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志敏透过食物安全问题看到了三农问题和中华农耕传承危机、看到了从西方传入的化学农业对生态和意识形态的破坏,产生复兴中华农耕文明的使命感。2001年,她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在北京市房山区江村承包150亩地,开始农耕实践。她为这块土地注册了一个名称:天福园。因为“民以食为天”。

  十八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生活在农田,白天劳作放牧,夜晚读书写作,整理、研究和探索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精髓,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合作,自律地生活”的知识农人思想。

  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养护,天福园农庄成长为“生物多样性农庄”,土地肥沃,充满生机,满地蚯蚓粪,恢复野生草类上百种;草丛中生存着各种昆虫和一些野生动物;树林里百鸟欢歌、牛羊自由快乐地吃草;各种果树十多年不施肥、不打药、不浇水,果实美味无以伦比。一个生物多样性农庄就是一个聚宝盆,不仅有可持续生活,还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自1992年联合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各国纷纷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通常自然生态保护区地处偏远地区。张志敏在北京、距天安门约50公里的地方、依据中国传统农耕方法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在中华农耕文明的滋养中实践农耕十几年,张志敏给农业下了新定义:农业是人类生活;农业是人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的艺术,是用生命欣赏的生命艺术。她认为农田的天职是养育民族,农民的天职是养育民族,政府的天职是养育民族。天职三位一体,和谐统一,国泰民安。

  一、缘起:“先知先觉”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从事食品出口工作的张志敏得知欧洲国家制定了食品农残含量标准。她知道了农药有害,知道了农药残留有害,她不明白为什么明知农药有害却不制止于源头;她担心中国会步其后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志敏注意到了国内与食物相关的五种产业即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饮料业都发生了巨变。种植业,学西方的种植化学化和工业化,种植工业依赖农药化肥农膜等等化学品;养殖业,学西方生物工程化和集约化,养殖工业依赖合成饲料、疫苗、抗生素、激素;食品加工业、饮料业,学西方添加剂配方化,食品、饮料的生产依赖添加剂;餐饮业,学西方快餐化,餐饮依赖添加剂。几乎所有入口食品的加工都患了“添加癖”。除了食物污染,她还注意到空气污染和生态危机。

  源于个人对健康食物迫切需求的愿望,她趸交了十年地租让亲戚农民代租代耕,为她生产无化学污染食物。亲戚说:“不用化肥,不长;不用农药,不收。”她给亲戚请专家、送农业科技书,发现专家能教的和书中能教的更多的是从西方传来的化学农业。三年过去了,亲戚未能为她生产出无化学污染的食物。亲戚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多苦,没受过这么多累。”依靠亲戚农民帮她解决食物安全问题的方法行不通。亲戚家五世同堂,世代农民。老老爷子90多岁,老爷子70岁,都健在。看来懂得化学农业以前的传统农耕的老农民所剩不多了,获得无污染食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她心里充满紧迫感、危机感。

  2000年,中国加入WTO的谈判陷入瓶颈,她开发进口的第一批美国柑橘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加入WTO起到积极作用,也引来国内一片“狼来了”的呼声。令张志敏内心纠结的是:为什么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会被称为“社会弱势群体”?为什么农业改革20年中国农民没有成长?为什么古老的农耕民族变成农业弱国?为什么农民离开农药化肥不会种地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有着灿烂的饮食文化的国度不知不觉间丧失了食物安全?她感到“三农问题”扑朔迷离,要理清这团乱麻,需要有人去体验农民、实践农业,在实践中经历、思考,通过实践理清头绪。谁来做这件事?她感到责无旁贷、舍我其谁。强烈的使命感使她下定决心做农民,去实践农耕。

  听说她要务农,有人说:“听说过没有?要想穷,去务农。”有人担心地问:“你不是学农业专业的,做得了吗?”还有人给她建议:“要想当农民,别在国内当,出国当农民去,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哪儿都成,不少国家对农业投资移民有优惠政策,对搞农业有扶持政策。”

  如果说移民的话,从小学外语通几种语言又做了十多年国际贸易的张志敏完全有条件选择生态环境相对好、食物污染较少的国家移民且不必从事农业。张志敏不想只为找口饭吃而抛弃父母、抛弃家国。她想既生在中国,她的根就在中国。

