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蒲韩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简称联合社)在运城市、永济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源于农技培训、启于广场舞、发轫于“服务教育再服务”,联合蒲州、韩阳两个乡镇43个自然村,形成了5个专业合作社,3800多户社员……
如今,联合社18名辅导员,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历练于城市,根植于乡村。他们每人每天奔走于180—200户社员的田头地尾,在家长里短之间掌握了联合社每一户社员的基本状况、生活需求,为社员提供统购统销、生态生产、信用互助、老人养老、儿童教育、手工艺传承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
一、蒲韩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形成与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实行“包产到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弱点也逐渐显现。如何提高家庭经营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将小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国内、国际大市场对接,是我国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的农业来说,也意味着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也急需受到保障。
2004年起中央连续14年发布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2006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正式颁布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战略为乡村建设再一次支撑起强有力的后盾。
在此背景下回顾蒲韩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以下简称蒲韩联合社)20年的发展历程,自1998年的农业技术培训开始,后在永济市妇联的帮助下,成立了寨子村科技中心和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在为农户后续的培训中又增添丰富的妇女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又开始尝试经济合作。2007年国家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探索近十年的郑冰及其团队以培训了多年的当地农户为群众基础,率先发起,在蒲州镇及韩阳镇范围内成立了28家专业合作社。2012年9月联合蒲州、韩阳两个乡镇43个自然村5个专业合作社在永济市工商局注册为“蒲韩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最终发展成为一家跨两个乡镇、23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六万亩土地的互助性经济合作组织。
蒲韩联合社的团队成员全部来自当地农村,生于乡村,成长于乡村。在这二十年中,团队成员秉持着让农户生活得更有尊严、让我们乡村更美的理念,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农户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合作发展的综合服务之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二、主要做法
1998年为引导农户科学生产,合理投入农资,而后开始举办技术培训,建设科技兴农网络,当时主要靠请当地技术服务站的老师为农户授课,发展至今联合社已发动社员成立了386个有机农业联保种植小组,以“守护土地、守护良知”为宗旨。
2001年,为发现骨干、凝聚人心,组织妇女跳舞,并通过跳舞延伸更多的娱乐活动、文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更适应、更适合乡村工作,并探索出一条以户为单位,从生活生产方面入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2004年通过乡村卫生治理大运动,整治村庄环境卫生,一户户的入户沟通,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最终,全部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公益劳动中,完成村庄巷道堆积多年的垃圾清理,而后的村民义务修路也顺势完成,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由此也开启了自主互助的社会化服务道路。
2005年开始尝试经济合作。2008年到2010年,侧重社区公共服务与经济合作实体同步发展,具体如下:
① 社区农民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的制度建设,且还原于日常生活中;
② 社区农民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有效进行;
③ 红娘手工艺作坊完成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
④ 有机农业联合社生产组织体系制度建设;
⑤ 生态家园环保理念全社区普及;
⑥ 妇女活动由娱乐提升到以家庭教育为核心的读书文化活动;
⑦ 农资超市转型为消费者合作社;
⑧ 关注社区内老人健康快乐的生活。
2011年至2014年侧重制度化管理促进社区各个项目步入快速发展期:
① 有机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与消费市场有效合作;
② 社区老人与妇女、儿童三位一体的服务理念,应用于实践中(老年公寓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妇女儿童学习与社区生产发展相结合);
③ 环保与节能一并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生态厕所改造,污水有效防治,社区能源充分利用);
2015年至2018年侧重社区内部良性循环体系与政府、市场有效结合完成社区三大目标:
① 社区环境回归生态、文明、古朴、含蓄;
② 社区社员人人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能力;
③ 社区社员达到稳定增长的经济收入。
