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嘉宾:
顾云昌:中国住宅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
会副主任、教授
董黎明: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导、教授
王嘉敏:诚通嘉业集团董事长、总裁
邵念强:北京成业行房地产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
陈 俊:北京今日潮流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
贾 涛:北京中纺天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建平:中关村商会会长、国际商业房地产投资师协会中国总会主席 李维明:天津市金源伟业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章永龙:德润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城市群的出现和健康发展,既是“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国 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 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 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引起的国际分工,导致了城市分工,让国家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城市定位正确与否,决定着中国城市的命运,它不仅明确了城市竞争力之所在,更重要的是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在 论坛上,专家表示,我国城市定位存在着脱离实际、定位超前,以及相互攀比、千城一面、“窝里斗”等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在痛揭城市定位误区的同 时,大家纷纷为城市定位支招,并一致认为,在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城市要实现最优发展,必须扬长补短,站在区域的高度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制定竞争和发展 战略。同时,区域间的城市要协作,最大化地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企业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企业发展与项目开发应有区域的高度视野,要研究区域,并从所在城市的定位去考虑和运 作。企业如何参与区域的经济开发与建设?企业有怎样的实践?企业如何找到自身发展的特色,确定最优的功能定位,实现城市内外的资源最佳配置?关于这些问 题,大家纷纷支招。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