  化学农业是从外国传过来的。一百年前化学农业在西方兴起,借助资本的力量席卷全球。不到一百年,几乎全世界都面临食品安全问题、生态危机问题和健康问题。中国是农耕古国,曾拥有灿烂的农耕文明,化学农业虽然较晚侵入中国却在中国传播最迅速,农民变成社会弱势群体,生态受到破坏和污染,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根已受伤很久很重。她明白要获得安全食物,需为大地母亲疗伤。

  她想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她坚信中国政府也会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公民从事农业。她相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党和政府一定会制定英明政策来鼓励公民创新农业发展道路。

  二、实践:一个知识农人复兴中华农耕文明梦

  2001年初,经朋友介绍,张志敏在北京郊区一个村民手里租了30亩地,租期三年。30亩地,租期三年,权且落脚、热身。2001年底,她听说附近有个江村,有600亩土地退租闲置,正在招租。她想租100亩,村支书希望她能把600亩都租下来。她知道更多土地需要更多的租金和更多人工费,她肯定承担不起,此外,她还担心找不到干活的人。她要做的不是投资,而是通过实践找答案。在老家委托亲戚租种一百亩的经验已经让她知道农业的艰难,已过不惑之年的她明知此举是个非常大的冒险,但是,食物梦想和炎黄子孙责任交织在一起,鞭策着她行动。她租了150亩地。这150亩就是她自制的扁担,一边挑起她的食物梦想,一边挑起复兴农耕的梦想。

  签了土地承包合同后,整个冬天张志敏都在设计规划。她没学过设计规划,她要安排生活。

  古人说:“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言壤”。一定要留一块地不耕,让万物自生,也许有助于修复人的不妥当的耕种;

  没有河流,可以挖个水塘。挖水塘的土可以堆积在水塘中央作为不耕的野地,她将水塘和不耕种的野地称为“涵养区”;

  她不要单一种植,在这块地上要种各种各样的本地能种的果树、蔬菜、谷物等等,她要用这块土地为自己生产出尽可能多种的食物;

  在农庄里家禽家畜是不可少的,鸡鸭鹅兔牛羊猪,都养才有趣;

  为了尽量减少邻近化学农田对这片土地的污染并为了安全考虑,建筑围墙是必要的,还要种植有滤毒作用的植物做屏障;

  她要以农田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需要一些帮工,为此,她需要盖几间农舍;那块地整体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东南角是约3亩的大坑,可用作堆肥区;……

  2002年春,她开始了农耕实践。

  实践1:利用自然降水安排农事

  那150亩地没水没电。在那块土地的北边有一眼废弃不用的机井可以利用。首先解决没电的问题。村支书安排电工帮着接电过来。她买来电线电缆,人工挖沟近千米,埋设电线和电缆,引来了动力电和照明电。有了动力电,她买来潜水泵,村里的电工们帮助修好了机井。张志敏见过的农田都是用水渠引水灌溉,她觉得水渠既浪费水又妨碍交通。她想可以借鉴城市供水的方法用水管供水到不同的地块。为了防冻和不影响交通,可以在地下埋设水管供水网,每块地设置一个出水口。她买来了塑料管。那时候附近还没有出租挖掘机。人工挖沟,总长1500多米,铺设水管,安装出水口,人工填埋。灌溉网铺设完,试水,到处漏水,原因是塑料管爆裂。她又驾驶小卡车四处打听买来高压塑料管。将沟挖开,取出已爆裂的塑料管,换新塑料管。

  灌溉网安装妥当,就到了谷雨时节。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张志敏要在这块150亩土地上种出来自己所需的各种食物。

  每年开春,她看到,到处的农民都忙着抽取地下水浇灌土地。她想起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一般来说,春季没有大雨,而现代农业灌溉使用机井,水量没有季节之分,开春浇地所用的水量超过一场夏季大暴雨的降水量。地下水的质量与雨水不同;浇水水量太多也不一定好,会淹死一些生物。缺少植被和生物物质的土地经大水后会板结龟裂。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大面积单一种植已造成生态畸形,破坏了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功能。单一种植的农作物的根都在同一土壤层面,缺少保水机制,缺少抗旱能力。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除了干旱浇水、生长期格式化管理例行公事般地浇水外,施化肥也必需大水浇灌来完成,因此少不了抽取地下水。平原地区超大面积的单一作物在相当大的地理范围集中抽取地下水给生态造成巨大压力,每一个水泵就像一个抽血的针头,无数水泵同时期抽水犹如在一个人身上扎了无数抽血针头同时进行静脉采血,这样的行为在一个作物的生长季中要重复几次。地下水位降低了,人们打更深的井,安装更大功率的水泵。机井让人很任性

