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绿色城镇化亟待推进 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其中
作者:李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时间:2013-05-24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津津乐道的是有多少农民住进了新楼房,有多少宅基地被节省出来复垦,新建了多大面积的广场,新修了多少公里马路,但保留了多少古树,新增了多少绿化面积,却不在关注范围内,以至于人们看到的一些新型城镇只是由高楼、广场和公路组成,实在缺少养眼的绿色。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中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其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在新一轮的城镇化热潮中,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贯穿其中?

 有识之士呼吁,增加绿色生态产品供应是当务之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提供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能力迅速增强,但提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等这些绿色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追求身心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期待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人们对绿色生态产品不断增加的需求。

 推进城镇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文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一些地区推进城镇化的立足点不对,为了占地卖钱,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把应该保留的湿地、草地、湖泊变成了水泥板,导致干旱洪涝频发、四季气候失常,让人们很难享受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雪”的自然美景。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一味地提高开发强度,不仅带来环境问题,也会带来资源安全问题,特别是水资源保障面临威胁。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为有限,缺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自己把森林、湿地、湖泊等“水盆”搞得越来越小是原因之一。如果不控制开发强度,不从现在开始重视增强水的涵养能力、水的存储能力,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水资源危机的严峻挑战,现在西南等地区的连年干旱已经敲响了警钟。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安全面临威胁,这违背了我们推进城镇化的初衷,不是生态文明的进步而是退步,这样的城镇化我们宁可不要。

 所以,推进城镇化,摆正立足点非常关键。要立足于人的城镇化,立足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能为了提高城镇化率而城镇化,不能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城镇化,更不能依靠占地卖钱、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繁荣房地产来推进城镇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举措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生态是一个系统,山水田林与城市是同一个生命共同体。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地就变成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因此,需要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护和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

 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有点自律精神,控制开发强度,留下必要的生态空间,来净化追求GDP所产生的脏空气和脏水,让城市居民有养眼养肺的生态空间,让水资源和动植物有个栖身之地,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5-15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