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 ||||||||||||||||
|
||||||||||||||||
搜狐网转发刘首文署名文章 时间:2022-07-05 智慧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方向和重要趋势
2022-07-05 10:05
来源:城市化网 刘首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以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空间经济为代表的智慧产业蓬勃发展。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智慧化势必成为必然方向和重要趋势。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制约我国城镇化的政策、制度障碍正在逐步消除,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截止2021年底,我国人均GDP达80976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镇化率达64.72%,全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50429万人,比2020年增加1153万人,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强大引擎,亿万农民正在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数亿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崛起。 (二)我国许多城市深受城市病困扰 1、城市人口剧增。2020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60%,达到了63.89%,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现在每年约有1500 万人口进入城市,到 2025 年我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城市社会。 2、交通拥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9.25%。未来中国的汽车会越来越多,而且似乎势不可挡,到203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4.3亿辆,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千人汽车拥有量约为300辆。然而,我国的很多城市道路不足和城市交通管理落后造成交通拥挤,对城市居民的汽车消费也形成极大的制约。 3、产业能耗偏高。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从每万美元GDP耗能指标上看,西方七国基本上在1.1-1.3吨油当量左右,而我国则高达7.18吨油当量。如此高的能耗水平,一方面归因于我国产业结构“偏重”,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过高。
(三)乡村空心化、污染化、荒芜化现象突出 1、人户分离现象增多。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迁徙到城镇,很多小孩和老人就留守了,原先完整的家庭变得分崩离析,打工人群、留守小孩、留守老人这三个群体都要在心理上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 201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一举突破2亿大关,达到2.08亿。此后,呈逐年递增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人户分离人口一举达到了4.93亿。如何实现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之路面临的最大挑战。 2、乡村环境污染仍一定程度存在。一是我国农村农业发展依赖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农药使用量高于同期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幅度,施肥强度远超出225kg/hm2的国际公认化肥施用安全上限。二是在城市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许多重污染行业如电镀、造纸、化工、冶炼等企业,将生产地点和外部成本转移到环境门槛较低的农村地区。三是我国农村基层没有设立独立的环境保护管理职能部门,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因素,加大了县级生态环境执法的难度和成本。四是公共资源如山林、河道等被侵占和破坏的现象也突出。 3、城乡差距仍然明显。从相对数来看,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缩小为2.64∶1,但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已达26338元。2014年城镇就业人口已经超过乡村,目前城镇的产业吸引了4.34亿人就业,而乡村则容纳了3.42亿人就业。从就业质量来看,乡村就业多是临时性、非完全的就业,从事产业层次和水平也不高。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汇总结果,2016年全国仍有3.5%的乡镇没有幼儿园、托儿所,这一比例在西部达到6%;全国近41%的村没有体育健身场所,其中西部地区为54%;全国33.2%的乡镇没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西部地区为46.7%;全国58.7%的村没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中部、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分别高达59.2%和63.3%;全国45.1%的村没有执业医师,其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0.6%和50.1%。 二、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的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乡村不仅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而且还是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是国家生态涵养的主体区。我国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山区还处于或者紧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比如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几百个乡村。 如果通过城乡融合智慧化技术和手段,与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契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将极大增强中国乡村地区和生态功能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蓄洪防涝、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大幅减少和化解泥石流、山体滑坡、水灾、旱灾等自然风险,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二)有利于逐步消除我国城乡差距 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达到一定的程度,便会造成事实上的城乡对立。这种对立不仅表现为经济收入的巨大差距,还体现为城乡人口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身份和社会资源占有的巨大差异。既然城乡对立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那么通常而言,在农村也发展工业似乎是消除城乡差异的合理方式。但事实证明,用工业化方式改造农村不可行,近年来工业向农村的自发转移更多的是污染性行业的转移,对乡村而言是具有破坏性的产业转移,不仅造成农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降低农村未来经济发展的自然投入,而且恶化的生态环境迫使更多农民离开农村,进一步加剧农村经济贫困和人口凋敝,从而加剧城乡对立矛盾。 如果换个思路,用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让乡村变得比城市更美,那么城市人口自然愿意到乡村去,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如此,美丽乡村不仅不会大规模人口流失,而且成为吸引城市人口的净流入地,产业、资本、基础设施、教科文卫资源等也随之自觉主动地向乡村转移,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最终城乡对立消除。这一点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实践证明。 (三)有利于宏扬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历史悠久。传统村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演进的见证者,是中国人共有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梁漱溟曾提出“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的论断。近年来,乡村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侵蚀着乡村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根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当下,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外出打工前生活的点点滴滴大都与村庄联系,他们的思想观念、日常互动、行为方式和处世规则都深深打上乡土文化的印记,但他们不得不抛弃积淀在自己身上多年的乡土文化而去适应城市,难免经历文化的冲突、分裂和挣扎,从而成为城市农民工精神贫瘠乃至暴力犯罪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城市病”使得城市居民在“钢筋混凝土包围”中,在单调、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温情的传统乡土文化。 