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乡村振兴的规划要“以人文本”
时间:2019-11-29 21:50:14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田红星 报道 

f09f1dc6a44083defc86da28e9bde736.jpg

  本期顾问:陈德新

  武汉艺术建筑设计院院长。197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宗教研究会理事、黄陂“二程”(程颢、程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设计家、雕塑家、古建专家。

  研究方向:

  长期致力于艺术建筑和设计工作,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雕塑为亮点,把地方建筑文化特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同时,在规划设计中广泛汲取古典建筑之精华,把特色元素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为保护、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贡献了力量。

  主要成就和荣誉:

  主持创作并制作了赤壁大型石雕作品周瑜塑像;

  《刘少奇》、《周总理》等塑像受到家属高度认可和社会广泛赞誉;

  随州市市标《鹿角立鹤》铜雕设计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黄石市标设计方案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奖牌;

  1992年赴非洲乍得共和国为该国人民宫国际会议厅、大会堂、宴会厅设计并制作大型木质壁雕《交流、平衡、发展》、《神秘的王国》、《生生不息》(共190m2),获该国总统嘉奖证书;

  1995年为民建中央成立50周年设计的纪念品《鲲鹏》(铜雕)获民建中央颁发的荣誉奖;

  其代表作品《李白放鹰》获2006年度湖北省优秀城市雕塑项目优秀奖,并获建设部2006年度全国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奖;2006年10月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访华期间,专门抽出宝贵时间仔细观赏这一座城市雕塑,并给予高度评价;

  规划设计的美丽乡村等系列作品成为地方政府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

f9517204937763b78727c24d100b8f6e.jpg

  提问一: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保护传统古村落?

  陈德新:乡村振兴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它与古村落的保护是一套双刃剑,它们相辅相成,双轮驱动,不可偏废,而其关键是要以人为本。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民众心底的情怀,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中国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保护好古村落,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延续乡村历史根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表面上看,古村落是以建筑的风格为代表性,但古村落的结构和布局又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和自然状况密切相联;同时,古村落的整体面貌也体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价值,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一提起古村落,人们就会把它们与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一旦被毁掉或改变面貌,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就失去了。

  中国几千年的耕读文化,催生了众多的古村落,但也毋庸置疑,经过历史和岁月的洗磨,除了为数不多的古村落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得以保存下来外,不少古村落已经消失。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使得古村落逐渐失去了生机。更让人担忧的是,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在乡村振兴中,拆掉有价值的老屋盖新房,认为这就是好房子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实际上却给古村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其实,古村落是老祖先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乡村振兴中,同样离不开古村落文化价值的助力。而要让古村落的助力更具有持久性,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另一方面还要活化、突出人文特色传承、丰富古村落的内涵,让古村落的发展融入现代气息,这样传统古村落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提问二:在乡村振兴中,有一种以徽派建筑为特征的现象,特别是在南方新建的乡村中,随处都可见粉墙黛瓦和马头墙等等,有很多乡村的建设都是以徽派元素和符号为特征规划的,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陈德新:的确,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有许多地方的建筑形式采用的是徽派建筑,以前在城里出现的“千城一面”的现象,现在延续到乡村出现“千村一面”了。一分为二地说,一些地方的徽派建筑还是建得不错的,例如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周边的建筑,二程理学书院的建筑,木兰大道军运会工程拆迁还建村民的建筑等等,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从形式来看都很美,也很好地弘扬了徽派建筑的符号和文化,但是有许多地方的徽派建筑却是赝品,只是一味地模仿、克隆和抄袭,这是对传统徽派建筑的一种亵渎。

  徽派建筑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建筑的典范,是我国建筑史上无可替代的耀眼明星,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实践建筑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就出现了许多矛盾与困惑,例如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技术与艺术等等,无形中潜移默化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相对于理论与经验较为完善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乡村地区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因此,盲目照搬或者生搬硬套徽派建筑这种僵硬的形式就很容易使得建设模式造成同质化和庸俗化,脱离了原本建设的目的。