自1998年开始,团队历经二十年的艰苦探索,如今蒲韩联合社以“服务教育再服务”为宗旨,坚持“真实生活品质提升第一,经济互助第二”的理念,深入社员的生产生活,围绕社员生产经营和生活需求,提供统购统销、生态生产、信用互助、老人养老、儿童教育、手工艺传承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三、联合社的“服务教育再服务”模式
(一)生态生产合作
1、土壤改良和生态种植
坚持自愿原则典型示范;坚持逐步推广,不一哄而起。
从1998年的农业技术培训,我们始终坚持引导社员在生产上精耕细作,合理使用农资。2010年前后,合作社自觉开始以改良土壤为目的进行统一生产指导。第一年,合作社就号召社员自愿拿1亩地进行实验。3年后推广到每户5亩,统一要求在改良的耕地上种植4—5种不同的作物或果树品种,这样做既是错开农时,防止一哄而上导致果品滞销,又能发挥家庭生产优势,使劳动力、资金都得到优化配置。
2、农资统购、日用品统购服务
合作社社员土地面积约3万亩,社员联合起来农资统购既能保证监督质量,又可联合降低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引导社员合理健康地使用农资。自2014年后又增加了为农户提供日用品统购服务。联合社始终遵循保证质量价格合理的原则为社员提供服务,起初每月为社员统计一次外,在后续的发展中增加了传统节日需求统计统购服务,包括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通过日用品统购服务,蒲韩联合社引领社员做到正确、健康消费,杜绝假冒伪劣的商品进入农村市场,至2016年日用品统购业务涉及9个种类68个品种,全年日用品统购约430万。
3、技术培训
社员技术培训从1998年到现在,通过成立联保种植小组,田间技术指导和室内课堂相结合,师资团队由当地技术指导员和外部高校老师组成,引导社员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同时,学校也作为内部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基地,每月集中学习1—3次,相互分享交流工作方法、经验问题、提高团队凝聚力。
4、农产品统销
农产品统销主要是针对社员土地生产的合格农产品统一销售,联合社通过永济、运城两个城市消费店以及和经纪人联盟,确保产品进入市场。农产品统销作为合作社至关重要的一项业务,联合社员统一对接市场,保障了产品价格。
5、兴办乡村旅游
蒲韩联合社协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城乡融合与互动,链接城市与乡村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制定统一服务接待标准,组织指导生态户自愿加入乡村旅游项目,以家庭农场的方式接待游客。蒲韩联合社距离市区不到1小时车程,联合社组织社员提供乡村体验式旅游,其中包括农耕体验和当地的传统文化体验。节假日城市居民会与家人朋友选择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舒适。同时农耕体验结合参与式保障体系,让城市消费者加入到生产过程中,组织城市消费者与本地社员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而这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巨大推力。传统文化体验中,借助联合社的红娘手工艺与社员的手工加工坊让游客亲自体验手织布的十几道工艺、体验棉花到布的过程;在手工加工坊里感受民间手工美食的加工过程,如芝麻酱、香油、豆腐等产品的纯手工加工过程,可亲自体验其中加工环节。2017年联合社每月接待2-3次的团体游。
(二)日常生活与文化服务
1、互助养老。由于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养老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农户纷纷要求合作社兴办照料老人的服务项目。于是,蒲韩联合社在村里租下民房,以入股合作的方式筹集资金,于2013年创立了“不倒翁学堂”即养老院。每位参加养老合作的老人由子女每月交费200元,合作社保证老人每天吃两顿饭。“不倒翁学堂”本着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精神,组织让老人参与诸如挖野菜、做手工艺等轻便劳动来增加收入。这项合作虽非以赢利为目的,但也没有让合作社贴补,基本上自负盈亏。养老院共设30个点,每个点安排2名护工、志愿者,还在全合作社内动员了30名义工参与养老服务,让75岁以上的老人不出村就可以养老。
2、农村儿童教育
我们一直坚定儿童是乡村的未来,孩子在乡村能够得到最好的自然课堂。我们的儿童教育分为夏令营和儿童学堂两部分。2008年我们在做“十年计划”把儿童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同年10月份儿童教育部门单列出来,开始做整个社区43个村的学校调研。2009年至2010年,我们计划想做一个儿童学校,因为碰上撤点并校,将儿童教育搁置;2011年有了新的想法,作为合作社我们开始思考可以给孩子提供哪些服务,7月份,在理事长郑冰的带领下,从内部员工子女开始我们做了第一期儿童夏令营,并在2012、2013年连续开展夏令营,社员子女也积极参加。夏令营主题为“释放孩子天性”,内容为带领孩子:了解并参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访山、看黄河、自己动手做食物,并了解参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剪纸、纺线织布等)……
开展夏令营,我们看到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危机:
<1>农村隔代教育问题比较严重,甚至有些年轻父母对自己子女不了解,觉得孩子什么都不会,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2>村里很多孩子(甚至6-12岁的孩子)对自己周边的自然环境都不认识,更何谈乡土文化;
<3>撤点并校以后,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里,孩子过度自卑,产生攀比心理,对村庄不自信。
2014年,夏令营遍布蒲韩各个村庄,并新增了英语品格营,累计学员374人,让本地的大学生参与到乡村志愿活动中了解乡村,农村的妇女、儿童、老人分别参与夏令营学员和志愿者。在寨子村广场举办的结营活动,共有500人参与。
2015年至2018年,蒲韩的夏令营吸引北京、河南、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及本地城市孩子参与:弥补更多的孩子自然缺失症并促进了城乡儿童的融合。
儿童学堂于2014年开展启动,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老师策划发起的华夏三亲启蒙教育中,蒲韩成为一个试点,在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儿童成长关键期,开始启蒙教育。在学堂中,孩子可以不出村完成启蒙教育,增长他们的自信以及与乡土社区的链接,并在此过程中吸引年轻妈妈做老师,回归乡村,陪伴孩子成长!