  她尝试利用自然降水安排农事。农耕实践需要耐心,农耕实践需要年复一年适时而为,不像工业技术革新可以加班加点地进行。多年之后,有的农工发现她“运气真好,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对农工说:“不是我的运气好,是我注意观察,注意与自然合作。农业是人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的艺术。”

  她不断地对农工重复“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终于有农工懂得了这句话。她让农工注意每天的天气预报,注意观察物候。农工的视点变了,不再盯着手表,盼着下班;不再相互攀比计较,开始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劳动态度随之改变,有了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劳动心情也随之改变。当每次降雨都变成及时雨、与自然的合作顺利成功时,心中充满喜悦;以与自然合作为出发点,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加强了。对自然的了解越多,越能更好地与自然合作,与自然合作得越好,人越快乐。

  十年以来,果树林里的出水口没有打开过,果树林没有人工浇水;每年播种谷物,不用人工浇水,等着降雨。水是生命元素。人需要饮水,家禽家畜需要饮水,种菜移栽需要适量浇水,为了减少对地下水的骚扰,她用水窖、水缸和水桶蓄水。

  实践2:不用化肥,打破土壤千年耕种必然老化的神话

  “农业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初建农庄时,找不到合适的粪。按她的规划,要在农庄里养家禽家畜。缺少粪只是农庄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

  她养了鸡,不多,满地跑,随便施肥,晚上栖息在树上,鸡粪不多,不必收集,大自然有自洁能力;她养了羊,不多,放牧,随便施肥,羊吃的不多,羊粪不多,不会污染环境;牛是家畜中体型最高大的,食量最大、排泄量最大。按她的规划,早想在农庄里养牛。但是买牛的花费不菲。为了建设农庄,在最初的三年里,张志敏已经用光家里的所有积蓄并因务农没有了工资收入。她已经一贫如洗,买不起牛了。

  为了给农工挣工资,她外出打工三年。用打工挣来的工资和地里出产的微薄收入支付农工工资和地租,捉襟见肘。她像用生命滋养胎儿发育的孕妇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含辛茹苦地滋养农庄的发育。打工三年,果树开始结果了,她决定回农庄。因她尽心尽力地工作,临行老板给了她十万元。于是,她有了买牛的钱。她用六万元买了十头小牛。为了开展农工培训,为了获得认同,她用其余四万元做了蟠桃、樱桃和鸡蛋三个产品的有机认证。2008年天福园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获得种植和养殖双重有机认证的私人农庄。天福园有了牛,有了足够的粪和更多活力。

  让她下定决心买十头小牛的是野草。八个农工每天在农庄割草,野草却覆盖了大片樱桃树林。樱桃树得不到光照,被欺不过,死了不少。她需要足够多的“专业割草运动员”。牛是草食动物,用舌头卷草吃,不吃根、不啃树皮,对植被破坏性较小;牛懂得不同的时节吃不同的草;牛可控草,牛粪可施肥,牛尿可杀菌。不需给牛付工资,也不需给牛制造饲料,只需付出爱心管理。家畜是农家的组成部分。她先让人送来两头小牛,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小牛。试养了三个月后,才让人送来了另外八头小牛。

  十头小牛每天在果林中吃草并随便施肥、自由快乐并努力地“割”草,还把草满满地装在肚子里带回牛舍,心满意足地静卧、倒嚼、造粪;牛长大了,母牛产犊,为她带来了香醇的牛奶;公牛带来美味的牛肉。为了生态平衡,牛的数量控制在10-15头之间。农庄里再没出现过野草缠树覆盖树的情景。

  在果林中适量适时适度放养家禽家畜,不仅家禽家畜享有健康的食物和生存环境从而健康成长、富有生命力和抵抗力,而且还能维持生态平衡,不会过度施肥,不会破坏植被、不会破坏物种、不会污染土壤和水。

  面对土地荒漠化,不少人认为是经数千年耕种饲养后土壤必然老化的结果。张志敏在天福园的实践说明:妥当耕种适量饲养可恢复生态。

 

  实践3:保护野草,治愈土地“再生障碍性贫血”