  徽派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具有浓郁特色和强烈符号印记的建筑文化。它是历史上徽州人的一种人居建筑形式以及由这种建筑而构成的人居环境和空间,其形成最初是由徽州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中原移民、宗族聚居、明代后徽州社会的高移民输出等因素决定的。在村落的形成上,有重选址、整体规划、注重水系等等。乡村振兴建设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文化,利用其建筑的艺术特色,保留其原生态的建筑模式,传承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借鉴时尚文化,根据生产生活的功能和特点,延续和丰富发展徽派建筑的传统意蕴,突出民族文化的精髓,并注重现代建筑手法的运用及空间的营造,提升品位,以塑造富有特色和艺术性的村庄整体风貌。因此,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地传承和运用传统徽派建筑文化和元素,只有这样的乡村规划,才有建设“美丽的乡村”的基础。

  提问三:徽派建筑的选址有何讲究?徽派建筑元素怎样科学合理运用到乡村建筑中?

  陈德新:首先从选址来看,传统的徽派村落在选址时通常考虑“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大多徽派建筑的村落都顺应地形,依山傍水,造就出“山峦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脉的‘血细胞’”的村落蓝图。地势一般选择整体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方位,构成南北向为主、向东西延伸的道路系统。通过道路两侧适当的退让与空间的收放,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同时营造“巷道”的特色建筑氛围。

ada2f32d151c5c283e6394afc15925b9.jpg

  其次,徽派建筑元素要为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天际线服务。有几个主要的节点,一是“马头墙”,“弓”字马头墙作为最具特色的徽派地域性元素、作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要应用到建筑立面中,层次要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远处高山的映衬下,使整个村落集聚形成“万马奔腾”之势。二是“天井”,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要传承“天井”的传统建筑概念,营造出“四水归堂”的住宅布局。目前大多现代住宅建筑,更关注各居住单元的不干扰性及“暗室”的处理,而忽略了“明厅”的科学设计。架空的堂屋,可营造隐喻“天井”式的中庭空间。“明厅奉客、暗室聚财“是传统风水学上的基本理念。三是 “千金门楼” ,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要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因为门头大小和精致程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故古就有“宁可门楼千万银”的说法。作为传统徽州建筑里最重要的“门面”,门头通常用砖雕和石雕构成,豪华的还有由木坊和石坊嵌入墙内的门坊,体现了“人生之富贵体面”,所以咫尺之间的门头设计也尤为重视。门头设计有石坊、有石雕和瓦屋檐、有简约的砖石墙面和挑伸的屋檐等,它们看似简约,但又有细节处的不同,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精华浓缩,增强了建筑之间的可识别性。

  总之,要充分考虑徽派建筑所特有的文化构件元素,并对传统的“粉墙黛瓦”和“马头墙”以及“四水归堂”天井的形态做一定的现代演绎,建筑形态淡雅朴素,空间灵活时尚,材质上将青砖、青石、沙粒等材料都可做合理的利用,高低长短不等的马头墙及退台错层的屋顶变化,勾勒出丰富的美丽乡村天际轮廓线来。

  提问四:徽派建筑怎样做到科技性与艺术性统一?

  陈德新:要将徽派建筑科技性与艺术性综合统一。徽派建筑也拥有环保、节能、节材等科技美学意蕴。例如改善室内小气候环境的“天井”,起到天然空调效果的“地孔”。这与目前强调智能化、系统设计、可持续建筑的思想是相符的。系统设计要注重从整体出发,贯彻科技与艺术性的综合统一。技术上注重智能、环保、节能、节材;艺术上注重尺度、尺寸、比例及景观环境的把握。

c3f55ba63e6e03d3785900a7713cb079.jpg

  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生命的,是系统的。要根据自然资源、自然水系合理规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结合,充分考虑对当地环境的尊重,以最小改变地形为出发点,合理布置建筑朝向,使建筑满足充分的日照、通风要求,从设计源头上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同时,综合考虑整体环境,增添配套公共设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园区绿化、道路整修、公共标识设计等,将居住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相融合,在村落布局时以组团的形式将建筑进行集聚,留出供使用者活动的公共区域和景观中心。

  提问五:在乡村规划的空间设计上怎样做到以人为本?

