建既需要经费,也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但由于汶川大地震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巨大、影响范围广泛、地质结构复杂,因此,怎样重建一个新汶川既是决策层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5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技术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的“汶川重建战略研讨峰会——尊重科学·着眼未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来自政府、院校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就怎样尊重科学‘着眼未来’重建一个新汶川新家园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并就汶川重建提出了9点建议。

建议1:充分收集抗震救灾信息

金德钧:搞好汶川重建,充分收集抗震救灾的各种信息是基础性工作,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地震、研究建筑物抗震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要充分收集抗震救灾的各种信息。事实上,全世界的地震专家对地震的研究、认识还处于很不自觉的阶段,大量的结论性意见都是从地震实践、经验来积累认识的,因此在这样一个阶段,把这些信息很好地收集起来进行研究,让人类对地震进行再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收集信息,主要对国家建筑设防标准区划进行重新研究,要把大轮廓、大区域问题重新考虑。我国原来对医院抗震设防标准要求很高,但是学校的抗震标准还不够。因此,学校的抗震设防标准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争取把以后学校的建筑变成灾难发生以后的“避难所”。

阎少华:灾后救助之后,对现场的处理要讲科学;对震毁的建筑资料要做好收集与保存,以便我们事后开展调查和审查。

建议2:科学选址规避地质灾害

金德钧:选址问题是灾后重建第一位重要的问题。在选址上,一定是要当地重建与适当迁移相结合。当地重建要把两个问题搞清楚: 第一就是地震的断裂带要搞清楚,重建时就不能在断裂带上盖房子。例如成都和雅安离震中的距离,前者近,后者远,而雅安县损失重。第二要把地质灾害进行认真评估。发生地震后,要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充分评估。

王秉忱:要切记三峡库区奉节、巫山、巴东等移民迁建城镇选址的教训,如同移民迁建城镇选址那样,灾后重建的选址首先要考虑到地区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要尽量规避可能发生的包括地震在内的地质灾害。在选址的时候必须要慎重考虑水资源环境和污染问题这些因素。

由于大地震使山区稳定性降低,形成大量新生地质灾害,再加上余震不断,又开始进入主汛期,给下一步灾后重建带来重大困难,例如堰塞湖就是个大问题。我们对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工作,要下大力气做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程新明:中国有30%的国土处在地震带上,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损失是可以减小和避免的。中国有条件采取“免震”措施,因为中国70%是没有地震的,我们可以往这一些地方迁移,要吸取唐山在重建过程中没有避开地震断裂带的教训。

建议3:规划要注重整合资源

金德钧:汶川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灾后重建规划上,要考虑自然和社会因素,在产业结构定位上,要尊重当地特色,适时地发展旅游产业,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

汶川重建的规划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自然状况;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保护旅游资源,要留下地震保护遗址;在这个基础上,把川西城镇布局统一优先考虑,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城镇规划。

戴俭:在规划过程当中,要提出安居。安居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安全;二是安心。重建家园要解决生活和生存问题,要有持续生存和生活的依托,否则,这个城市会沉沦下去。汶川这个地区,当时打过“工业强县”的口号。实际上,它的旅游资源非常好,通过旅游比较容易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十万人的县,在中国非常多,我们没有必要都去做工业,应该着重寻求适宜本地区更好发展的经济模式。

王国华:在产业结构定位上,应当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资源特征与地质地貌特点,适时地发展旅游产业,而不要搞重化工建设和有害于环境的产业。要尊重并保护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汶川一带旅游资源丰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好地方。

灾区重建还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比如民房建设,是政府一手包揽?是给一家建筑公司统一承建?还是允许同村庄或临近的几家互助建设?丽江大地震的重建经验值得借鉴。对于发展旅游产业的地区,即使是民房和乡村道路的建设,也要考虑旅游景观的问题,这些区域的集镇、村落的蓝图规划要着眼于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要搞千篇一律的模式,而要把景观建设与乡村规划以及城镇民居建设结合起来。

程新明:在重建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重建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高度”。因为这直接关系着未来地震损失的大小。

王伟武:不适宜建高层建筑,也不适宜采用砖土结构,我主张可以借鉴旅游地区的开发建设模式。

建议4:建筑形式要有利于抗震

金德钧:建筑形式要注意两点:一是城乡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城有城的情况,乡有乡的情况,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而且要充分的利用劳动人民多年积累、利用自然之力为人类生存服务的好的建筑形式,不能一刀切,不能都盖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二是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要就地取材;对抗震极为不利的建筑形式,用业内的话来说,极不规则的建筑形式,包括平面的不规则建筑形式,我们要慎而又慎,违背自然规律的房子不能建。

