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 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的撤县(镇)改市系列之三暨第28期城市化茶话在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举行。本期茶话以“特色小镇的实践与培育”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城市与产业规划咨询专家、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刘世能主讲,并邀请我国城市化、城市规划、投资与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展开观点对话与交流。
本期茶话活动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城市化》杂志社社长蔡义鸿主持,包括中新社、《光明日报》、《城市化》杂志、城市化网、新浪网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十多年来,我一直专注城镇与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咨询工作,曾在政府机关、银行、投资公司、房地产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等多个领域工作,具有“官、产、学、研”的完整经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发现很多人都缺乏一种跨界思维,所以我将自身经验加以整合,于19年前开始建立城市发展智库,从事城镇与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自2016年8月份三部委联合发文计划培育一千个特色小镇起,各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我认为今年小城镇的建设已到风口。曾有企业向我表示,今年要建设几十甚至上百个特色小镇。然而,特色小镇的建成至少需要四五年时间,仅凭一家公司根本无法做到。这说明,小城镇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基于特色小镇的策划与建设,我想重点谈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认识误区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五花八门,以房地产公司为例,大多数房地产公司理解的特色小镇仅仅是卖房子,为小镇居民提供住房。今后的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前景,所以,基于特色小镇来卖房子的想法没错。但未来小城镇如果没有生活方式的营造,没有良好公共服务的配套,想卖好房子很难。当前,对特色小镇的认识到底有哪些误区?一是将特色小镇等同于建制镇。实际上,特色小镇相比于建制镇,地域范围通常较小,且不一定具有行政功能,特色小镇重点突出特色和创新,因此,特色小镇与建制镇在概念本质上是不同的。二是将特色小镇等同于新城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新城区为城市建成区,有城无乡。而特色小镇是城乡结合体,强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此新城区和特色小镇在特征、规模、产业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不同。此外。特色小镇的认识误区还在于它与旅游区、产业园区、美丽乡村、房地产项目等概念相混淆。
◎特色小镇的定义
我认为,特色小镇是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特色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支撑,以营造新的生活方式为目的,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的创新型田园小城。
特色小镇作为近来的热门话题,各方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往往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第一是原有的地产开发企业转型的需要;第二是政府出于保增长的需要,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寻求新的投资热点,以塑造投资潜力不足状态下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抓手,所以从住建部到发改委、财政部都对特色小镇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且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来加以支持;第三是一些产业资本或者金融资本寻求投资机会的需要,往往更加关注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和投入产出。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大有燎原之势,有的房企声称要建设100个特色小镇。
冷静视之,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应重视原住民发展诉求的问题。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特色产业,而特色产业的形成有赖于原住民的充分参与。历史地看,没有当地原住民的充分参与则无法形成具有市场生命力的主导产业,而当地原住民能够充分参与的则一定是具有当地特征和有市场生命力的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化的过程,也是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生活方式取决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生活方式,因此如何发掘当地的资源禀赋,在更加广阔的市场层面上寻求这一资源禀赋的价值增量,形成更高层面的新的产业循环和新的生产方式则是建设特色产业的核心。只有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让当地原住民充分参与,才能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吸引支持更高层面的产业循环和新的生产方式形成的要素聚集,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为有效保护原住民的利益和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实现自身发展的权利,重新界定并严格限定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边界并提升原住民的组织程度是当务之急。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除了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秩序构建之外,应将自己界定为原住民和外来资本利益的协调方和裁判者,在现有法规之下充分尊重原住民的利益诉求的同时,给非政府组织以充分的发展和运作空间来提升原住民与外来资本的博弈能力,进而使得外来资本的利益诉求能够与原住民的发展诉求实现有效结合,推动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的形成,让特色小镇建设实现落地生根和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赋予特色小镇以市场化的生命力,最终实现城乡社会的共同发展。