  陈德新:首先,在空间设计上要“公”、“私”分明。例如,如果有祠堂和书院,就可以此公共建筑为中心,周边“辅以居民,外配水口和牌坊,内置街道和溪水”。“公”与“私”地界要清晰,“主”与“次”空间要分明。南北入口处可分别设计公共活动开敞空间,提供居民日常的集散和休闲娱乐;同时,入户的部分,由“入口-庭院-围墙”形成明确的“公共-半公共-私密”的空间过渡。而现在很多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活动场所通常都被忽视,并且过分强调建筑布局的整齐划一。实际上,在乡村规划中,不仅要在建筑布局上顺应地势,错落有致,并且在靠近溪水的地块可设计景观公园,作为主要景观节点,还可设置沿河的木栈道和观景平台,为居民提供接近自然、与自然形成互动的空间。

  其次,就功能而言,“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南向设大窗,强调采光和通风;遵循传统,保留堂屋,并围绕其有效地组织起居、卧、厨、卫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室内布局紧凑,面积使用率高,舒适度好。一层为接待客人和家人活动、团聚的场所,设置客厅、餐厅、厨房、储藏间、卫生间、车库、家畜房,以及一片可供种植或室外活动的庭院;二层及以上为卧室、户外平台,保证具有良好的视野及充足的阳光。各功能空间的开间和进深的尺度都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良好的人体尺度感受并满足不同家庭的居住生活的需求。

d55c65b9720562cd726cc13959697d67.jpg

  再次,就植物种植而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引植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落叶乔木主要种植在河流周边,如垂柳、水杉;常绿乔木主要种植在宅基地、道路周边,如银杏、香樟、雪松等,桂花树、水杉等核心树种,可设置在入口的景观节点、主要道路周边和河畔。通过精心的植物种植搭配与设计,吸引人们在不同的季节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四季的花绿草香也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以人为本”的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就地取材,符合当地文化和建筑风貌特征,又要充分考虑生活习惯及对房屋的使用功能需求,以达到“便民利民”的目标。当然,一些徽派风格建筑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不能盲目地全搬照抄。各地域的文化有其独特性,尤其是徽派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元素和文化记忆,更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模式出现。

  提问六: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活化保护是新型城市化的重大议题,如何重构乡村振兴的价值、重振乡村振兴的活力?

  陈德新:首先,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的要求,突出生态环境中的原汁原味的本质,控制人为介入,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本色。因为乡村本来就是生态文明的源泉,乡村和城市并非完全独立,它永远是城市发展的母体。乡村的本来面目就是青山绿水,只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变了颜色,所以,保护乡村和传统风貌,理应成为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从建筑形态来看,乡村振兴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生态建设,基本上保留乡村的本来样子,而不是进行过度开发,这样才能记得住乡愁。城市化的基本要求也有生态文明建设,因为城市化并非取消农村的存在,而是让城市和乡村并列存在,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可以实现地理上的互通,但是却不能通过此消彼长的关系来实现,更不能通过让乡村的消逝来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领域。对于乡村来说,如何保持好其生态的本色至关重要,所以对于乡村,需要将生态搞好,将生态风貌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需要国家从宏观建设的角度上去分析和支撑,让乡村的生态变成绿水青山的乡村,这也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9a94d68c1d65e8df107a7a9bca6bc61f.jpg

  其次,要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乡村和城市的矛盾日渐凸显,乡村的地位显得身单力薄。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城市化率而导致了对于乡村的破坏;另外一方面,大量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中,乡村从而面临着所谓的“空心化”。所以,乡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显然,乡村应该保持“自我特色”,按照乡村的模式去发展。要突破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性,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与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拓展当地农民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还要善于挖掘整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尊重历史、突出乡土、体现文化;利用好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使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塑造特色鲜明的乡村,展现独特的魅力。

  再次,要把握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节点。要坚持以村为单位,按照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顺应自然。深化拓展建设内涵,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乡村振兴从“一处兴”迈向“一片兴”、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从“环境美”迈向“产业兴”,以改革创新精神拓展美丽乡村的广度和深度,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升级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