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历史街区在亚洲大都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例如东京歌舞技町是酒吧、演艺、影视、娱乐区,与新宿CBD相互配套;北京三里屯是咖啡馆、清吧、餐饮区,与使馆区和外交公寓互补;上海新天地位于淮海路,是外滩金融区的后花园;而新加坡牛车水与中央商务区也是一步之遥。这种具有历史文化深度,步行距离人性尺度的街区,是大都市中发生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频率最高的区域,是一个近悦远来的城市中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区。其总面积往往相当于一个主题公园,是步行半日游的适宜尺度。例如,泰国曼谷中国城中心25公顷,越南河内三十六街100公顷,菲律宾维甘和越南会安30公顷,新加坡牛车水50公顷,小马来15公顷。

  尽管历史街区的容积率显得过低,但其价值会随周边高强度现代化功能区的“长高”而与时俱增。

详细>> 

  历史街区扮演着“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在飞速扩张的大都市中保留这样的街区需要远见卓识。这些“城市会客厅”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1、慢节奏:与快节奏的金融信息区比邻而形成强烈反差,其生活性、休闲性与职场竞争气氛构成互补;这些地方交通通过功能差,是人们休闲的目的地,来是为了停留和徘徊。

  2、小尺度:与数十层的高层现代化建筑群相衬,其低层高密度小街区的空间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舒缓心理压力;同时街道狭窄,围合率(高宽比)可以在1.5:1到2:1之间,高密度带来兴旺的人气和商流。街区尺度不大,东南亚历史街区多在2000平米到7000平米上下。

  3、厚文化:与CBD简洁生硬的现代建材相对,其丰富的建筑装饰和多彩的外墙颜色显示城市记忆和艺术创意。

  4、近距离:与电子化、数字化的商贸服务相比,其人与人近距离热情友善的接触,透出商场和职场稀缺的温度,令人回归人性化的交流。

  5、自发生长:所有这些历史街区,都是在千百年的时间里渐渐形成,是因城市生活需要,因当时当地条件,在成长中逐渐显现出内在的目的性。其功能也是将居住、步行、商业、宗教等等混合在一起,因而是一种“有机的”形态,“自发的”秩序。

  在欧洲,老城广场扮演着相似的角色。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有这样的广场,如法兰克福威玛广场、赫尔辛基白教堂广场、华沙与布拉格的老城广场、斯德歌尔摩的水井广场等等。有趣的是,中世纪遗存的城市广场的面积也都在2000平米到7000平米上下。亚洲国家城市历史上缺少广场传统,城市中的广场往往是在取得独立之后规划建设的,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吉隆坡独立广场,都不是历史遗存因而缺少步行城市时代的人性化尺度。但是亚洲城市有街区传统,只要是一个相对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街区,仅凭其历史上的步行特征,就都有可能扮演一个慢节奏、低强度、厚文化、近距离的“城市会客厅”的功能……

详细>> 

  历史街区是步行区域,行走在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的是街道而不是街区,具体地说即每条街道的长度、宽度、走向、围合率,以及由临街建筑的形制结构和风格色彩所构成的场所精神。在亚洲,有趣的街道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1、严格控制的临街高度:临街建筑的高度受到严格控制,形成历史街区立面,使得行走其中的人们置身其中可以体会到历史上街道的尺度。城市超高层建筑可能成为街道对景,如新加坡河边老街的视廊可见CBD的高楼,吉隆坡秋杰路可以远望双子塔尖,但走在街道中则是闹中取静,临街两到三层的建筑完全可以屏蔽掉“高大上”建筑的影响。

  2、鳞次栉比的临街店面:丰富多彩小店面组成了连续界面是街道活动的媒介,各种交流、创意和消费活动通过这些临街店面展开。临街店面的宽度一般在5米之内,房屋纵深往往10倍于临街面宽,这种店面的体量如果过大,会严重影响甚至破坏街道的场所感。新加坡“小印度”街区中一个印度商人拆迁了临街若干店面建了一个硕大的商场,由于商场临街尺度过大破坏了历史氛围,引起了政府的警惕。当该商人欲买下比邻地段时就受到政府的限制。

  骑楼建筑的外立面为建筑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欧陆式、摩尔式、殖民地式各美其美。百叶窗和栏杆突显了东南亚的热带风情。

  3、川流不息的步行氛围:东南亚与中国南方城市的步行街,往往是骑楼街区。骑楼是殖民时代东西方文明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地方风情。回廊下的灰空间不仅为行人遮风避雨,也大大提高了街区的灵动感。这种步行街的尺度一般不宽,为了收紧宽度和增加临街面,往往在车行道改成步行街之后在街道中间加“人工岛”,例如新加坡牛车水餐饮街,两侧骑楼的红线距离14米,街道中间辟出地方供“小贩中心”经营,这样一来一条街就有了四个临街面,一条14米人行道变成了两条3米加通廊内的2米,形成了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却并不拥挤的景象……

