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以药养医”现状不改 遏制药价成“老大难”
      时间:2011-11-27
 医改3年,下一步需要更给力还是冷思考?

  医院药价虚高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医改进入深水区,要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未来四年规划呼之欲出。

  药价虚高症结究竟在哪?医药分离可行吗?新医改能否破解难题?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出席第五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的专家学者。

  本期嘉宾

  廖新波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刘远立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何梦乔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主任

  庄一强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牛思远 陈枫

  实习生 周冯灿 通讯员 李绍斌

  1

  焦点

  药价虚高谁之责?

  □药价虚高的问题根本就不能说是医院、医生的问题,因为药价制定得通过价格制定部门和政策制定部门,医院和医生没有资格给药定价

  -医生虽没定价权但有处方权,但可以靠开“大处方”牟取回扣。其原因在于体现医生技术和劳务水平的门诊费、手术费定价偏低,而药价、检查费偏高

  廖新波表示,如今百姓“看病贵”的确是因为一部分药品价格虚高,“但是虚高的问题根本就不能说是医院、医生的问题,因为药价制定得通过价格制定部门和政策制定部门,医院和医生没有资格给药定价。一是源头定价偏高,二是流通环节太多,层层加码。”

   有人质疑,医生即便没有定价权也有处方权,可以给患者开“大处方”,牟取药品回扣。庄一强认为,这与医风医德有关,更由于医疗价格制度畸形。“现在体现 医生技术和劳务水平的门诊费、手术费定价偏低,而药价、检查费偏高,医生要靠多开药、开检查赚钱。假如医生都有体面工资收入,还需要在药价上做文章吗,可 是政府投入不够啊。”

  如何才能降低药价?廖新波认为,对于政府定价的药品,发改委、物价部门必须认真核定药品成本,科学定价,在源头 挤掉水分。但他也说,药品关乎人民健康,有质量、仓储、流通的合理成本,要分类对待,降价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对于很多廉价老药,政府要合理提价、鼓励 生产。

  2

  焦点

  医药分开该不该?

  □砍去医院15%药品加成,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利益链条依然繁多。取消加成,只是医院少了收入,而医生个人的回扣还是会存在

  -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还是要加大财政投入,让医院恢复公益性。从中央到各省再到各级地市,可考虑按GDP百分比投入

  如今,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带来种种弊端,其药品加价15%销售的制度更备受诟病,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新医改喊了3年的“医药分家”,但至今雷声大雨点小。廖新波表示,“以药养医”是国家早年财政紧张、为了补贴医院而制定的一项临时性政策,“当时不给钱给政策,现在要砍掉,那么这部分该由谁承担,这是个需要全盘考虑的问题。”

   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若砍去医院15%药品加成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药品流通的弊病和不正之风仍然存在,由于中间环节多,涉及利益的链 条也多,所以少了一块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白了,取消加成,只是医院少了收入,而医生个人的回扣还是会存在。”廖新波说。

  庄一强认为关键还是要加大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让其恢复公益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从中央到各省再到各级地市,可考虑按GDP的一定百分比来投入。”
3

  焦点

  公立医院怎么改?

  □改变“急救医疗”现状是重中之重。每年公立医院欠费达到100亿,其中很大部分便是急救医疗欠费,而国家民政等部门每年却有60亿的医疗补助结余,救命钱花不出去

  -要换一个思考角度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局面,建设更多私立的盈利和非盈利的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非营利性的医院靠基金支持,也能给民众提供公益服务

  3年医改到盘点时,不少专家认为公立医院改革仍不够给力。

  在大家高声呼唤加大力度时,何梦乔来了个冷思考,“涉及面这么广,必须稳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何梦乔认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还不足以让医院大肆改革,因此不能盲目求速度不求质量。

  而在刘远立看来,改变“急救医疗”现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急救医疗主要包括突发重大疾病及伤害,由于事发突然和费用高昂,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大经济压力。而每年公立医院欠费达到100亿,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急救医疗欠费,但是也不能让医院给买单啊!”

  他透露了一个数字:国家民政等部门每年有60亿的医疗补助结余,“救命钱花不出去,其中有不少是无法确认条件或达不到条件的。”刘远立表示,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提高医保覆盖面,还要沟通好部门间的关系。

  而庄一强则认为,要换一个思考角度,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局面,建设更多私立的盈利和非盈利的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非营利性的医院可以靠基金支持,也能给民众提供公益服务。”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何小手

  医改要用行动回归公益属性

  话题带短链接微博数原创微博数总微博数药价虚高2756583122703医疗体制改革855253326176389

  药价虚高现象引发了舆论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过去的改革未能遏止医患关系的紧张趋势,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生仍然本着不信任态度,“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医疗改革任重道远。

  药价虚高折射体制痼疾

   就普通公众而言,医疗体制改革是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就是依据看病便捷程度和看病价格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而言,主要涉及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当下的问题则体 现为乡镇医院处境尴尬,既受到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冷落,也被普通老百姓所抛弃;对于后者而言,则体现为小病大医,药价虚高。

  医生收取红包、小病大医等现象,如果只是个人逐利的结果,尚能宽容对待,但是,一旦这种现象成为一种“体制的便利”,那么就需要对症下药。就药价虚高现象而言,医疗行业的畸形产业链,行业潜规则等,无不揭示出医疗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深度与广度。

  医改需对方向作出抉择

   在题为《回归公益性是遏制药价虚高的良方》的评论文章中,作者指出,遏制药价虚高,“需要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投标制度,通过有效制度设计防范在中标价 制定环节出现舞弊与腐败。”回归公益属性是医疗体制的终极目标,但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追求理念认同的阶段,迫切需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理念。事实 上,当前医疗市场上,不仅药价虚高现象值得关注,假药失控现象同样让人担忧,警方“假药遍及全国,涉及几乎所有药品种类”的调查结论,提供的不只是一群人 违法的事实,还有整个医疗体制,包括流通环节、监管制度等方面,与医疗的公益属性渐行渐远。

  如同校车与公车的选择,医疗体制改革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致力于提供公共医疗服务还是仅仅作为一个市场的仲裁者,政府需要做出选择。
 
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