我同意刘世能院长的观点,特色小镇要想建设好、运营好,必须处理好各个利益攸关方的关系,首先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其次就是要尊重原住民的权益,要让当地的老百姓从特色小镇的发展中长期受益,否则特色小镇项目既不可能持续,也不可能复制。在这一点上,绝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是有清醒认识的。
十几年来,我本人既在建筑规划设计院任职,同时也在投资公司和开发公司任职。在设计院讨论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方案时,我更关注的是项目的市场定位依据和投资收益分析;在投资公司讨论开发计划时,我更关注不同层级的规划方案、建筑设计方案与项目的市场定位及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
既然是特色小镇,必然是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各具特色,难以强求一律。同样,既然叫特色小镇,至少具备以下四个功能,一是小镇赖以生存的产业,最好有主题有特色可持续;二是满足小镇舒适生活的公共配套,品质最好接近大中型城市;三是小镇要拥有绿色生态、清新优美的景观环境,最好是田园美景,这恰恰是大中型城市所稀缺的;四是文化氛围,最好是本土的、有悠久历史传承的。上述四项中,特色产业定位是基础,是核心,也是难点。特色小镇如何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机会和空间,我们正在探索和尝试。
我们在安徽六安的一个开发区里投资建设了一个别墅项目,2016年春天起,我们发现有不少人到售楼处以及政府招商部门打听有没有独栋的房子可以买或租,用来从事生产加工。当地虽然有经济开发区,但园区里的标准厂房对小微企业来说一是太大了,二是功能也单一,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后来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这些人从苏州来,在苏州虎丘周边的城中村,经过20多年的自然发展,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婚纱礼服生产基地,集中了七、八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商家,其中70%是六安人。这里能生产上千个品类的婚纱礼服,产品从两百多块钱到几千块钱一套的都有,市场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及域外国家和地区。他们租住在城中村,楼下一层是展示交易区,大部分交易通过线上完成。二层进行生产加工,三层及以上是生活区。夫妇两人,带十几个工人,一年有三四百万的销售额,在当地非常普遍。
我从事房地产开发方面的工作,当代置业专注于绿色科技地产的开发,十七年来,始终坚持“绿色科技+舒适节能+移动互联的全生命周期生活家园”的核心竞争力,并打造中国绿色科技地产领域的标志性品牌——“ΜΟΜΛ”。
从去年开始,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特色小镇成了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涉足的领域。今年我们也在逐渐布局。目前,当代置业已经在特色小镇领域拓展并签约了三个项目,皆位于大城市周边,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环境。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我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三点原则:第一,与政府形成双赢局面;第二,要盈利;第三,风险最小化。通过帮助政府拓宽并发展产业,进而与政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发展产业之上,改善环境面貌,促进当地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形成政企双赢。这是我们做特色小镇的主要思路。
特色小镇应该如何选址?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距离一二线核心城市周边50公里范围之内,具有好的交通设施(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第二、临近景区,或者是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旅游度假区。第三、总体规模在五千亩左右,其中30%以上为建设用地。
这样选址有利于发展产业,同时降低风险。
基于上述考虑,当代置业关于特色小镇建设主要定位于——以绿色科技为本底,以本地文化和资源为特色,打造集“绿色科技、创业乐居、医养休闲、产融结合、全方位生活、全周期运营”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MOMΛ特色小镇。
从功能板块或者业态来讲,当代置业本着“三区共建”原则进行建设,即:景区化的设计,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景区标准,以绿色生态、文创旅游为核心;园区化的运营,以导入产业支撑可持续的园区化运营;住区化的管理,所有人能够在小镇里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场景和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对特色小镇的思考。
我们希望创造一种共赢模式。通过“文化+旅游”或者“农业+旅游”等形式,重点打造民宿、休闲农业乐园、文创街市、绿色庄园等;通过“土地流转、已有房屋股权合作、雇佣当地农民工作”等形式,惠及当地农民,为城市人居创造便利的旅游休闲基地,带动本土经济,收获共赢。
今天,大家就特色小镇这个话题展开讨论,非常有意义,因为实现城镇化意义重大,是涉及到中国几亿农民和中国农村的百年大计,城镇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把特色小镇规划好、建设好,对城镇化是个示范,可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我认为,特色小镇,关键是特,核心是镇,根本是民生。也就是说,要研究建设的对象是镇,而不是市,更不是大城市。所以要研究镇的选址、镇的规模、镇的功能、镇的管理等等,不能用建设、管理城市的思维方式研究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核心问题是民生,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对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提升。
现在的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主要的要求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近就业。所以特色小镇,首先要考虑产业特色,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产业特色,就不要规划和建设镇。
第二,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现在女孩子找对象,男方没有楼房就不同意。现在不是农民被上楼,而是农民愿意上楼,要求上楼,所以,要把居住社区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
第三,就地上学。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必须就地或就近,不然,就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负担,给家人带来很多麻烦。现在有很多孩子上一年级就要跑十多里路,不是大人耗费时间接送,就是孩子苦不堪言。