  张志敏从小喜欢植物。上大学时她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历经八年靠中药调理和食补食疗恢复了健康,因此她体会了植物与人体的生命关系。在先祖神农氏的带领下,中华民族认知草与人体的生命关系,没有无用的杂草。

  从建设农庄开始,她就非常关注草。走在板结的黄土地上,她心里一遍遍发问:“怎么连蒲公英和紫花地丁都没有呢?”那是她小时候就喜欢的植物。后来,她惊喜地发现了一棵蒲公英,她告诉所有农工千万要注意,锄草的时候手下留情。每当她发现一种“新”草,为了确保引起足够的重视,她甚至会把农工引到那“新”草处,再三叮嘱,辨认清楚、小心保护。

  春季,果园里的草刚长出来,农工就忙着在果园里除草了。“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言壤。”她发现春季生发的野草长不太高,不会影响果树的生长;她注意到北京春季干旱,春草可以起到给土壤覆盖保水的作用。她想,春季万物生发,人为干预不当会导致物种再生障碍。因此,她不让春季除草。

  夏季,草木旺长,烈日炎炎下人工除草,没人愿干。农工说:“这年头哪儿还有人工除草的呀?!买点儿除草剂,喷一回管好几个月,花钱不多又省事。这人工除草,您得花多少工钱呀?”她认为夏季旺长,人的身体也在旺长,代谢旺盛,需要多运动,人工除草有益身体健康和生态健康;用除草剂会杀害生命、毒化土壤和环境。她对农工说:“其他民族发明除草剂、使用除草剂,他们不懂中药,情有可原,中华民族使用除草剂不可饶恕。因为中华民族从先祖神农便开始尝百草认识植物与人体的生命关系。满地的野草都是中草药,都与人的生命有关。”她建议农工与自然合作,可调整工作时间,早来早走,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干活;她建议农工随着太阳的运行调整工作地点,总在有树荫的地方干活。一年年过去了,土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了,人也在与自然合作的劳动中身心健康了。

  如今,在天福园农庄仅野生草类已有上百种。种植植物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形成良好植被覆盖,土壤有了一定的蓄水功能。农庄里没有奢侈华丽的东西,只有大自然的风貌。

  实践4:禁用农药,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打农药已成为现代农民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事。初建农庄时,桃树发生了虫害,整个桃林没有一片完好的叶子。农工纷纷说:“得打药”。明知农药有毒,农民仍念念不忘打药。打药使现代农民有懂得科学种田的成就感。但天福园禁用农药。

  张志敏展开树上卷曲的桃叶,看见里面有很多蚜虫。蚜虫从哪里来的?蚜虫为什么集聚在桃叶上?这样细小而水嫩的昆虫肯定喜欢水分多的地方,否则在干旱的春季它们会很快失水而死。她任由虫害发生,静观其变。有一天,下了场小雨。第二天她注意到卷曲的桃叶舒展开了。走近桃树仔细看桃叶,蚜虫不见了。桃树发生了“虫害”,没打药,“虫害”消失了,桃树仍活着,继续生长。

  她将“虫害”发生过程中所看到的情景在记忆中回放:万物自生,地上长草,昆虫在草中生存。因为锄过草,土地裸露,整个桃林除了桃叶别无绿色,昆虫无处藏身,结果被“逼上梁山” 成为“害虫”。不论是果树,还是谷物,大面积的单一种植,没有杂草,没有多层次的植被,从大自然角度看,是一种畸形生态。

  有一年,梨树结了很多果实,个大味甜,就是虫眼多,有梨小食心虫。她把禽舍建到梨树边,家禽喜欢吃虫,梨小食心虫从树上空降下来时会立刻被家禽吃掉,即使虫藏到土里,也会被鸡爪刨出来。用家禽治食心虫的方法行之有效。

  她发现,某种草是某种昆虫的宿主,等宿主草长大的时候正是某种昆虫繁生的时候。她嘱咐农工割草的时候不要割某种草。她看到草长高了吸引来很多昆虫时,她让农工收集。她利用昆虫宿主控虫的方式已经传到了欧美。

  张志敏认为,人与植物、植物与昆虫、昆虫与鸟类之间有着密切的生命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昆虫是大自然派来的信使,人应读懂大自然的信息而不是草率粗暴地杀掉信使。张志敏认为中华农耕文明可以教会人们读懂大自然的生命信息。