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不只是恢复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更是重塑山水村落一体、田园牧歌交融的人文盛景,给予乡村居民对美丽乡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给予城市居民“叶落归根”的归属感,让自然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能源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的推进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技术支持,呈现出新的社会形态和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在产业、区域、文化三个层面加快建立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护、一体化运营,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 (一)提升城乡融合智慧化产业增加值 乡村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树立价值竞争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城乡融合智慧化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农村应关闭现存的污染企业,为提升环境容量、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各地乡村应认真审视自身优势,梳理一条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的清晰思路,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我国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生态消费需求和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下乡投资乡村民宿、传统技艺、古建筑、自然山水等不同于传统一产和二产领域的资源要素。绿水青山和乡风民俗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稀缺性,当人们愿意进行投资或支付费用时,这些自然资源就被资产化了。因此,大量还处于“沉睡”状态下的乡村生态和文化资源为城市资本投资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和资金杠杆。 日本著名农学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六次产业”,其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如果将第一产业农业看作1,第二产业看作2,第三产业看作3,那么便可形成1×2×3=6和1+2+3=6的算式。在中国被称为“三产融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 随着数字信息革命的深入,计算机、通讯、网络、卫星、遥感、以及软件等IT类信息产品市场化加剧。尤其以文化产业定位的网络经济崛起,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其市场功能凸显。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网络经济的市场性质早已超越了文化和信息范畴,电子商务应用、物联网的产业介入、团购网的营销浪潮,都对产业格局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以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空间经济为代表的知识产业,即第四产业已然兴起并蓬勃发展。知识产业是三产融合的结果,知识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即智慧产业,又称第五产业。 最大限度地提升城乡融合智慧化产业增加值,首先,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研究,把握市场需求量、市场供给度、消费者偏好、营销渠道、发展前景等市场信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防止一哄而上、整齐划一、搞运动式推进等短平快行为。其次,要深度发掘乡村地区的民族、历史和人文要素,以农村生态资源、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业科技、农家生活、乡村风情为依托,发展乡村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传承、娱乐康健体验等现代新业态,促进美丽乡村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第三,要赋予新技术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全面升级。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 (二)建构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公共服务体系 建构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就是依托于新技术打破城乡之间的空间区隔,将乡村与城市连接起来,为城乡之间跨越县域、市域、省域,甚至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的联通、资源整合、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提供最为重要的支持,在乡村建立起可持续的、生态宜居的田园社会。 在工业化、城镇化演进过程中,城乡融合的实现往往与“逆城镇化”形影相伴。而从“逆城镇化”生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看,以西方现代化国家为代表的“逆城镇化”主要是在城镇化高度成熟,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或一体化的前提下实现的。 而我国首先要做的便是补短板,建构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重要连接点、以村落为基础的城乡融合智慧化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具有共享性的民生服务体系,提升乡村社区治理服务水平。针对乡村社会的分散性特点,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在实现乡村内部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城市与乡村之间信息传送的无缝链接。通过建构城乡融合智慧化公共服务体系,城乡融合已不再是城与乡的简单相加,是确实可行、可操作性的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平等交流,实现了“城”与“乡”的真正融合,催生出智慧化、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新社会形态。
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与进步不可能凭空实现,而是要以一定的空间、平台为载体而展开。首先,村集体作为村域内部资源整合者,对全域即整个村社(通常为自然村)范围内的所有资源进行勘查,完成村内涉及三产的资源的内部初次定价,依法统一归集体所有,然后分股到户。其次,依靠村内“熟人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资本和风俗习惯,与村民达成股权收益的交易和分配合约,约定村内自然资源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景观提升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公共服务支出。最后,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村域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将在内部完成初次定价的资产以参股的形式分包给村内的经营主体,或者引入外来投资主体,经营主体与农民通过土地托管、反租倒包、订单农业、托养托种、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资金股份合作、生态资源股份合作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外部主体进入农村的谈判成本,吸引源源不断的社会资本下乡,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容易获得官方金融支持,产生的风险也因“村社理性”的存在较容易被内部化处置,大规模的增量收益将显著增强乡村提供公共环境服务和改善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 (三)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智慧化多元文化场景 如何将城市的现代文明与乡村的传统文化融汇交流,就是要让城乡之间的“人”建立起智慧化、多元文化融合的交流场景,通过智慧化技术手段,全方位增强城乡文化融合的理念,从艺术生产创作、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文化市场、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逐一梳理城乡融合的契合点。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同时,厘清政府与市场在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过程中的各自责任,寻找合理路径。 在当前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转型更加剧烈的时期,我国正在通过各种举措推进农民市民化,如何促进农民顺利转变为城市新市民,需要考虑取消农村户籍、城乡文化融合等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城乡文化理念的融合。因此,认真审视如何培育城市文化理念、推动农民市民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智慧化的多元文化场景,一是帮助乡村居民进城打工,如就业技能培训、社交能力、交通常识等,帮助其排解不适,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二是助力城里人走入乡村,引导城市市民入乡随俗,特别是要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爱护乡村的一草一木,珍惜粮食等。三是可通过推广新技术、提升农村创业创新等方式,帮助乡村居民的中年妇女和老人实现就地就业。城乡居民双向流动,打破了乡村传统的封闭性,使之与外部世界建立起真实的、有意义的多重关联。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背景下,居家远程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已成为一种新的工作生活形态。 四、结语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城市,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就是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把城乡间的产业、区域和文化相融合,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系统、综合地解决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病、乡村凋敝和贫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2022年第3期经济视点栏目,作者刘首文,系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城乡融合智慧化发展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https://www.sohu.com/a/564024919_124689
相关新闻 · 搜狐焦点 农民工:中国城市化的原动力 · 搜狐焦点 让全民共享城市化成果 · 搜狐焦点 卓越集团荣誉 · 搜狐焦点网 保亿集团二十周年庆暨第十六届中国城市化论坛 · 搜狐焦点网 直播回顾:保亿集团二十周年庆暨中国城市化论坛 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