程新明:重建还要科学设计。我到中东看了沙特迪拜最高的建筑迪拜塔,建筑形体像我国云南民族乐器芦笙。迪拜当地的人跟我们介绍,只要世界上哪一个建筑超过它,他们就要往上加。其实我看那个设计师是为了抗震,那个高塔形成了一个三角型的稳定结构,可能遇到强震其它的高层建筑都倒了,但它可能不倒。震区建筑不仅要精心选址,还要采用抗震的形体、科学的结构、轻型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外墙材料,避免倒塌和人员疏散时坠落伤人。

阎少华:在建筑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浪费,主要在于过于注重建筑的外观,一些新奇建筑甚至是反自然的。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不平衡,通过地震达到平衡了。以前的房子都很尊重平衡,没有哗众取宠等带来反地心力的造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强调规范,建筑造价太高了。据了解,抗震每提高一度,造价差不多提高20%以上。现在重灾区,60年代盖的房子只有裂缝,没有塌,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虽然直到唐山大地震,我们才研究出构造度等,但此前建造的房子,包括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房子也有不塌的,但它一定是很均衡、很适应自然的房子。从建筑学里面来谈,建筑学里面有重学理念,结构上再加强,如果没有重学理念,也是巨大浪费。包括建筑具体的设计,具体细节,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等等都跟形式有关系,空间也跟形式有关系。如果这些关系处理好了,建筑就非常抗震、非常节约、也非常美。

建议5:基础设施要充分考虑抗震要求

金德钧: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基础设施,例如交通网络、供水排水、电力供应、通信保障等公共基础设施等却显得十分薄弱,因此科学合理建设公共配套基础设施,满足抗震要求,增强灾害出现后的应急措施和能力意义重大。在年初,冰雪灾后之后大家谈到了要抗冰灾、雪灾,汶川地震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充分考虑抗震的要求。

阎少华:消防人员、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总理等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去了现场,这个时候,指挥非常重要。因为地震造成各个地方交通、通讯中断。我们也在反思,通讯完全是断了,在应急的情况下,能不能保证通讯畅通,这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灾区需要什么,大量的救援人员和物资是不是安排到位。现在通讯好像非常便捷,可一旦出现地震,就瘫痪了。小时候看电影,战斗英雄用的是微波步话机,在恶劣环境下,都能够与外部保持通讯联系,虽然比较笨重,但很有效。

程崇山:以前无线电可以用,这一次却不能用,以前用“大哥大”的时候,信号也很好,可现在由于有了的数字电话,把模拟电话完全去掉了。地震受灾的人民,他们用生命唤醒了中国国民的爱心,同时唤醒了中国民众安全意识的重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达到抗震的要求。

建议6:科学处理震后废墟垃圾

金德钧:处理汶川大地震中遗留下来的大量垃圾和废墟,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这里面既要处理好埋在废墟下面人的问题,还要处理垃圾防疫问题。日本有一个办法,将垃圾扔到海里,填海造地。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最简单的办法是往山里扔,但这是最笨、最不合算的办法。

阎少华:在救助、抢救完之后,我们对现场处理要科学。在废墟的现场,要一步一个环节,而不是简单地拿推土机一推,这需要一个系统和一个计划,也许有一些地方会遗弃,可能时间很紧,没有那么大的人力,但还得需要专家。因为过快地处理,证据没有了,同时带来了很多垃圾问题。生活垃圾的处理,在现代城市当中越来越尖锐,在一个灾害地区,问题会更加尖锐。大灾之后有大疫,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

建议7:加强对建筑隔震抗震研究

金德钧:要认真研究、并且实施适应我国国情在建筑方面的隔震、抗震的办法和措施。事实上,我们国内专家写的书也不少,建筑抗震各种结构等各种书都有,但是原来我们比较注重的是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对这两类建筑,建设部对抗震设防要专项审查,通不过就不能建;10层以下的建筑,不太注意,或者要求不高。

陆建衡:从力学上来说,一个建筑物从抗震上必需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剪力墙。剪力墙在结构分布中,不能把距离拉大了。现在通常情况下是3.3米、3.5米的开间。在写字楼、办公楼和住宅楼房当中,基本上都是3.3米至3.5米就得有一道承重的隔墙或钢筋混凝土隔墙。