详细>> 

  历史街区的临街面以老建筑、旧建筑为主。亚洲的老旧建筑除殖民地时代的金融行政建筑外,民居商店多为土木建筑,如何维修、养护、使用这些老旧建筑也是亚洲历史街区的课题。

  1、粉刷和维修:如果不是文物建筑,可以通过涂彩色立面来保护墙体,这种做法在《威尼斯宪章》的签署地也有采用,这就是将民居以鲜艳涂料装饰的“彩色岛”。比邻的希腊,白墙蓝窗成为标志性的色彩。彩色的立面掩盖了原墙体的材质和年代,损失了一些历史信息,但的确使街道富于活力。亚洲城市中甚至有将临街而作整体处理的,如马六甲河两岸建筑的立面,做成整体的高水平涂鸦。在新加坡,政府将牛车水、克拉码头临街产权统一收购,政府规定全市临街建筑立面每6年统一粉刷,每11年落架大修。马来西亚则是业主自行粉刷。色彩的变化甚至让新加坡导游说有的房子都不认得了。也许在超高层建筑时代,单单老房子的形制结构就已经与现代建筑拉开距离,构成一道怀旧的风景。

  2、外立面保护:外立面与屋顶是建筑形制与风格的主要载体,因此受到严格保护。我们在马来西亚的秋杰路上,看到一间维修中的老房子,外立面保留,里面的三面墙体和屋顶已经拆除。这种修复做法是欧洲传统,用于亚洲建筑也完全合适。维修后的建筑从街道上看是修旧如初,而内部空间则会为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做充分的改造。

  3、使用功能的转换:临街建筑随街区功能的变化而转换,在香港称历史建筑的“活化”,即随时代进步房屋使用功能转换以满足城市人群新的需求。如香港“和昌大押”改为餐饮,“雷生春”改为中医馆,新加坡“梨春园”剧院改为旅馆。

  亚洲建筑以土木建筑为主,即以木头、砖、石作为基本建筑材料,与欧洲砖石为主完全不同。《威尼斯宪章》签署时没有亚洲专家参与,因此宪章中对于修复的“可识别性”、“不允许重建”等条款的确不适合亚洲土木建筑的维修养护……

详细>> 

  如果说建筑是 “凝固的音乐”,历史街区就是交响乐。她的丰富度和复杂度之高,决非独奏曲或流行音乐可比。但多种器乐的协作、主题副题的转换再现,让我们听上几个小节就可以辨识出来,就仿佛历史街区丰富多彩复杂多变,但我们走上几步就可以感受到某一个街区独特的旋律。

  1、多样统一的环境价值:一个街区的主旋律,也就是其环境价值的发现需要政府、民间、游客的共同认知,这种旋律不是单独一种器乐的音部,而是多种器乐协奏的成果。这多种元素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听上一段便可以在千百首交响乐中识别出的那一首。例如牛车水的主旋律是“传统的华人区”,然而其中有印度庙、清真寺、有剧院、甚至有“死人街”,街区的业态有商品街、餐饮街,商品中有玉器、中国服饰、茶叶、工艺品、肉脯、干果等等;餐饮有印度菜、马来菜、中餐、西餐等等。武昌昙华林也是这样,从开埠到共和的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挑战到应战的缩影。走入其中,学校、医院、教堂和居民区的生活场景,叠加上艺术村和各种文化主题的小店,构成了与众不同的环境价值。

  2、管控与自发间寻求平衡:亚洲城市历史街区的“旋律”,有着管控而成和自发形成两种模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模式。新加坡牛车水和东京歌舞伎町可能是这两种模式的极端版本。

  牛车水是自上而下统一规划改造和经营的产物,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而歌舞伎町则充满了自发生长的成分。与新宿商务区一街之隔的歌舞伎町,下午之前难以找到营业场所。入夜之后则不仅是白领金领们放松休闲的居酒屋、酒吧街,而且是东京著名的红灯区,是黑帮之间必争之地,以至申办了2020年奥运会的东京要出手整治。恰恰是这样,歌舞伎町也就成为各种力量顽强博弈的大舞台,成为生机勃勃的文化土壤:在这里产生了小说《新宿鲛》、《不夜城》、《午夜中远方的恋人》、《都立水商》,拍出了电影《新宿事件》、《舞伎町案内人》、《不夜城》、《新宿驿,东口以东》和众多的漫画作品。牛车水也汇聚了音乐、戏剧、杂技等各种演出和狮王争霸赛,但毕竟由此生发的文化作品太少,管制过度使文化生命力有限。

  参考文献:

  马炳坚:《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古建园林技术》 2007年03期 )

  肖建莉:从《威尼斯宪章》到《西安宣言》(文汇报 2006年2月26日)

  陈玉等:《文化的烙印——东南亚城市风貌与特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