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 ||||||||||||||||
|
||||||||||||||||
文明城市 来源:城市化网 时间:2021-08-12 什么是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命名单位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外文名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测评周期 全国文明城市实行届期制,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截至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区)已评选了6届。 考评方式 全国文明城市主要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进行测评优选,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评价作为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测评结果单独排序,按百分计算,得分低于85分的,不能参与全国文明城市申报,同时,该项得分按20%的比例计入全国文明城市总得分。 测评方式: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六种方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难点是实地考察。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方法具体有三种:一是实景(情)模拟验证,如拨打法律服务热线,拨打维权举报电话等;二是实地调查,即进入现场查证被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测评标准,如到社区查看相关工作记录等;三是实地观察,即根据实地观察要求,在实地考察点、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 测评体系 2011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结构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两大部分。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总计分值有120分。 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七大项、37个子项、119个小项,分值为100分。其中,9大项测评项目简称为“八大环境一项活动,外加特色指标”,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有4个子项,分值为20分。同样对每项测评内容都提出了具体的测评标准、测评方式和分值。 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5、申报前完成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任务; 6、未发生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 评选标准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2、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3、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4、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7、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 8、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全国文明城市数据指标 1、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90% 2、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 3、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好率达100% 4、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台车)<10 5、群众安全感>85% 6、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1.5% 7、家庭暴力投诉率(起/万户)<1.5% 8、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遗弃、虐待、侮辱等)投诉率(起/万户)<1.5% 9、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 10、依法直选的社区居委会≥80%的选民参与选举 11、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12、行业风气满意度>85% 13、“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知晓率≥80% 14、大于等于80%的街道建立市民学校,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教学点,有效开展活动 15、形成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市民对本市重大典型的知晓率≥80% 16、人均教育经费支出>420元 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 18、全市性科普教育活动≥3次/年 19、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户/百人)>8 20、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线/百人)>35 21、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160册 22、市属各区文化馆40%以上为二级馆 23、每个街道都有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每万人≥500平米 24、大于等于80%的社区居委会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并能正常开展活动 25、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数量(支/街道)>15 26、区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次数(次/年)>8 27、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人/万人)>8 2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5% 29、文化遗产定期保护,保存完好率≥95% 30、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支持率≥90% 31、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8% 32、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比例≥80% 33、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及遗体行为的认同率≥50% 34、人均GDP(万元)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35、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36、贫困率<3% 37、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平米 38、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标台)>8 39、市民对交通便捷程度的满意率>70% 40、每3-5万居民拥有1个卫生服务中心(站) 41、大于等于95%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42、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满意率≥80% 43、每5万人配备急救车数(辆)>1.2 44、计划生育率>95% 45、平均预期寿命(岁)>73 46、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1平米 47、恩格尔系数<38% 48、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5% 49、城市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率>70%,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50、每百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张)>1.7 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 52、绿地率>30% 53、人均公共绿地>8平米 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55、城市污水处理率>60% 56、环境保护投资指数>2.0% 57、空气污染指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80% 5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59、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0% 6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且市内无劣质V类水 61、科教、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80% 62、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社区>70% 63、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覆盖率100% 64、全市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次/年 65、主要公共场所设有大型宣传创建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数量>广告总数的20% 66、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90% 67、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评选要求 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有哪些要求? 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 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有哪些要求? 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禁止酒后驾车。 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有哪些要求? 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 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的满意度有什么要求? 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90%; 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 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 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 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90%; 市民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参与率≥70%; 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等行为的认同率≥50%; 市民对本市的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 市民对本地网吧行业形象的满意率≥70%; 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与交通便捷的满意率≥60%; 群众安全感>85%; 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80%; 家庭美德的知晓率≥80%; 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创建文明城市对窗口服务行业有哪些要求、有哪些行业? 对窗口行业进行实地考察、随机暗访,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是否文明规范,投诉机制是否便捷有效等。这些行业包括:燃气、供热、自来水、供电、公交、出租汽车、铁路、长途汽车客运站、民航机场、环卫、风景园林、物业服务、邮政、电信、银行、医疗、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工商、税务、派出所、交警等。 评选意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但反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文明城市已成为引导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范式;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做起,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基,城市越“文明”,社会和谐的根基越牢靠。 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文明城市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