  经过十多年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合作培养建设农庄,天福园的土壤肥沃了,充满生机,满地蚯蚓粪,上百种野生草类得到恢复,草丛中生存着各种昆虫和一些野生动物,树林里百鸟欢歌。天福园生态系统形成,生态系统功能形成。在2011年周边数公里范围发生美国白蛾灾害的时候,天福园里安然无恙;在频发禽畜传染病的时候,天福园里安然无恙。

  实践5:聚宝盆,让农庄构建可持续的生活

  让张志敏感到安慰的是她能通过劳动获得安全食物。“人勤地不懒”,复种种植,多种养殖,辛勤劳作,管理生命。天福园农庄成为自养的生态系统,成为生物多样性农庄。生物多样性农庄就像聚宝盆,不断地产出。樱桃和桑葚熟了,引来了很多很多鸟,多种些樱桃树和桑树多,不怕鸟吃;樱桃桑葚没吃完,杏熟了;杏吃完了,桃熟了;桃吃完了,伏苹果熟了;李熟了、梨熟了、核桃熟了……。年复一年,她吃的肉禽蛋奶果菜粮谷是通过自己与自然合作获得的。

  做过十多年罐头出口的她了解一些食品加工原理,天福园农庄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她提供了足够的实践机会。苹果、蟠桃、杏熟了,鲜食以外多余的果子,她用来做水果罐头、果酱和果干,一年都有的吃;樱桃熟了,除了鲜食外,她还用樱桃酿酒,可窖藏多年;黄豆、花生、芝麻丰收了,她用来做豆腐、花生酱、芝麻酱;蒸全鹅、酱牛肉……都是农庄自产、她自己亲手烹制;中秋节的五仁月饼和豆沙月饼都是农庄自产、她自己亲手制作的……。在农耕生活实践中,她读懂了《齐民要术》。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张志敏认为农产品的妥善储存和保管是农民的必修课。大地每年生产可冬藏并有助于人体冬藏的食物,农庄生产的那么多供冬春食用的果菜如何保存呢?冬季天寒地冻,最环保的保存方式是地窖。在哪儿挖地窖呢?看着生活区附近一行行多年仍未开花结果的苹果树,她忽然灵机一动,就在苹果树行间挖沟,沟不要宽以便于冬储菜的保暖和覆盖。挖沟用来储菜肯定可行,也许挖沟还可使平坦地形改变、产生模拟丘陵的效果有利于苹果生长。于是,她在几条苹果树行间都挖了一米深的长沟。每年从“霜降”到“立冬”收获各种过冬的蔬菜,放在储菜沟里,适时覆盖。一冬一春有的吃。

  在挖储菜沟时,张志敏注意到土壤比她刚来的时候有了很大变化。当初,栽树苗时,土质比较坚硬,有胶泥块,还有很多不规则形状的坚硬的“小石螺儿”。据本地人说,这块土地因土质太差没有成为分包地,他们曾想利用这块地建砖厂,也因土质太差失去了机会。在她耕种了十年后,地里的小石螺儿不见了。储菜沟的沟壁、沟底有很多蚯蚓洞。看见蚯蚓洞,她明白了,原来蚯蚓不只在表层土生存,它们像鱼一样,有不同的品种,可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生存。初建农庄时难得见到蚯蚓,十年后满地蚯蚓粪。在观看蚯蚓洞的时候,她发现了土壤颜色的变化,下半截土仍是原来看到过的黄色,上半截土色已发黑了。蚯蚓是土壤管理专家。挖储菜沟让她有这么多发现,她很开心。更让她开心的是,第二年春天,长了好几年的苹果树开始开花了,是否模拟丘陵产生了效果不得而知。从那时起,每年苹果树开花、结果,不浇水,不施肥,却硕果累累。苹果丰收了,不用急着卖。次果给家禽家畜吃,好果慢慢地与亲朋好友们分享。苹果易储存,收在冷屋里就好,一冬有的吃,一春有的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水土。生命可持续,生活可持续。

  实践6:新生活,城乡携手走出一条新农民之路

  在十多年的农耕实践中,张志敏看到悠久的轻农历史遮盖了中华农耕文明,对现代科学的迷信阻断了中华农耕文明,农民逐渐弱智化,成为社会弱势群体。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食物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对食物的了解和认知也发生了变化,或完全食盲。新农民应该是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的人。为了留住中华农耕文明的根,她给200个学校校长写信邀请开展耕食教育。