在地震爆发的时候,因为地震冲击力产生了对建筑结构的剪切破坏力,而这些必需设置的隔墙将产生抵抗地震冲击剪切力的作用。目前很多学校教学楼的教室都是大开间,基本上都在10米左右,阶梯教室、会议室、大礼堂(会堂)都在15米以上,有的是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这些大空间建筑因使用要求,不可能是3.3米3.5米设计隔墙,肯定是大空间了。这样一来整座楼没有足够的剪力墙,地震来的时候,只要做认真的结构受力分析,这一个楼倒塌可能性很大。如果质量再不过关,那就倒塌无疑了。

现在的建筑体系是上部结构与基础为整体插入地球,跟桥梁最开始搞建设一样,为整体结构一样,火车一振动,桥梁冲击桥墩,就有破坏倒塌的危险。建议建筑物要搞减震和避震。地震对建筑的冲击是对建筑基地造成毁灭性打击,如果对基地造成了冲击,建筑就抗不住,对多层建筑,像教学楼、会议室、大会堂等,造成的威胁非常大,因为这些建筑的承重不是很大。这样的楼要隔震很费劲,所以要避震。在建筑物的四周,将地震冲击破坏力的传递路线,全部切断,要做成避震,把地震给避开。地震冲击力要通过,我不能阻挡你,可以避开你。学术上一句话,“刚柔性结构动态平衡体系”要走这一条路了。桥梁走了这条路,而且走得很成功。建筑结构也应尽快完成“刚柔性结构动态平衡体系”,避免将来再一次发生大地震时发生灭顶之灾。

建议8:增强防灾意识 建立应急机制

陈俊:从雪灾和地震这两个大灾难中看出,整个国家整体的防患意识比较单一、应急体系比较单一,一垮全垮,一没全没。我们要建立立体的、多种防范体系,并且对国民加强居安思危、防患意识的教育;要让大家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这样在大灾大难面前、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就能够少受损失、少遇难几个人。因为人是最宝贵的。我们不妨向地震中校舍没有垮塌、人员没有任何伤亡的"最牛"的校长学习,定期搞几次模拟演习。即使大灾和突发事件来临,我们立体的多重应急体系就立刻会发挥作用。国家要建立多重立体的防患体系,加强对国民居安思危的教育,这项工作不仅任重道远,而且更为迫切。

李林: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共应急避险机制,要有公共应急避险场所。换句话说,这次地震发生的地方是人口相对稀少的汶川这样的小城市,如果在成都、重庆、北京等这样的大城市,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这就有公共应急避险的问题。除了加强国家的教育和整体社会体系建立,从建筑场所来说,我们要有意识提供应急避险场所。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超前,它把城市里面的公园、学校作为应急避险的首选场所。灾后重建的时候,针对大城市各种建筑的设计规划要把应急避险考虑进来,在公共场所,像学校、医院做强制的高要求,把应急避险场所放在最高位置。

 建议9:探索城乡统筹一体化之路

金德钧:要把灾后重建作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重要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不仅仅要研究汶川这一地方,还要包括搞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地方,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应该研究的重点课题。

蔡义鸿:对于汶川重建我有两个思路:第一,汶川大地震灾区,探索城乡统筹新思路。要利用好“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这一政策,使汶川地震灾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有所突破,在重建中把改革农民工制度作为统筹城乡的结合点,逐步推进户籍、社会保障以及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加快重建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汶川大地震灾区,实行农民用土地换社保。汶川大地震灾区,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探索多种形式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模式,形成各自做法与特点。一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换社保,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二是可以推行“双放弃”换社保,鼓励农民向城镇集聚变成了城市化的受益者,变成城市户口;三是在汶川大地震灾区范围内,对征地农转非人员实行的土地换保障、退费进社保、政府给补贴、纳入养老医疗,社会把这一些人养起来,他的代价是用土地换养老。

李林:不能简单地原地重建。重建之后,那些人很短时间之内靠大家的救济、靠捐赠和政府支持能够生存,这是“输血”,但要长期发展,还要产生自身“造血”的机能。基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疏散、迁移一批,留下一批,迁到适合居住和以后群众生产生活的地方,可以考虑东部的一些城市群,或者在四川省内解决,把以前的郊区或者农村的人口迁移到城市,这是适合城市化发展的前景。留下来的要把土地资源利用相结合,把零乱、分散的农村宅基地,形成积聚效应,不要再这么分散在各个地方,集中之后,有一个规模效应的问题。城市化除了迁到城市外,当地重建的时候,还可以考虑把城市文明等引进来。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