第四,就近医疗和就地养老。特色小镇就要在这些方面搞出特色。在什么地方规划建设小镇,建设什么样的小镇,建设多大规模的小镇,一定要科学,符合当地实际,有超前性。有人说,我这个地方的规划建设五十年不落后,我认为这个说法和目标是不对的,规划好了才能建设好,有了特色,永远都不会落后。
怎样加快推进特色小镇?这是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镇化,深得全国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农民群众欢心鼓舞。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快推动建设,把全国人民的城镇化热情变为实际行动,齐心协力把农民的城镇梦变成现实。
我所在的北京潮商会相当于一个平台的枢纽中心,链接着海内外近三百多家潮属组织。而北京潮商会自身还拥有近千名会员,其中房地产会员企业占了较大比重;但据我了解,目前直接参与特色小镇的企业会员还不多。我希望借助本次会议所获得的资讯,再与更多企业家进行分享,进一步探讨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刚听了几位专家的交流,我对特色小镇的建设从整体上有了更加清晰了解。在我接触的几个房地产项目中,或多或少有特色小镇的影子。比如我们北京潮商会执行会长陈才雄在三亚的建设项目,项目距离三亚海棠湾5公里左右,其特色就是以“文旅”为主要切入点。像此类项目,在北京潮商会的会员企业中还有很多,所以未来也会跟大家在相关方面进行更深入交流。
特色小镇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还在探索与发展中,北京潮商会将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与对接,积极参与到特色小镇的相关策划、建设中。我们北京潮商会有一会员企业,近几个月也正在筹划一个项目,就是希望通过把各个地方的特色小镇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架构和链接,使得镇与镇之间整合成畅通的文化流、产业流和信息流,从而打造出特色小镇的特色名片。通过小镇整合互联,使每一个小镇的资源、特色得到更充分的融合对接,这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以及运营管理将起到很好的信息共享作用,从而被更多人熟知和了解。
通过今天这个会议,我也学习和领悟到特色小镇的很多资讯。我作为北京潮商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以及在全球超过300多个潮属社团秘书长的潮团实务交流协作平台的总召集人,也会透过线上的交流、商会的交流互动,以及每年一次全球潮属社团秘书长联席会议等形式,把特色小镇的最新信息和资源进行更广泛的分享与交流,促成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到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我也相信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融入更多新的契机、新的机遇。
刚才聆听专家和领导的发言后让我受益匪浅,思路开阔了许多。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谈特色小镇这个概念,今天首次从刘世能院长由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分析中获得了对特色小镇的全面了解,其中很多案例都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一步解决目前小城镇存在经济活力不强,难以提供充足的、体面的就业岗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欠缺等问题。美国、日本、欧洲各国等发达国家,他们为什么大城市不多,小城市很多,小城市小城镇其实就是特色小镇的变迁。凡新生事物都有它的先进性优越性,但我国特色小镇在推广的过程中,如何规划如何开发建设?这些问题需要充分考虑。
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我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两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特色小镇要为老百姓解决什么问题?既要顶层设计又要充分尊重老百姓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其次,特色小镇建成后老百姓能够有怎样的受益?我们要认真考虑和通过各方的力量扎扎实实做好这些事。
污染问题是今后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全国很多城市都出现碳排放超标等污染问题,雾霾的出现我们都是受害者,这是一个应该吸取的教训。如何推进解决污染问题?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纳入规划。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会议上提出:“我国到2030年的碳排放要达到峰值且争取早日达到。”以后就要降低排放。这些应该考虑到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中去,提前进行部署。
应对环境污染,国外也有很多方法进行新能源的利用,比如光伏发电,我是从事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推广新能源、降低碳排放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公司从2003年进入光伏发电领域。当时我国光伏发电总产值一千多万元,现在已经达到三千多亿元,如此巨大的产业,在新能源利用以及低碳等方面应有所作为,这也是推进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到底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才是最好的?放眼国外,比如欧洲的小城镇建设非常舒适,风车村等各种村镇把特色体现出来了,协调了人文和环境各方面因素,所以我们要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
我曾经参加过很多国家层面的会议,唯有今天这个会议感觉特别务实,讨论氛围浓厚。我过去一直在建设口从事海外工程的国际合作,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装备出口援外等。今天从各位专家尤其是刘世能院长的发言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特色小镇对建设行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原因在于:首先,我们国家经过多年开发城市用地已经十分有限,所以从国家的战略转移来说必须向城镇和郊区发展。其次,不管是政府、企业、专家以及学术单位,对于中国的城镇化尤其是特色小镇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视的。
我非常认同各位专家特别是刘世能院长的观点,我认为,特色小镇的前期策划相比规划而言,还要重要得多。规划只是一个行业,而策划需要的知识非常广泛,不单是行政管理的事情,还包括经济、人文、文化、建设、产业、技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刘世能院长多年案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了解,我对刘世能院长对综合知识的全面把握深感敬佩,如果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或涉及到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策划规划问题,希望可以跟大家进行咨询甚至项目合作,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