  为了让人们从天福园果实的甜美中尝到大自然的真味,从吃的行为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明白人生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是管理生命,张志敏把农庄产品都送给亲朋好友,成立有机农业俱乐部。两年后,她不再是孤耕者,天福园农庄成为一个家园,农庄有了家人,称为“福人”。

  为了减少碳排放,年近半百的张志敏自己驾车将食物免费送到“福人”家里。送货前夕备货,常到午夜,早起装车,6点半出发。北京是个大城市,“福人”住地分散,她一天行程三百多公里,晚上9点以后才能回到农庄。

  她亲自给“福人”送货,不仅为了保证食物的绝对安全,也为了便于面对面沟通、交流中华农耕文明理念,同时还可以回收各种包装材料来循环使用、还可以把厨余垃圾带回农庄做堆肥来尽量减少城市垃圾。城市交通拥堵需要耐心等待,进入小区大门需要等待,需要经过几道门才能把菜送到“福人”家。人与人的感情是在合作中建立的。在无数次以勤劳打开一道道安全门的同时,张志敏也用真诚打开人的心门。

  看到张志敏的辛劳,“福人”自发为农民减负。有“福人”倡议并筹建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使市民和农户可以共建生活、共享生活。每逢集日,有机农夫、有机达人都去赶集,成为北京有机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也成为中国有机生活的一张名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粉丝”超过十万人,表达出人们对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渴望。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不仅可以分享健康食物,也构建健康人际关系,变买卖关系为合作关系,在建树食品安全的同时构建社会诚信,共同承担生态责任。他们在尊重自然、与自然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的关系,把“和谐的城乡”、“健康的生态”、“安全的食物”落实为党的十九大文件中所提出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城乡携手走出一条新农民之路,一条健康的生活之路,有效缓解了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健康危机、食物安全危机和诚信危机。

  三、追梦

  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问题、食物安全问题、健康问题都与农业有关,因此需要换个角度看农业。张志敏在农耕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农业是艺术。她说,农业是艺术,是更高超的艺术。因为农业的琴键是各种生命元素,所有元素(日月星辰、雨露霜雪、时节、水、空气、风、植物、动物、土壤、微生物等等)都是活的、变化无穷的,不用人敲击,不用人指挥,只需要人合作;在人与自然的合作的同时还有人与人的合作;人与那些自然的活的元素一起演奏出生命交响章。是和谐优美的乐章还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取决于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自然生态观等。张志敏给农业下了新的定义:农业是人类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的艺术,是以生命欣赏的生命艺术,农业是人类生活。

  张志敏成了不折不扣的“知识农人”!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农民,她不仅耕农田,而且耕心田;不仅创建农庄,而且反省三农;不仅实践农耕,而且思考农耕哲学。

  十六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每天二十四小时生活在农庄里,事事躬亲,比世世代代的农民更亲近土地、感知生命。

  十六年来,白天,她管理植物、照看动物;夜晚,她读书、写作。

  她一手打理的天福园农庄成了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百鸟园,在那里她看到大自然以万物的生长演绎着生命关系;在那里她听到大自然以万物的生长讲述着生命的道理。

  “中国梦,我的梦。”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边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食物梦想,一边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复兴农耕的梦想。她呼吁“换个角度看三农”,“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她呼吁“解放农民”,因为农民不是“农村出生公民”的简称;她呼吁“解放农田”,农田是养育民族的“家底儿”,应成为国有恒产和家有恒产。

  从黑发到白发,历经艰辛,张志敏挑着沉重的担子,追赶梦想……。

  在十多年的农耕实践中,张志敏看到了中华农耕文明复兴的希望,她愿沿着中华民族的先祖们所引领的农耕文明道路前进,认识自然规律、认识植物、认识植物之间的关系、认识植物与人体的关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她愿继承中华农耕文明,尊重自然、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她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让中国更多的人、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这济世良方。她的实践必将激励有知识的城乡热血青年怀着复兴农耕的梦想投身乡村振兴。为了培养更多的知识农人,需要保有天福园生物多样性农庄这样的农耕实践的活教室活教材。为了保住青山绿水的金山银山,会有更多的知识农人愿以勤劳智慧在中华大地上建设出更多的聚宝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