儿童学堂开展的课程内容主要有:
自然开慧课程:根据24节气安排四季自然教学内容,使儿童在与自然节律的吻合中感知自然、认识自然、在天人感应中实现启智开慧、实现身心灵一体的健康成长。
经典启蒙课程:在幼儿记忆黄金时期,讲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指读、背诵三字经,完成对中国4000常用汉字的认读学习,并进行行为养成。
乡土文化课程:寻找乡土民俗、本村村志、技艺能手、道德模范等三亲教育素材,让活教材在天地之中滋养孩子扎根乡土。借用天地社区学校家庭的力量共同影响教育孩子。
心灵手巧、礼乐艺养教育: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绘画、礼仪等教化功能,重点开发乡土音乐、乡土艺术、乡土文化、乡土风俗等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熏陶教育功能,让礼乐开慧成为终身滋养。
心灵手巧教育:秉承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围绕手脑并用、身心合一的原则,开展手工艺术、农耕劳作、舞蹈游戏、健身习武等课程,让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
3、文化服务
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看到了文化既是一种释放天性、改变自我的力量,又是一种团结凝聚的力量。因此首先组织妇女跳广场舞,组织学习提高,倡导优良家风家教,批评不遵守文明规则、不孝敬老人、闹家庭矛盾的村民。同时,每个季节举办不同的公益活动,如春季的“我家最美”卫生活动;夏季的“夏风童趣”夏令营;秋季的“我家有宝”老人活动;冬季的“相约冬季”青年交流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又提升了村庄的文明风尚。
(三)资金互助
农民贷款难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为此蒲韩联合社对社员开展以诚信为担保为社员提供种植、养殖、家庭消费等信用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5年内累计服务农户6165户,累计放贷金额1.366亿元,更加增强了联合社与社员之间的紧密性。
由于联合社始终遵循三位一体的指导方针,从而形成了基于【生产促进供销】、【供销服务信用】、【信用推动生产】“服务教育再服务”模式的自循环经济。
四、经验与启示
(一)形成了基于熟人社会的乡村治理载体。
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支持和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村容整洁、养老、幼儿托管等社会性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民之间的互信互助远比城市重要。蒲韩联合社在开展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熟人社会原理和制度优势发挥出来了。尊重本地的公序良俗,在管理人员中培养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农户服务的精神境界。以此为前提,蒲韩联合社在各种事务当中,以生活方面为切入点,尤其注重引导社员的观念转变,在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也进行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形成了基于熟人社会的乡村治理载体。
(二)积极探索出兼并社会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乡村综合组织架构。
蒲韩联合社的原点是郑冰夫妇的农资经销店,也属于从专业合作社起步。但管理团队没有拘泥于某个项目,而是把各个专业合作社整合到联合社中,形成综合服务优势,把农户手中掌握的土地、产品、资金、人才、市场信息等多种要素有机地组合成市场竞争优势,有效地改变了专业合作社单打独斗的艰难局面。
通过持续的文化活动与义务劳动调动农户的自主性。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在此过程中激发出了农户的积极性,在后续的经济合作中逐渐显现出农户的自主性与主体性。
(三)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与合作精神
联合社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行民主管理、互助互利,高度重视提高社员素质。依托农民技术培训学校,要求社员每年自费参加农业技术培训4次;专职人员必须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辅导员养成读书习惯,至少读4本书,并组织定期交流。联合社要求社员遵守国家法律,尊老爱幼,不赌博、不偷窃、不上访,并能邻里和睦相处,自觉参与公益活动,追求生活真善美。联合社的农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放心,正是基于对合作社理念和社员诚信的信任。农民在起始阶段对合作社不大了解,有个观察认识的过程,往往抱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态度,更加需要培养合作精神。自觉遵守合作社章程,牢固树立合作意识,增强社员主人翁责任感,是办好农民合作社的基础。
合作组织是帮助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要把准社员需求的脉博,认清自身的优势,不断开拓合作领域,形成与社员互相依存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农户生活方面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引导社员健康理性消费,还原乡村原有的朴素、节约、互帮互助的生活本质。
(四)建设美丽乡村,吸引返乡创业就业。
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带来农村空心化和乡村凋敝难以避免的当下,蒲韩联合社的建设和探索,给乡村带来了富裕和活力。
一方面,联合社近一百名全职工作人员全是蒲韩地区的村民(女性居多,有些是本地人,有些是嫁到本地的媳妇),且辅导员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联合社的工作不仅是一份生计,也是锻炼能力的机会。而对年长些的老员工来说,联合社也不仅是生计,还是一种价值体现,亦是创建美好家园生活的事业。另一方面,随着乡村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村容村貌的不断改善,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陆续返乡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